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控制系统呈现出一种大量运用通讯网络的发展趋势。这种网络控制系统已经开始大量运用在汽车生产、制造业等等诸多的领域中,但是由于这种网络控制系统容易产生数据包丢失、网络诱导时延等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地通过实际研究,找出影响稳定性的研究,最终得以解决短时延多包传输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电子技术》2016,(3):159-162
考虑到电液伺服力控制系统容易受到外界载荷扰动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DOB算法的电液伺服力控制器。通过对控制系统中的标称控制器P,低通的滤波器K以及控制参数V进行设计,以消除电液伺服力控制系统受到外界扰动信号d和电液伺服力控制系统测量的噪声信号n对系统的影响,提高DOB系统的鲁棒性能。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提出的改进型DOB算法对提高电液伺服力控制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的效果,并与基于模糊算法和基于常规DOB算法的控制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型DOB算法使得电液伺服力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以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变结构控制中的抖振问题, 将模糊控制引入变结构控制, 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抗扰动能力强, 能够有效减小控制系统的抖动, 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性, 从而减弱变结构系统存在的抖振问题。  相似文献   

4.
多旋翼飞行器的制导控制系统设计是保障飞行器的稳定性惯性制导飞行的关键技术,针对当前的多模制导控制方法的稳定性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严格反馈的多旋翼飞行器制导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了控制算法设计和系统的硬件模块化设计两大部分,设计非线性严格反馈控制方法提高飞行器的控制品质和稳定性,对多旋翼飞行器制导控制系统的感知系统、驱动器模块、控制中心单元和执行器模块进行集成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器选用的TMS320VC5509A作为核心控制芯片,进行系统的硬件模块化设计与实现.最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多旋翼飞行器的制导控制,具有较好的控制信号调制解调性能,控制信息的反馈跟踪性能较好,保障了飞行的稳定性和制导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蒋岩 《信息技术》2009,33(9):109-110,114
对新一代高性能数控机床研制的整体性性能要求是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其关键性的基础和技术之一就是高性能采样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这类控制系统设计的根本问题是系统鲁棒稳定性的分析.现利用根分布判别方法,对一类具有区间扰动的采样伺服控制系统鲁棒稳定性条件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两条鲁棒稳定性判别准则.当系统闭环特征多项式系数呈区间递减性质时,系统鲁棒稳定.这两条判别准则可适用于任意采样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位置随动控制系统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设计了具有良好跟随性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利用机理法建立数控机床刀具进给定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将该系统等效为带有参变量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跟随性、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7.
应用PLC和变频器设计了一个小型造纸机电气控制系统,对所涉及的系统硬件、软件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这种控制系统适用于对小型造纸机的电气自动化改造,可以明显提高纸机的产量和工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中存在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即速度辨识的稳定性问题和控制器结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内模电流控制的矢量控制系统。首先,利用MRAS理论,保证了速度辨识的全局稳定性。然后通过内模控制实现动态解耦,克服了PI控制不能动态解耦和其他解耦方法中对参数敏感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对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取得较好的解耦效果和系统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
锅炉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很多运行多年的中小型锅炉控制系统都存在着运行效率低、成本高以及缺乏稳定性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PLC、WinCC组态软件构建的锅炉控制系统,其中PLC与上位机采用现场总线连接方案,实现了锅炉的全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10.
惠延波  王永刚  王莉 《现代电子技术》2014,(10):101-103,106
针对目前食盐装箱系统中自动化程度低、控制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双闭环自动装箱机控制系统。在此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艺流程,系统阐述了控制系统的I/O分配与接线,分析了控制流程,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Matlab软件处理和仿真,分析所建立的控制系统模型的可行性.利用Matlab平台分析对系统传递函数的稳定性,利用Matlab软件得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并利用Simulink对其仿真验证.通过分析发现,系统的稳定性是可以实现的.利用Matlab分析控制系统既简单、快捷、高效,而且Matlab平台为分析控制系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2.
含电子放大环节的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杨抑(苏州教育学院,苏州,215002)一个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最基本的指标,在工业、交通和国防等各类自动控制系统中“稳定性”达不到基本指标则根本无法使用,是报废的系统。系统中有许多“环节”。本文用一个具体例子...  相似文献   

13.
GAAA算法在直线步进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与蚁群算法融合的遗传算法应用于直线步进电机PID控制系统的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使得PID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优化目的,证实了融合算法应用于此类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人机舵面破损故障,开展无人机控制系统容错性能边界估计方法研究。通过引入舵面破损故障特征参数,建立了舵面破损故障与控制系统特征多项式间的关系;结合无人机飞行品质,将容错性能边界估计问题变为区间特征多项式的广义稳定性问题;然后利用Soh多项式引理解决一类广义稳定区域的稳定问题,并对另一类广义稳定区域,利用映射变换的方法,将广义稳定问题进一步转化为区间特征多项式的稳定性问题,从而可以利用Hurwitz稳定性判据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具体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黄崇富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21):73-74,76
介绍了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概念;论述了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的代数稳定判据、根轨迹法、Bode图在判定控制系统稳定性中的联系和区别;也介绍了在现代控制理论中李雅普诺夫理论在控制系统稳定性判定中的应用.提出了用Matlab软件对代数稳定判据、根轨迹法、Bode图、李雅普诺夫理论进行控制系统稳定性判定的方法.对于各种稳定性判定方法简单明了地提出他们的概念,对代数稳定判据、根轨迹法、Bode图、李雅普诺夫理论等的应用具体化,给出相关例子、程序和相应几何图形.论述了根据Matlab计算结果来判定稳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电子技术》2018,(9):100-104
为解决传统踝关节安全角度控制系统存在PWM控制单元稳定性较差、踝关节角度控制精确度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人体踝关节安全角度优化控制系统。通过判断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生理特征的变化情况,完成人体踝关节安全角度的确定。通过电源模块设计、传感器模块设计、串口通信模块设计,完成新型优化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通过主程序设计、功能函数设计、PWM控制单元的加固设计,完成新型优化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设计。模拟系统运行环境,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与传统系统相比,PWM控制单元的稳定性、踝关节角度控制精确度均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7.
栾鹏  陈戈 《现代电子技术》2012,(24):105-106
网络控制系统(NCS)具有成本低、创建和维护比较简易、灵活性强、系统故障诊断方便等优点,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设备制造、工业自动化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在以上所提到的诸多领域中,利用网络控制系统保持网络的稳定性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应用时网络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时滞、数据丢包、数据包时序错乱等问题,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使得NCS的分析和设计非常复杂。研究了NCS的模型建立、稳定性分析以及控制器设计问题。通过仿真实验对所得到的理论结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具有时滞不确定特征的大时滞温度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改进型Smith预估控制算法,并研究该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及鲁棒性等问题.通过其稳定性和鲁棒性的理论分析及模型仿真,证明了其稳定性能好和抗扰动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鉴于摊铺机作业时低速有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DSP TMS320LF2407A的摊铺机数字行驶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摊铺机低速稳定性的控制,其速度闭环控制系统采用了模糊PID的控制策略。在实际系统应用中,证实了该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光电应用领域对温度控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本文基于C8051F021单片机,改进PID控制算法,设计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解决了传统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温控系统控温时间长、精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其控温精度可达±0.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