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血小板作为血液的一种有形成分,在生理的止血和病理的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除了通常的血液疾病外,血小板在动脉血栓栓塞、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和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单纯化疗效果尚不满意(1)。近年来,河南省加温治癌协作组对放疗合并食管腔内热疗治疗食管癌作了探讨(2、3、4),证明热疗确有增强放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真菌性上颌窦炎因其临床表现与慢性细菌性鼻窦炎或上颌窦恶性肿瘤较为相似 ,以致易于延误诊断和治疗。作者对 2 1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特征及治疗等进行分析总结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1例中男 4例 ,女 17例 ;年龄 2 4~ 6 5岁 ,平均 37岁。病程最长 8a ,最短 2个月。 2 1例患者均无打喷嚏。均单侧发病 ,其中左侧 15例 ,右侧 6例 ,伴筛窦侵犯者 5例。主要临床症状 :鼻塞、流清涕伴头痛 11例 ;涕中带血并有腥臭味 8例 ;鼻中排出带有腥臭味的豆腐渣样碎屑团块 5例 ;头痛、面颊部肿胀感 10例 ;患…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马蔺子素在恶性肿瘤中的放射增敏和毒付作用。方法:52例病人进行了放疗加口服马蔺子素的观察。观察组口服lq7611120mg/次,2次/日,分别在放疗前后各2小时服用;对照组不服药仅单纯放疗。结果:按UICC实体瘤观察指标和WHO推荐的毒付反应分级标准,观察组的原发灶和转移灶近期缓解率好于对照组,毒付作用未增加。结论:该药有一定的增敏作用,毒付作用可以耐受,建议进一步扩大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及一氧化氮在内毒素介导的豚鼠耳蜗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用耳廓反射灵敏的豚鼠36只,随机分为Ⅰ组正常对照组(12只);Ⅱ组生活盐水对照组(12只),双侧听泡各灌注50μl生理盐水;Ⅲ组内毒素组(12只),双侧听泡各灌注50μl LPS(1μg/μl).所有动物测试听性脑干反应测听(ABR),并测定耳蜗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耳蜗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同时观察耳蜗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内毒素组ABRⅠ波、Ⅱ波潜伏期及阈值较其余各组有增大趋势.内毒素组耳蜗组织中SOD活力较其余各组降低(P<0.05),NO含量较其余各组升高(P<0.05).内毒素组耳蜗底转内、外毛细胞纤毛出现明显的倒伏、排列紊乱,外毛细胞纤毛损伤从内排到外排逐渐加重,并可见内、外毛细胞纤毛缺失.结论内毒素导致耳蜗组织中超氧阴离子及NO的大量生成可能是其引起耳蜗组织损伤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8.
许多感音神经性聋与免疫因素有关,部分突聋、梅尼埃病、耳硬化症、慢性中耳炎、颞骨创伤,以及一些伴发听力丧失的全身免疫性疾病都存在内耳免疫损伤因素。为了探讨Ⅱ型胶原(typeⅡ collagen,CⅡ)在自身免疫性内耳病(autoimmune inner ear disease,AIED)AIE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本实验用鸡Ⅱ型胶原建立豚鼠自身免疫性内耳病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模型建立初期细胞间粘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的表达情况,并从功能、形态方面评价动物模型的内耳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玉林  李克明 《江西医药》2006,41(10):801-803
高血压脑出血的危害极大.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约占20%-30%,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在应用CT以前。内科治疗的死亡率达到70%-80%。随着CT的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脑出血的诊断越来越准确、快捷;随着显微外科和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脑出血越来越倾向于外科治疗.但是资料显示。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仍达到3%~51%。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应该把握好各种治疗的适应症.并且结合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现将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患者女性,60岁。顽固性偏侧面肌痉挛系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发作时整个面肌向右强烈收缩,尤以口角抽搐最为明显,紧闭右眼,咬牙咬舌,以致说话不利,流涎漏饭。由于顽固的痉挛,致使面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