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0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是产业门槛低,二是临床使用不规范" 中国处方药: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近年来频发,您觉得主要原因有哪些?随着这些事件的发展,外界对中药注射剂的质疑已经有从个别品种夸大到整个行业的趋势,应如何评判目前中药注射剂所面临的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供注射用活性炭中 Zn、Mg、Al、Ca、V、Cr、Mn、Fe、Co、Ni、Cu、As、Se、Ag、Cd、Cs、 Ba、Pb 等 18 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以 45Sc 、72Ge 、 115In、209Bi 为内标元素测定 18 种金属元素。结果:各元素在 10 ~ 1 000 ng/mL 范围内线性良好(r ≥ 0.999 0);检测限 为 0.0135 9 ~ 13.89 ng/mL ;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 RSD < 6.0% ;各元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1.78% ~ 102.34%, RSD 为 3.07% ~ 7.33%。结论:该方法线性回归良好、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供注射用活性炭中痕量金属元素 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品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从"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发展到以药材的形态、性状、气味及一些简单的理化反应现象,来判断药材品质的真伪优劣的方法,而到今天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利用植物学、植物化学、分析化学以及药理、药效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在中药品质评价方法上有了很大的飞跃,使得中药饮片的标准化风暴势如"山雨欲来".  相似文献   
4.
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以下简称白云山)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制药企业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今天发展的一个缩影。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白云山引领了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潮流,并站在了中国药业的最高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白云山像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的企业一样,也不可避免地开展了一系列多元化的发展,并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对抗菌素种种不良的用药习惯“非一日之寒”,其后果是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增加了细菌的耐药,直接和间接增加了医疗费用。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应该做到了与临床实践相统一,求得相对平衡和合理。  相似文献   
6.
在西医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医生都喜欢用国外品牌制药公司的药品,罗氏、辉瑞、默克、惠氏等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成为医生临床用药所信赖的对象。对于中医中药来说,经历了千年的变迁,更是形成了同仁堂、陈李济、胡庆余堂等一个个百年品牌。品牌效应无论是对于企业本身、临床用药还是整个行业来说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令人奇怪的是,对于与中医中药同样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药饮片的品牌意识却迟迟没有崛起,医院药剂科、临床医生没有品牌饮片的概念,企业自身没有探索出很好的饮片品牌推广途径。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见到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总监何宣扬,是在数月前的一次由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有关质量受权人(QP)制度的研讨会上。当时,何宣扬对天普质量管理体系的经验介绍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历史上,抗生素的品牌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第一个阶段是从建国初到上世纪8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代,那个统购统销的时代,基本上没有任何营销的概念,也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抗生素品牌.  相似文献   
9.
尽管有种种不足,我们不得不承认,抗生素是中国制药业凤毛麟角的可称优势的领域之一,且真正在全球制药业发展的产业链条中完整占据一环甚至更多。当然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站出来反驳,提出种种中国抗生素领域发展的诸多负命题,当然也会有种种有利于中国抗生素领域的正命题。不管是正命题还是负命题,我们姑且可以放下争论之心,以一种建设性的,发展的视野和角度,去探索这个中国制药业优势领域的更进一步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正是他,在业内首次明确了数字化中药的概念.而一代代科研人员的默默付出坚定了陶德胜做好参芪扶正注射液的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