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生存质量与中医疗效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医学模式与医学疗效的评价标准在变化,生存质量可实现对健康的全面评价。通过分析中医学现行疗效评价标准的不足,探讨了生存质量的内涵及其与中医学的内在联系。认为生存质量能客观反映中医学的本质和疗效特点,提倡应尽早将生存质量评价体系纳入中医学的临床和科研之中,以促进中医学的发展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估计2012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45.6万例,占全部癌症发病的3.2%,因食管癌死亡40万人,占全部癌症死亡的4.9%[1]。食管癌死亡占全部癌症死亡的构成比是全部癌症发病中食管癌发病所占构成比的150%,表明食管癌预后极差[2]。中医中的“噎嗝”表现以进食时吞咽困难、哽咽不顺、饮食难下或食入即吐为主症,与食管癌表现十分相似[3]。  相似文献   
3.
15年前。β受体阻滞剂被认为是治疗心力衰竭的禁忌药。但随着对心力衰竭的过程认识不断加深,发现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和血液动力学恶化背后,存在着严重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紊乱;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而且这两大系统激活程度与长期预后恶化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能够拮抗这两大系统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应用于临床成为必然,而且果然不负重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特发膜性肾病患者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与参芪膜肾方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经参芪膜肾方或经典的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和无效的IMN病例,分为中药有效组(36例)、中药无效组(11例)、西药有效组(18例)和西药无效组(15例)。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并应用Affymetrix Genome-Wide Human SNP Array 6.0芯片检测全基因组基因拷贝数,应用CNVhac软件进行拷贝数变异( CNV)分析。结果:中药有效组与中药无效组在第5、第6及第8染色体上检测到的CNV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HLA族基因在中药有效组多数病例中表现为拷贝数扩增,而中药无效组的多数病例则表现为拷贝数缺失。西药有效组与西药无效组之间未检测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CNVs。结论:基因背景差异可能是导致参芪膜肾方取得不同疗效的基因水平机制,HLA的同族基因拷贝数变异影响参芪膜肾方疗效的发挥,前者有望成为该方治疗IMN的疗效预测因子,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3项EB病毒(EBV)抗体联合检测结果,了解体检人群EB病毒感染情况,为鼻咽癌早期筛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EBV(Rta)-IgG、衣壳抗原(VCA)-IgA、早期抗原(EA)-IgA 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体检人员共4251名,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51名受检者中3种EBV抗体单项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5,P=0.000),阳性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VCA-IgA、EA-IgA、Rta-IgG;不同性别间VCA-IgA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0);不同年龄组3种EBV抗体阳性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增高,EA-IgA(P=0.000)及Rta-IgG(P=0.0038)在不同年龄组中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在61岁以上的受检者中EA-IgA和Rta-IgG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3%及3.7%,VCA-IgA在51岁以上的受检者中阳性率最高;92.9%的受检者3项检测均为阴性,1项阳性者占6.4%,2项阳性者占0.7%,未发现3项阳性者;抗体阳性检测结果男性与女性聚集情况比较无差别,抗体检出阳性受检者在耳鼻喉科检查发现鼻炎、鼻窦炎及其他异常比例较高。结论3种EBV抗体的阳性率与性别和年龄都有一定的关系,50岁以上的人群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EBV抗体联合检测阳性受检者推荐鼻咽镜检查,为鼻咽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疗效评价相关因素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疗效特点为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而现今沿用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标准不能客观反映以上特点。本文分析了其不适用于中医治疗肿瘤疗效评价的原因,同时分析现行的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以及相关因素,包括生存质量(社会、心理、生物学方面)、实体瘤缓解率以及生存期等诸多因素。结合中医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特点,认为生存质量、生存时间、肿瘤缓解率是疗效评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小青龙汤对哮喘大鼠ET1和NO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了小青龙汤对哮喘大鼠模型ET1和NO水平以及病理组织的影响。结果 :小青龙汤能降低大鼠哮喘模型血清NO及肺泡灌洗液 (BALF)中ET1水平 ;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 ,小青龙汤能改善粘膜水肿、管腔阻塞程度 ,其阻断基层细胞增生和平滑肌增厚的作用优于氨茶碱组。结论 :抑制ET 1的分泌及内源性NO的合成 ,改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 ,可能是该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观察腹水膏穴位贴敷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的疗效 ,并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其治疗机理。采用艾氏腹水癌瘤株用NIH小鼠接种 ,随机分正常空白对照组 (正空组 )、模型对照组 (模对组 )、局部贴敷组 (局贴组 )、穴位贴敷组 (穴贴组 ) 4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与模对组相比 ,腹水膏局贴或穴贴均可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 (P <0 0 5 ,P <0 0 1) ,显著抑制恶性腹水增长速度 (P <0 0 5 ,P <0 0 1) ,穴位贴敷优于局部贴敷 (P <0 0 5 ) ;腹水膏可下调外周血sIL 2R水平 (P <0 0 5 ) ,显著提高外周血TNF杀伤活性 (P <0 0 0 1)。艾氏腹水癌小鼠存在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失衡 ,腹水膏治疗艾氏腹水癌疗效确切 ,其机理可能为下调外周血sIL 2R水平 ,提高外周血TNF杀伤活性 ,促进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肿瘤转移是导致实体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可介导转移靶器官免疫抑制,诱导转移前微环境形成,促进肿瘤细胞休眠重激活并增殖,最终形成影像学可检测的转移灶。肿瘤来源外泌体能够通过细胞间通信,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MDSC,促进靶器官对MDSC的募集,介导MDSC的免疫抑制功能,为肿瘤细胞生存营造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局部正虚),进而促进癌症转移或发生。本文聚焦肿瘤来源外泌体介导MDSC促进靶器官免疫抑制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从干预转移前微环境形成的角度,为防治恶性肿瘤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可溶性CD44v6含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反应法(ELISA法)测定75例NSCLC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CD44v6)的含量。结果:NSCLC患者血清sCD44v6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腺癌、鳞癌、鳞腺混合癌3组之间sCD44v6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肺癌分期相关,Ⅲ、Ⅳ期患者血清sCD44v6的含量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01,P<0.01)。结论:血清sCD44v6与肺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NSCLC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并可作为监测病情进展、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