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87篇
医药卫生   20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研究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龙岩市中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在阴道分娩过程中予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止痛,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自然分娩方式。分别观察两组产妇不同产程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出现的镇痛副作用。结果 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2h、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于整个产程中均未发现镇痛副作用。结论 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可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
胆碱能抗炎通路是一条神经免疫通路,主要依靠乙酰胆碱与巨噬细胞及其他细胞表面上的α7nAchR相结合抑制促炎因子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防止组织损伤。α7nAchR是胆碱能递质的主要受体,在胆碱能抗炎通路中起关键作用。针刺治疗有明确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α7nAchR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对针刺抗炎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针刺抗炎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该文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概述、α7nAchR结构及功能、α7nAchR的分布、α7nAchR在胆碱能抗炎通路的作用、针刺调控α7nAchR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的机制等方面对针刺调控α7nAchR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探究针刺抗炎作用机制提供借鉴思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撞击伤后腹腔镜CO2气腹状态下胃血流量的变化及胃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 建立肝撞击伤动物模型,按从股动脉抽血量的不同(6、12ml/kg)以及CO2气腹压力的不同(5、10、15mmHg),将4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6组(Ⅰ~Ⅵ)。采用彩色微球法检测气腹前、气腹30分钟、气腹2小时以及撤去气腹后30分钟共4个时相点的胃血流量的变化,并在实验结束后取胃黏膜作病理检查。结果当失血达6ml/kg、CO2气腹压力达5mmHg,气腹2小时以及撤去气腹后30分钟的胃血流量较气腹前呈明显下降;当失血达6ml/kg、CO2气腹压力达10mmHg、在气腹30分钟以及气腹2小时时胃血流量呈显著下降(P〈0.05),当撤去气腹后胃血流量逐渐恢复正常。当失血量达6ml/kg和12ml/kg,CO2气腹压力在10mmHg时,虽然气腹30分钟,胃血流量无显著下降(P〉0.05),但6ml/kg组胃血流量在气腹2小时时则显著下降(P〈0.05),撤去气腹后胃血流量逐渐恢复。而当失血达6ml/kg和12ml/kg,CO2气腹压力达15mmHg时,胃血流量在气腹30分钟时即显著下降(P〈0.05)。当失血量相同,在不同的CO2气腹压力下,胃血流量在气腹30分钟时均无显著差别(P〉0.05)。本组胃组织病理学显示,胃缺血后胃黏膜间质呈现明显水肿,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肝撞击伤后,在CO2气腹状态下胃血流量的变化受失血量、气腹压力以及气腹持续时间3因素的影响较大。胃血流量减少均导致各组胃黏膜的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4.
手术室是实施麻醉、开展外科手术及抢救急、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康复及痊愈,也关系到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因此,必须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笔者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十余年,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三家三级甲等医院验证不同实验室生化危急项目检测结果的互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EP9-A2文件,以本院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系统为比较方法,另外两家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系统为实验方法,用病人新鲜血清对钾(K^+)、钠(Na^+)、氯(Cl^-)、钙(Ca^++)、葡萄糖(Glu)、尿素(Bun)等危急项目进行检测,计算实验方法(Y)和比较方法(X)之间的系统误差(SE%),判断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结果六项生化危急项目在三种生化分析系统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检测结果的预期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性良好(r^2﹥0.95),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三家医院实验室提供的生化危急项目检测结果可以实现互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胶原含量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及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取7个月龄未交配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sham组);B组:切除卵巢组;C组:切除卵巢+雌激素治疗组;D组:切除卵巢+降钙素治疗组。除A组外,其他三组通过切除双侧卵巢法12周后制成骨质疏松模型,24周后分别行k的力学特性、右侧股骨三点弯曲试验、羟脯氨酸含量、k骨密度(BMD)测定,Masson三色染色法显示骨胶原形态。结果A、C、D组与B组在k羟脯氨酸含量、BMD、k压缩力学参数值、右侧股骨生物力学参数值、骨胶原染色含量及形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羟脯氨酸含量与BMD及骨生物力学参数值呈直线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骨胶原含量下降有关。骨胶原含量的下降与BMD降低及骨生物力学改变呈相关性。应用雌激素和降钙素治疗去势后骨质疏松大鼠,不仅可以提高其BMD含量和骨生物力学性能,而且还可以提高骨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胆汁返流性胃炎又称碱性返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反复发作中、上腹部胀痛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暖气、口苦、呃逆、嘈杂、呕吐黄绿色苦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对本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清胆和胃降逆法,以蒿芩清胆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本病42例,疗效较好,并与用西药常规治疗的4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而胰岛素的反调节激素增加 ,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以高血糖、高血酮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是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本病发病突然 ,若不及时正确处理 ,可引起心、脑、肾及消化系统等重要器官的严重并发症 ,因此在治疗上采用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及补充足够液体 ,在护理上密切观察病情 ,及时对症处理 ,可大大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我科三年来 ,救治 6 5例 ,现就DKA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999年至今共治疗DKA患者 6 5例 ,其中男性 2 7例 ,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手术术前病灶定位的方法。方法:22例腹腔镜结肠手术术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并用金属夹标记结肠病变部位,并摄平卧位腹平片确定体表投影部位。结果:22例腹腔镜结肠手术均顺利找到病变部位。结论:术前用金属夹定位病变,有助于腹腔镜结肠手术时顺利找到病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冲击波致伤及爆炸性武器破片防护作用中战壕的意义。方法:实验动物为山羊26只,其中战壕组12只,开阔地组14只,分别布放于距爆心10m和15m的战壕及开阔地,某型炸弹置于地面,用电雷管引爆,先后共进行3次,观察伤后18h动物的活存情况,体表和内脏损伤情况。结果:战壕组距爆心10m的活存率为1/5,距爆心15m的活存率为7/7,而开阔地组距爆心10m的活存率为0/5,距爆心15m的活存率为1/9;战壕组均未被破片击中,而开阔地组均被破片击中;战壕组距爆心10m的动物可见严重的冲击伤,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肺出血和肺水肿,而距爆心15m的战壕仅个别动物有轻、中度肺出血,开阔地组动物可因破片和冲击波的作用,引起严重的体表和内脏损伤,表现为肢体毁损、胸腹腔开放伤、肢体离断骨折、内脏器官破裂缺损等。结论:战壕可有效防止爆炸性武器破片引起的损伤,对距爆心一定距离的冲击波致伤也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