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评价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肖征宇综述黄少弼校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进展性多关节炎。病程中炎症与结构变化可同时存在,新旧病灶也可同时存在,炎症活动与稳定交互发生,自然病程不一。加上目前缺乏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情况10年118例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妊娠的可行性 ,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 对 72 8例SLE的1 1 8例次妊娠进行分析。结果  71 2 %SLE妊娠后病情加重 ;只有 55 1 %足月生产 ;首次妊娠对病情和妊娠结局影响较大。无重要并发症、病情稳定 2年以上、接受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者母婴预后较好。结论 SLE患者可以妊娠 ,但最好在病情稳定 2年以后 ,并适当使用泼尼松治疗。病情活动者不宜妊娠 ,第一次妊娠应多小心  相似文献   
3.
关于肿瘤的风湿病学表现已有不少论述 ,但以骨、关节、肌肉等风湿病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癌症如缺乏警惕 ,很易误诊、漏诊。现将本院专科病房 1989年 6月至 2 0 0 3年 2月收治的 6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8例中 ,男 49例 ,女 19例 ,男∶女为 2 6∶1;年龄 13~ 81岁 ,平均 58岁。年龄分布 :2 9岁以下 8例 ,3 0~ 3 9岁 5例 ,40~ 49岁 8例 ,50~ 59岁 17例 ,60岁以上 3 0例 ,50岁以上占 70 %。就诊主要症状 :所有病例均有关节疼痛 :计外周关节 17例 ,中轴关节 51例。其他如皮疹、肌痛、乏力、发热、畏寒各 2例 ,浅静脉炎、皮…  相似文献   
4.
膝症状性骨关节炎320例X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X线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临床就诊组206例,流行病学调查组114例,共476个病膝。摄常规正、侧位片,分析X线征象并作骨关节炎分级。结果:两组病膝胫股关节内侧部骨关节炎征象较外侧部显著,胫骨纵轴线与胫骨平台关节面切线的外侧交角(胫骨角)为92°±146°。就诊组病膝的X线改变(尤其髌股关节和髌上囊肿胀),较流行病学调查组明显。结论:膝胫股关节的骨关节炎主要发生在内侧部,可能与胫骨上端的内翻有关。膝关节炎X线改变的程度,尤其髌股关节和关节囊肿胀,与临床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目的 对RA患者的影像学病情进展进行随访,探讨影响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srthritis,RA)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41例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的RA患者双手相X线进展情况进行2-9年随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起病关节、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核周抗体、抗鼠食管角质层抗体、抗RA33抗体、HLA-DRB1^*04等位基因等因素与RA预后的关系。结果 根据Stein-brocker分期有无进展将41例RA分为两组,有进展组及无进展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4.7&;#177;2.8)年和(3.8&;#177;1.5)年,差异无显著性(P=0.155,95%CI;0.375-2.280)。只有DRB1^*04对RA影像学病情进展具有显著性意义(P=0.035,回归系数R=0.220,期望值Exp=6.753)。结论 HLA-DRB1等位基因可作为估计RA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7.
为加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损害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对45例SLE进行前瞻性研究,与125例回顾性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如下。1病人和方法11病人对1996~1998年连续住院的SLE45例行前瞻性研究,为A组,男5例,女38例,年龄15~5...  相似文献   
8.
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为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6例65个膝关节炎(OA)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结果疼痛、晨僵、步行不适、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21.5%临床缓解,43.1%显效,29.2%有效,有效率达93.8%。除个别注射后关节红肿、痛外,未见其他毒副作用。注射后关节肿痛经NSAIDs治疗2天 ̄3天缓解,且病情比注射前有所改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OA,除缓解疼痛外,还可改善关节功能,疗效持续时间长,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5例4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雷公藤多甙、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硫唑嘌呤及其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5例,随访4年,结果提示:(1)对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病例,单一的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是有效的,仅28%病例需要联合治疗。(2)基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异质性,治疗方法应依据个体反应性而异。(3)雷公藤比其它慢作用抗风湿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的临床表现和骶髂关节(SIJ)炎的病理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将16例uSpA患者中8例予SASP或(和)MTX治疗进行3-9年随访,另8例进行SIJ病理检查和局部治疗,对所得材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6例中81.3%(13/16)符合ESSG标准,50%(8/16)符合Amor标准。8例接受药物治疗者于首诊后(治疗过程中)2-8(平均3.2年)、病程3-24(平均6.7)年出现CT SIJ炎。行SIJ病理检查的8例中7例证实SIJ炎,病程为1-7(平均3.9)年。16例uSpA的临床特点包括:炎症性腰痛或(和)不对称寡关节炎(93.3%)、臀区痛(37.5%)、附着点痛(56.3%)以及对NSAIDs反应良好(62.5%)。男女比例为2.2:1,HLA-B27阳性率仅18%,另有36%B13或(和)B40阳性。药物治疗的8例中,7例坚持连续2-5(平均3.2)年治疗,症状控制。停药后3-6年未见复发。接受SIJ局部治疗者,2例(25%)无效,5例有改善,但维持疗效仍需药物。结论:炎症性腰腿痛,不对称性寡 关节炎,附着点病和对NSAIDs反应良好是uSpA的临床特点。uSpA是一组异质性疾病。ESSG标准和Amor标准有待完善。坚持SASP或(和)MTX治疗可望控制病情。SIJ病理检查有利于SIJ炎的诊断,但局部治疗的疗效尚待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