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人参二醇组皂苷(panoxadiol saponin PDS)体外对DU145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PDS对DU145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吖啶橙染色观察PDS诱导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并计算细胞平均凋亡率;细胞免疫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细胞内激活的caspase3的表达.结果 经中(100mg/L)、高(200mg/L)剂量的PDS处理后,DU145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吖啶橙荧光染色可见经中、高剂量PDS处理后的细胞呈明显凋亡形态,并随药物剂量增加,凋亡细胞数增多;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DS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凋亡率,呈剂量依赖关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随着PDS剂量增加,细胞内激活的caspase3的表达上调.结论 PDS体外对DU145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龙县和富民县两县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现状,探索和分析老年慢性病与体力劳动强度之间的关联,为老年慢性病的防治提供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玉龙县和富民县农村地区2 29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COPD、哮喘、高血脂、慢性肾病、消化道溃疡、白内障10种慢性病患病情况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因素。  结果  不同民族、是否读过书、是否独居、是否农民、体力劳动强度、是否肥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均P < 0.05)。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83.3%,其中汉族慢性病患病率为83.1%,纳西族慢性病患病率为83.6%。随着年龄的增加,除75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下降外,所调查地区老年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 < 0.05)。中心性肥胖为老年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有中心性肥胖的老年人患慢性病的风险是没有中心性肥胖的1.895倍;中体力劳动强度为老年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中强度体力劳动患慢性病的风险是低强度体力劳动的0.643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占比呈下降趋势,轻强度的体力劳动占比呈上升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 < 0.05)。  结论  中心性肥胖、体力劳动强度是老年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力劳动强度存在差异,提示预防老年慢性病,需要在生活方式上对老年人群继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预防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培元抗癌汤结合曲妥珠单抗对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79例乳腺癌患者,均由该院2017年3月—2019年6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39例)曲妥珠单抗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40例)培元抗癌汤结合曲妥珠单抗治疗,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食后胀甚、腹胀纳呆、胸闷脘痞、大便溏薄、头晕目眩、舌淡苔白等)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变化、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57.50%,23/40)高于对照组(33.33%,13/3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食后胀甚、腹胀纳呆、胸闷脘痞、大便溏薄、头晕目眩、舌淡苔白等中医症状积分、糖蛋白125(CA125)及糖蛋白153(CA153)、癌胚抗原(CEA)水平、QLQ-C30量表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食后胀甚、腹胀纳呆、胸闷脘痞、大便溏薄、头晕目眩、舌淡苔白等中医症状积分、CA125、CA153及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QL...  相似文献   
4.
背景 肠道清洁对于结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部分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认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可提高结肠镜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和安全性,但此类研究结果不一致且存在一定争议性,有必要对此类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目的 旨在系统评价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对比单纯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镜检查前行肠道准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到2018年6月,全面收集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各自独立完成文献阅读,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 profiler 3.6软件对Meta分析结局指标进行证据分级。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肠道准备有效性方面,两亚组观察组肠道准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RR=1.15,95%CI(1.06,1.25),P=0.000 8;RR=1.03,95%CI(1.01,1.06),P=0.02〕;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RR=0.54,95%CI(0.44,0.67),P<0.000 01〕、恶心发生率〔RR=0.48,95%CI(0.39,0.60),P<0.000 01〕、呕吐发生率〔RR=0.46,95%CI(0.32,0.65),P<0.000 1〕、腹胀发生率〔RR=0.36,95%CI(0.26,0.50),P<0.000 01〕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腹痛发生率和息肉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9,95%CI(0.58,1.08),P=0.14;RR=0.90,95%CI(0.74,1.10),P=0.32〕。结论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行肠道准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单纯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未来需要高质量文献纳入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STEMI合并CS(STEMI+CS)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评价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和心率(HR),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红蛋白(MYO)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以及血清氧化应激参数,包括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分别经2种治疗方案治疗后心功能评价指标MAP、CO、LVEF、CI和SV均显著增加(P<0.01),HR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K-MB、AST、MYO和cTNI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实验组治疗后MAP、CO、LVEF、CI和SV分别增加了15%、7%、12%、12%和9%(P<0.01),HR降低了5%(P<0.01),血清LDH、CK-MB、AST、MYO和cTNI分别降低了9%、42%、28%、34%和25%(P<0.01),实验组治疗后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效果。氧化应激参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血清MDA、GSH-Px、CAT和SOD的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实验组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GSH-Px、CAT和SOD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实验组治疗后MDA降低了47%(P<0.01),GSH-Px、CAT和SOD分别增加了26%、42%和29%(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改善STEMI+CS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以及改善血清氧化应激参数,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效果,参麦注射液改善STEMI+CS患者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基化硒酸(MSA)对DU145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1.25、2.50和5.00 μmol•L-1MSA对DU145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吖啶橙染色观察MSA诱导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并计算细胞平均凋亡指数;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细胞内激活的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经1.25、2.50和5.00  μmol•L-1MSA处理48 h后,DU145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6.35%、38.10%和73.54%,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MSA浓度升高细胞生长抑制率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吖啶橙荧光染色可见,经1.25、2.50和5.00  μmol•L-1MSA处理后的细胞呈明显凋亡形态,并随药物剂量增加凋亡细胞数增多;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1.25、2.50和5.00  μmol•L-1MSA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4%、8.71%和13.60%,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MSA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呈剂量依赖关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随着MSA剂量增加,细胞内激活的caspase-3表达上调。结论:MSA对DU145细胞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的caspase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一种部分监督的乳腺肿块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医学影像中准确地提取出可疑肿块区域.方法通过引入主动相关反馈的思想,提出一种部分监督的乳腺肿块检测方法,在肿块区域预检测的基础上,主动提供部分可疑区域由专家(或用户)标定正负样本,通过几次交互反馈,最终得到待分析的肿块区域.结果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提取出肿块区域,有效的去除检测结果中的假阳性区域.结论方法准确性较好,有助于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组自学竞赛考核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级护理本科4个班的学生164名,将1、3班设为试验组,将2、4班设为对照组,每组学生82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法,试验组采取小组自学竞赛考核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法的评价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小组自学竞赛考核教学法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操作技术,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等非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0(s)-原人参二醇(PPD)对前列腺癌RM-1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前列腺癌RM-1细胞动物模型,将36只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橄榄油等体积灌胃每天1次、生理盐水等体积腹腔注射每周1次),紫杉醇(Taxol)组(20 mg/kg,腹腔注射每周1次),PPD组(20 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每隔3 d测量肿瘤体积1次,给药第4周末处死动物。观察指标:动物一般状态、肿瘤体积、瘤重、抑瘤率、死亡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PD组小鼠一般状态明显好于模型组,表现为活泼好动、毛色光亮;而模型组小鼠步履蹒跚、行动迟缓、精神萎靡;肿瘤组织出现破溃、糜烂、出血。给药13 d时,PPD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21 d时PPD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Taxol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PPD组小鼠瘤质量明显降低(P<0.05),死亡率为零;与Taxol组比较,PPD组小鼠抑瘤率增高(P<0.05),死亡率降低(P<0.05)。各给药组小鼠肿瘤组织Cyclin D1基因转录、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Taxol组比较,PPD组Cyclin D1基因转录明显减弱(P<0.05),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PD有明显抑制前列腺癌RM-1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 D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到2008年8月间21例GIST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 本组21例均行手术治疗.肿瘤根治19例,因肿瘤广泛粘连,无法完整切除2例.术后病理免疫组化CD117阳性19例,CD34阳性16例.结论 间质瘤在中老年人中好发,以便血、腹痛和腹部不适、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病理检查是确诊恶性间质瘤的惟一方法.完整的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或有肿瘤残余及术后复发的患者可应用格列卫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