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仍处在上升阶段,CVD死亡占居民死亡构成的40%以上,现患人数约2.9亿,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仍面临严峻挑战,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心肌损伤表现出具有正常收缩功能的心肌细胞数量的相对或绝对减少,受损的心肌细胞通过纤维组织瘢痕修复,未受损的心肌细胞出现代偿性肥大,造成心肌收缩功能下降,最终导致  相似文献   
2.
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抢救成功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头碱是川乌、草乌、附子、一枝蒿、搜山虎、落地金钱等乌头类植物所含的有毒成分,常用来治疗关节痛、腰痛、外伤等,该类药物常因使用不当而致中毒。我院成功救治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对PCO模型大鼠血清睾酮、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肾调周法对PCO模型大鼠排卵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克罗米芬组、补肾调周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孕激素加HCG进行造模.各组连续灌胃16天,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睾酮(T)、胰岛素(INS)水平,并对卵巢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补肾调周法治疗PCO大鼠能有效降低其空腹血清睾酮(T)、胰岛素(1NS)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颗粒细胞层数增多,黄体组织数量增加.结论:补肾调周法可降低PCO大鼠血清雄激素、胰岛素的水平,具有整体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作用,使卵巢恢复排卵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77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77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术中疗效及术后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起搏模式:植入单腔起搏47例,房室双腔起搏28例,单腔心室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1例,心脏再同步化起搏1例。术后囊袋血肿3例,电极脱位2例,起搏器囊袋渍破1例,起搏器综合征7例。结论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起搏器术后随访工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盘沿形态改变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蕊 《眼科》2003,12(5):278-279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根据 1987年全国盲目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 ,青光眼盲人占盲人总数的 8 8% ,为第四位致盲眼病。国外有学者从蒙古和新加坡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 ,推算中国 >40岁人群中青光眼患者高达 940万 ,其中盲目患者达 52 0万[1]。这些数据远超出我国以往估计的数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临床中无明显症状 ,故不易早期发现 ,往往贻误治疗 ,导致视力丧失。因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一直是青光眼研究的重点之一。基层医院设备简单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更为困难。我们对近 4年从各种普查体检中发现的 3…  相似文献   
6.
48例老年人麻痹性斜视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蕊 《眼科》2003,12(3):158-159
眼外肌麻痹引起的复视,在眼科临床中经常遇到,其种类繁多,原因复杂。我们总结了48例55岁以上老年人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分型与骨髓细胞形态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NHL骨髓侵犯患者63例,进行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与流式细胞(FCM)免疫分型检测,分析两种检测之间的联系。结果:按照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结果,63例NHL骨髓侵犯患者其中小细胞成熟细胞型40例(63.49%)、大细胞原始型患者6例(9.52%)、大细胞幼稚型10例(15.87%)以及组织细胞型7例(11.11%)。FCM检测根据骨髓瘤细胞特异性抗原表达情况,诊断为B细胞淋巴瘤患者48例(76.19%)、T细胞淋巴瘤患者10例(15.87%)、NK细胞淋巴瘤患者4例(6.35%)以及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1例(1.59%)。FCM诊断48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小细胞成熟细胞型37例(77.08%)、大细胞原始型4例(8.33%)、大细胞幼稚型5例(10.42%)、组织细胞型2例(4.17%);10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小细胞成熟细胞型3例(30.00%)、大细胞原始型2例(20.00%)、大细胞幼稚型1例(10.00%)、组织细胞型4例(40.00%);4例NK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均为大细胞幼稚型(100.00%);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组织细胞型(100.00%)。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分型与骨髓细胞形态学之间具有着一定的联系,二者联合运用,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并为临床提供相应的病理分型意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伤患者的早期临床特点,减少漏诊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对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伤的早期诊治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急诊收治的102例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64例,女38例;年龄16~65岁,平均(36.8±6.6)岁;受伤至入院时间:半小时至24 h,平均(364.25±17.35)min;根据Tile评分法分型,A型47例,B型32例,C型23例。对腹腔脏器损伤的类型、临床表现、并发症、漏误诊情况、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伤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案。结果本组中84例为腹腔内脏器破裂,18例腹腔脏器未破裂。平均确诊时间为伤后6.5 h。行剖腹探查72例,腹腔镜探查12例,其中因肝破裂损伤严重转开腹3例,I期介入栓塞止血治疗12例。治愈89例,死亡13例,其中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继发DIC 9例,感染性休克1例,重型颅脑损伤2例,肺栓塞1例,救治成功率为87.25%。发生早期漏诊2例,其中1例合并结肠破裂经抢救无效死亡,另1例小肠嵌入骨折间隙继发肠梗阻破裂,术后2个月始愈。结论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患者伤情重而复杂,极易漏误诊而直接危及生命。早期分析病情、完善相关检查,及时行抗休克治疗、骨盆外固定,必要时早期行腹部探查和损害控制性手术可提高早期确诊率与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移动换药车换药前后细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分别于2016年3月23日—6月26日和2017年8月8日—9月13日对某院整形烧伤病房的一辆换药车进行采样,换药车使用前、后及消毒静置3h后分别于车把手、抽屉把手和车顶层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并计算单位面积细菌菌落数,比较不同采样时机菌落数差异。结果本研究共采样303份,其中换药前样本90份,换药后样本123份,消毒静置3h后样本90份。不同采样时机换药车顶层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换药后车顶层菌落数较换药前及消毒静置3h后均增加(均P0.05)。不同换药时机车把手、抽屉把手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同采样时间点换药车各部位间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换药前换药车3个部位的样本合格率均为100.00%,换药后车把手、抽屉把手和车顶层样本合格率分别为100.00%、97.56%和97.56%,3个部位消毒静置3h后样本合格率也均为100.00%。结论移动换药车采用的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可达到我国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于II类环境物体表面的卫生标准,换药车消毒后在3h内移动使用基本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补肾调周系列方药(补肾Ⅰ号方、补肾Ⅱ号方)单独应用、补肾调周(补肾Ⅰ号方与补肾Ⅱ号方)循环应用对多囊卵巢(PCO)大鼠高雄激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肾Ⅰ号方组、补肾Ⅱ号方组、补肾调周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孕激素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造模。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补肾调周系列方药治疗后的PCO大鼠进行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的测定,并对卵巢形态学作光镜观察。结果:在降低血清T、LH水平与LH/FSH比值,升高血清FSH水平上,补肾调周组优于补肾Ⅰ号方组、补肾Ⅱ号方组(P0.05)。补肾调周组与补肾Ⅰ号方组、补肾Ⅱ号方组及模型对照组比较,其颗粒细胞层数明显增多,黄体组织数量显著增加。结论:应用补肾调周法可对PCO大鼠雄激素进行良性调节,此可能是其临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和高LH血症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