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莫晓冬  赵慧萍 《广东医学》2007,28(10):1713-1715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美国2002年K/DOQI指南对慢性肾脏病作了如下定义:①肾脏损害(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异常)伴有或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下降≥3个月.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以排卵稀发、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症候群。胰岛素抵抗及其伴随的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患者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由于胰岛素具有促进内膜细胞增殖,抑制内膜细胞凋亡,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成,促进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生成及降低体内脂联素水平等作用,可能是PCOS患者罹患内膜癌的危险因素,故对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组与非aGVHD组肝酶学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allo-HSCT患者肝脏酶学的变化情况及与aGVHD发生的关系.结果 371例接受allo-HSCT患者中共有158例(41.6%)发生Ⅰ~Ⅳ度aGVHD;中位时间为第29.5天.未发生aGVHD组,ALT、AST、GGT、LDH升高的中位时间均在移植后20 d之内,明显早于发生aGVHD组.发生aGVHD组,AST峰值明显升高,其余肝酶学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aGVHD组,AST、GGT、LDH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未发生aGVHD组,ALT、ALP持续时间无差异;ALT、AST、ALP、LDH升高组,aGVHD发生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未升高组,但只有ALT、LDH升高进入logistic模型;单纯ALT、LDH升高诊断aGVHD敏感度及准确性均较差;若为移植24 d后ALT及LDH同时升高且持续时间均超过22 d,则敏感度及准确性均较好.结论 肝酶学升高,尤其是ALT、LDH的升高与aGVHD发生相关,但作为aGVHD的诊断指标准确性欠佳;在排除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下,结合肝酶学的动力学特点,肝酶学的升高在诊断aGVHD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绝经前后妇女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绝经前后妇女卵巢肿物的病理类型及l临床特征,了解绝经前后卵巢肿物的特点.方法 选取2003~2006年间绝经前后因卵巢肿物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绝经组84例,未绝经组76例.比较绝经组与未绝经组患者的B超下卵巢肿物单侧或双侧、大小、形态、阴道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卵巢肿物血流阻力指数(砌)值、血清CA125值以及病理类型.结果 绝经前RI值预测卵巢肿物良恶性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0%、94.6%、72.7%,要高于绝经后患者;而绝经后CA125值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7%、93.7%、77.8%,要高于绝经前患者.有乳头(P=0.001)、RI≤0.40(P=0.023)、绝经(P=0.000)、及CA125≥35U/L(P=0.000)为预测恶性肿瘤的相关因素,而肿物单双侧及有无房隔未进人模型,该模型预测敏感度较低(64.5%),特异度94.6%,总的准确率88.8%.结论 绝经前RI值预测卵巢肿物良恶性较准确,绝经后则CA125值预测较准确;有乳头、RI≤0.40、绝经及CA125≥35U/L为预测恶性肿瘤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患者中采用莱特莫韦初级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22年5月1日至8月31日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用莱特莫韦作为CMV初级预防并满足如下标准的患者:移植后30 d内开始应用莱特莫韦, 并持续应用至移植后90 d以上(莱特莫韦组)。按1∶4比例选择同期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未应用莱特莫韦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移植后CMV感染及CMV病的发生率, 以及莱特莫韦对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非复发死亡率(NRM)及骨髓抑制的可能影响。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连续变量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MV感染发生率。结果莱特莫韦组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17例。莱特莫韦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年龄43岁比15岁, Z=-4.28, P<0.001), 两组患者性别及疾病分布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莱特莫韦组供者CMV血清学阴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8/17比0/68, χ2=35.32, P&...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患者中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影响TA-TMA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取356例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aGVHD的患者为研究人群,选取33例移植后发生TA-TMA的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危险集抽样的方法在同一队列中随机选取年龄和随访时间匹配的患者组成对照组(77例)。比较两组间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情况。结果 TA-TMA的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3.5(1.2~23.0)个月。TA-TMA发病距aGVHD诊断的中位时间为25(7~257)d。aGVHD发生时间、起始严重程度、一线治疗失败及二线治疗中使用他克莫司与aGVHD患者发生TA-TMA独立相关,具有2种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TA-TMA风险明显升高(OR=210.0,P=0.000)。22例(66.7%)TA-TMA患者死亡,而进展型TA-TMA是预后的惟一不良影响因素。各种治疗方法均不能改善TA-TMA患者的预后。结论 aGVHD的多种特点与TA-TMA相关,便于筛选出aGVHD合并TA-TMA的高危患者,并指导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我国西藏地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发病特点、受累器官、免疫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住院的SLE患者共70例,随机抽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SLE数据库中12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住院SLE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高原与平原地区SLE患者临床特点、受累器官、免疫学特点。结果: 西藏地区SLE患者男女比例1 :10.7,平原患者男女比例1 :11.0;高原患者发病年龄(33.2±11.4)岁,平原患者发病年龄(35.3±13.2)岁,两组发病年龄相当。首发临床症状方面,高原地区SLE患者以关节炎(78.6%)、脱发(55.7%)、颧部红斑(48.6%)为常见,其中关节炎、脱发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原组(P<0.05);高原地区SLE患者70%出现血液系统受累,与平原地区类似;狼疮肾炎及狼疮脑病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平原组(38.6% vs. 56.7%, 2.9% vs. 17.5%, P<0.05)。血清学方面,高原地区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体阳性率为57.1%,抗Smith(Sm)抗体(55.7%)、抗干燥综合征A(Sj?gren syndrome A, SSA)抗体(74.3%)、抗干燥综合征B(Sj?gren syndrome B, SSB)抗体(41.4%)及抗u1核糖核蛋白(u1-ribosenuclear protein,u1RNP)抗体(45.7%)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平原地区患者(P<0.05);分别有61.4%、38.6%的高原SLE患者出现补体C3、C4减低,显著低于平原患者(P<0.05)。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原组为12.19±5.58,平原组为12.69±7.28)。此外,西藏地区SLE患者合并陈旧结核或者活动结核病13例(18.6%),慢性乙型肝炎或携带者7例(10%)。高原组SLE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dihydroxy-vitamin D3, 25-OH-VD3)减低者少于平原组(76.7% vs. 90.0%,P=0.046),血清25-OH-VD3水平高原组为(31.14±18.74) nmol/L,平原组为(26.91±14.27) nmol/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结论: 西藏地区SLE患者首发临床症状以关节炎、脱发、颧部红斑最为常见,其中关节炎、脱发发生率显著高于平原地区;狼疮肾炎及狼疮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平原;多种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平原地区。在年龄、性别构成、SLEDAI评分方面与平原地区类似,血清25-OH-VD3减低者平原组多于高原组,但25-OH-VD3水平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目前根据患者染色体核型和分子标记可以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不同危险度患者的巩固治疗方式不尽相同.中危AML患者第一次完全缓解期后可以接受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有大量研究证明了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成年和儿童中危AML患者巩固治疗中的价值.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替代供者,尤其是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没有同胞相合供者的中危AM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相关发病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7年,Adler最先提出良性阵发性眩晕,1921年,Bdrdny将该病描述为头部快速运动时出现短暂的反复发作的眩晕,并正式提出该病.1952年,Dix和Hallpike对该病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且命名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