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大鼠麻醉后,胰胆管逆行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麻醉后,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构建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模型。吡格列酮组腹腔注射吡格列酮后再构建模型。每组随机选择6只大鼠于手术后12 h剖杀,留取肺组织及静脉血。检测并比较三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水平及肺组织匀浆中TNF-α、NO水平;采用RT-PCR检测并比较三组肺组织TLR2 mRNA、TLR4 mRNA表达情况;比较三组间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和肺渗漏指数。分析TLR2和TLR4的mRNA表达情况与肺病理损伤评分、肺渗漏指数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血清淀粉酶及肺组织匀浆中TNF-α、NO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吡格列酮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模型组肺组织TLR2 mRNA、TLR4 mRNA表达水平以及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肺渗漏指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吡格列酮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由Spearman相关分析可见肺组织TLR2 mRNA、TLR4 mRNA表达水平与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s=0.959, P<0.001;rs=0.924, P<0.001);由Pearson相关分析可见肺组织TLR2 mRNA、TLR4 mRNA表达水平与肺渗漏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57, P<0.001;r=0.958, P<0.001)。 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肺组织TLR2 mRNA、TLR4 mRNA的表达进而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洪舟  潘龙飞  杜英俊 《海南医学》2014,(19):2924-2926
目的探讨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心内膜心肌活检的组织学病理特点以及相关心功能变化。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病组)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并做实验室检查、右心导管以及心肌病理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心肌病组的B型利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TnI)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心肌病组的右心房压、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舒张末压和肺动脉楔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右心房压:(18.7±4.5)mmHg vs(10.2±1.4)mmHg;右心室收缩压:(46.5±5.6)mmHg vs(34.7±3.7)mmHg;右心室舒张末压:(16.3±4.6)mmHg vs(8.6±2.6)mmHg;肺动脉楔压:(28.6±5.3)mmHg vs(14.2±3.8)mmHg,P均〈0.05];20例诊断为心肌淀粉样变性,6例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累及心肌,14例心内膜心肌活检提示存在心肌病变。结论淀粉样变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特发性心肌病是限制型心肌病的主要病因。心内膜心肌活检对于限制型心肌病的病因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急诊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确诊或疑似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且行脑脊液样本常规检测及mNGS检测的10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最终诊断分为颅内感染组(n=59)和非颅内感染组(n=50)。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和临床检查结果,将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mNGS阳性(95%CI 5.247~64.230)、头痛(95%CI 1.471~14.990)、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6(95%CI 1.211~11.962)×106/L及颅内压>170(95%CI 1.034~9.801)cmH2O是急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模型得到的AUC为0.911,大于mNGS和传统检验的0.801和0.832。结论 脑脊液mNGS可有效识别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mNGS与临床症状及常规微生...  相似文献   
4.
背景西安市2021—2022年跨年期间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发生在一个超大城市且病例数众多、规模较大的本土疫情,有必要对该次疫情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疾病特征,探索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以及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收治于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总IgG与淋巴细胞百分比的比值(IgG∶L%)、总IgM与淋巴细胞百分比的比值(IgM∶L%)、总IgG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IgG∶L#)、总IgM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IgM∶L#),将患者分为轻型及普通型组、重型及危重型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究发生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测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指标的AUC。结果 最终纳入69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分为轻型及普通型组(n=678)和重型及危重型组(n=21),轻型及普通型组年龄、基础疾病、D-二聚体、IgM∶...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干预7 d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烷B2(TXB2)],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PACHE II、Balthazar CT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ET-1、NO、vWF:Ag、VEGF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1、vWF:A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NO、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干预组患者ET-1、NO、vWF:Ag的改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患者VEGF的改变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GMP-140、TXB2等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组患者上述指标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 II、Balthazar CT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组患者上述评分的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发现,Balthazar CT评分与ET-1、vWF:Ag、GMP-140、TXB2呈正相关,与NO呈负相关。结论 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情况改善可能是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SAP有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PTCD)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对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老年患者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老年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PTCD组和ERCP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乳酸等炎症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和肝脏生化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和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炎症指标以及IL-1、IL-2、IL-6与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上述指标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且ERCP组显著低于PTCD组(P<0.05);两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于手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且ERCP组也均显著低于PTCD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热缓解时间和寒战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腹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PTCD组(P<0.05),ERCP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PTCD组(P<0.05)。ERCP组与PTCD组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D 与ERCP均能有效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但是ERCP在改善炎症反应和肝功能以及减轻肝脏损伤方面更具优势,且能够更快地缓解腹痛症状并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行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0月接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采用区组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率17.78%与对照组26.67%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44%低于对照组51.11%(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及微量白蛋白尿(MAU)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科收治的79例高血压LVH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非LVH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Gal-3及MAU水平,并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LVH的因素。结果研究组Gal-3和MAU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程≥5年、高血压控制未达标、Gal-3≥16.27 ng/mL与MAU≥28.75 mg/g是高血压LV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表明,Gal-3和MAU的AUC分别为0.803和0.825。结论高血压病程≥5年、高血压控制未达标、Gal-3≥16.27 ng/mL与MAU≥28.75 mg/g是高血压LVH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Gal-3、MAU对防治高血压LVH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及超声微泡介导基因转染的安全性。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按超声辐照时长及所加入的微泡剂量分组,超声辐照后分别培养24h及48h,应用台盼蓝拒染法进行细胞计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超声辐照含有不同微泡剂量的细胞后,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膜形态。结果:不同辐照时长组经超声辐照后培养24h,10min、15min、30min组细胞计数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继续培养48h,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微泡剂量组经超声辐照5min后培养24h,200μl、500μl组细胞计数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继续培养48h,500μl组细胞计数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可见超声辐照后细胞膜完整性变差,继续培养24h后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超声辐照+微泡对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细胞膜有一定程度的损害,但这些作用在超声辐照时长不超过5min及微泡剂量不超过100μl时是轻微、可逆的。超声及超声微泡介导基因转染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