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癌同时期放疗、化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 ,局部病灶未控制和复发是食管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文献报道放疗后死于病灶未控制和复发者达 80 %以上[1] 。 1996年 5月~ 1999年 12月 ,我们对 96例食管癌患者 ,进行了单纯放疗与同时期放疗、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食管鳞癌患者 96例 ,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根据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 (UICC)分期标准[2 ] 进行分期 :Ⅰ期 3例 ,Ⅱ期 11例 ,Ⅲ期 72例 ,Ⅳ期 10例。男性 6 2例 ,女性 34例 ,男女比为 1.82∶1。年龄 42~ 72岁 ,中位年龄为 5 6岁。Kps评分平均 >6 0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人鼻咽癌细胞CNE1、CNE2、Hone-1及C666-1的放射牛物学特征参数.方法:采用平板集落形成法测定CNE1、CNE2、Hone-1及C666-14种鼻咽癌细胞在0、1、2、3、 4、 6、8、10 Gy照射后的存活分数;通过单击-多靶模型和线性-二次模型分别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并计算Do、Dq、N、α、β、α/β值及2 Gy照射时的存活分数(SF2)等放射生物学参数值.结果:4种细胞在2种数学模型拟合的细胞存活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参数Do、Dq、N、α、β、α/β和SF2分别在1.818~2.379、0.192~0.880、1.276~2.388、0.085~0.392、0.026~0.036、2.36~15.08和0.416~0.733.结论:较大的放射敏感性差异可能存在于不同甚至相同分化程度的鼻咽癌细胞之间,提示临床鼻咽癌放疗剂量的个体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大菜花型宫颈癌的放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 64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菜花型宫颈癌,肿瘤最大直径5~8 cm(平均6.5cm),按FIGO新分期标准放疗前临床分期:IIA期9例,IIB期19例,IIIA期5例,IIIB期31例。采用外照射、肿瘤组织间插植及腔内照射综合手段进行根治性放疗。根据放疗第4周妇检记录进行“放疗中再分期”。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将年龄、病理类型与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放疗前分期和“放疗中再分期”等因素纳入Cox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放疗中再分期结果:I期9例,IIA期28例,IIB期13例,IIIA期5例,IIIB期9例。全组累计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1%和75.8%。一系列因素中,只有“放疗中再分期”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和独立的预后因素(P<0.01)。结论 大菜花型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效果较好;放疗前分期不准确,对估计预后无价值;“放疗中再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MTT法、WST-1法、克隆形成法和3H掺入法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差异,为辐射敏感性检测方法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人正常肝细胞L02、人肝癌细胞HepG2、人肺腺癌细胞SPC-A-1三种细胞系,6MV X线以0,1,2,3,4,6,8 Gy辐射细胞,分别用4种方法来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检测其不同剂量点细胞存活分数,统计分析4种方法所得存活分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3 Gy剂量范围内,超出该剂量范围,相关性差。经直线回归分析,克隆形成法与3H掺入法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MTT法、WST-1法与克隆形成法、3H掺入法之间无很好的相关性。WST-1法和MTT法相比无更好的相关性。结论 平板克隆形成法和3H掺入法能准确测定细胞的辐射敏感性,MTT法和WST-1法可提供参考,无法替代克隆形成法和3H掺入法。 [关键词]MTT法;WST-1法;克隆形成法; 3H掺入法;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5.
局部复发鼻咽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的剂量分布优势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 ObjectiveTo appraise the dose distribution of stereotactic conformal radiotherapy with fixed multi-fields for local recuerrent NPC. MethodsTwelve patients with local recuerrent NPC were selected in this trail.After CT localization were finished and the 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 were confirmed,the treatment plans of stereotactic conformal radiotherapy with fixed multi-fields were designed by the rule of that the PTV should be enclosed by the smallest treated volume (TV),and the dose distributions were appraised by 3D TPS. ResultsThe mean values of the maximal absorbed dose of the brain stem and spinal cord,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nd mandible was (41.1± 6.1)%,(80.8± 3.2)% and(76.9± 3.8)% respectively;and the average absorbed dose was (22.0± 3.1)%,(60.3± 5.2)% and(31.6± 2.3)% respectively. The mean value of the maximal dose,the minimal dose and the average dose of the PTVs was (116.5± 6.8)%,(81.2± 2.7)% and (105.6± 2.7)% respectively. The mean value of (TV-PTV)/TV was (9.4± 1.7)%. ConclusionsThe TV can conform the PTV of local recurrent NPC perfectly when treated by the stereotactic conformal radiotherapy with fixed multi-fields. The PTV can be irradiated with high dose when the structures at risk were protected satisfactorily.  相似文献   
6.
缩小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纵隔靶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放疗主要针对术后切缘阳性或肺门、纵隔淋巴结阳性患者。研究表明术后放疗可显著减少局部复发,但不能提高生存率,原因可能是局部控制受益被放疗并发症所抵消。如果能在不增加治疗副反应前提下,提高局部控制率必然会提高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CT随访观察,探讨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早期肝实质放射性损伤的CT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13~28d内实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总量为35~65(49.88±7.23)Gy。患者在放射治疗结束后1~6个月复查CT,观察放射性肝损伤的表现,并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早期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肝硬化、介入治疗、术后复发、靶体积、照射野数量、照射剂量及分割剂量的关系。结果31例患者(占59.6%)CT呈现与照射区分布一致的低密度区。照射剂量、分割剂量、照射靶体积对早期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肝硬化、介入治疗、术后复发对放射治疗后早期CT观察放射性肝损伤发生与否的影响无显著意义。结论治疗靶体积、照射剂量、分割剂量与CT观察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有明确相关关系,随着靶体积、照射剂量、分割剂量增加,发生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局部复发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初步观察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郑小康  陈龙华  马骏 《癌症》2001,20(2):175-179
目的:探索三维适形放疗(3demensionalconformalradiationtherapy3DCRT)技术在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放疗中的应用。方法:1998年4月~1999年10月,采用3DCRT技术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26例。其中低分化鳞癌25例,低分化腺癌1例。按92’福州分期标准再分期:T1N0M04例,T2N0M08例,T3N0M09例,T4N0M05例。密集肿瘤区(grosstumorvolumeGTV)最大径1.0~5.0cm(平均3.1cm)。全组病例均采用每次5~7个固定适形野照射,计划靶区(planningtargetvolumePTV)平均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分别为104.1±1.3%、92.1±2.8%、99.2.±1.7%。时间-剂量-分次处方:65~70Gy/26~28次,共5~5.5周。随访8~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结果:再程放疗后随访期内靶区边缘复发2例,颈淋巴结复发3例,远处转移2例,死亡4例。随访期内肿瘤局部控制率88.5%(23/26),84.6%(22/26)患者生存,76.9%(20/26)无瘤生存。再程放疗所致急性放射反应少而轻。累计后遗症发生率19.2%(5/26),放射性功能损害发生率15.4%4/26。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用于局部复发鼻咽癌具有明显的剂量分布优势。初步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这一放疗新技术用于局部复发鼻咽癌肿瘤局部控制率高、放射反应和后遗症较少,远期疗效和后遗症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9.
用5MHz 探头 Philips SDR 1200型超声机测量了福建省连江县621名8岁、10岁儿童甲状腺的三维长度。全部儿童甲状腺呈正常声像图。301名8岁儿童与320名10岁儿童的各项指标分别为:1、左叶长:22.2±3.7mm、26.9±4.5mm;2、左叶宽:11.9±1.5mm、13.1±1.6mm;3、左叶深:10.1±1.4mm、10.95±1.6mm;4、右叶长:22.5±3.5mm、27.3±4.5mm;5、右叶宽:11.8±1.2m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咽癌腔内照射计划个体化设计的意义和方法。方法 自1996年3月至1998年11月,作者利用KDH-3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个体化设计不同部位鼻咽癌灶腔内照射计划 105例次,本文将其分类,并通过比较“个体化计划”与“常规计划”参考体积大小、参考等剂量面包绕肿瘤情况、软腭最大受量和后鼻孔受量等参数,评价二者剂量分布的优劣。结果“常规计划”存在参考体积较大,软腭及后鼻孔受量较高,且参考等剂量面常不能完全包绕肿瘤等缺点。而“个体化计划”不但参考等剂量面可完全包绕肿瘤,且较“常规计划”参考体积小,软腭及后鼻孔受量低。结论鼻咽癌的腔内照射采用非个体化的“常规计划”剂量分布常不合理,有必要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及邻近重要结构进行个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