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1.
本文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的专利申请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申请量的排名及申请量各年代的分布趋势,就两个重点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可为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研发机构及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含金刚石的复相过渡层及Al2O3衬底上金刚石薄膜的附着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以H2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在H2(Ⅱ):H2(Ⅰ,为带动D4的载气)的流量比23:l,P=5332.88Pa,Ts=850℃左右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含有金刚石及一定量SiO2和SiC的复相薄膜。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相可在该复相薄膜上继续生长,进而形成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同时,与在Al2O3衬底上直接沉积的金刚石涂层相比,采用上述复相薄膜作为过渡层可明显地提高金刚石涂层对于Al2O3陶瓷衬底的附着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有关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及其安全性能研究的专利申请量、专利申请人分布情况,阐述了国内专利申请书中载明的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关键材料和部件的改进方法。指出应在加强新技术研究、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重视专利信息的研究,可为我国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及相关产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池成组技术倍受关注。本文分析了电池成组技术专利申请的总体状况及成组技术中各技术分支申请人的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外企业的专利布局对比情况,可为国内企业在电池成组技术领域的研发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微型全固态薄膜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全性好、容量高、能量密度高、易于集成等优点,是微型电源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从微型全固态薄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构成材料、结构、制备方法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微型全固态薄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中国专利技术,展望了今后的专利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行研制的强电流直流伸展电弧等离子体CVD设备对真空渗硼预处理的YG6刀片进行了金刚石涂层沉积,并对放于有效沉积区域不同位置沉积出的金刚石涂层刀片以及刀片自身不同位置之表面涂层的形貌、厚度、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硬质合金工具强电流直流伸展弧等离子体CVD金刚石涂层的组织、形貌、厚度、质量都是均匀一致的。(2)、利用强电流直流伸展电弧等离子体CVD设备可进行硬质合金金刚石涂层的批量沉积。  相似文献   
7.
磷酸铁锂(LiFePO4)材料具有无毒性、成本低、热稳定性高、充放电平台平稳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文介绍了LiFePO4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及其改性方案,对磷酸铁锂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两种预处理对硬质合金金刚石涂层附着力的影响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约金刚石薄膜涂层工具走向市场化的关键问题是金刚石薄膜与硬质合金衬底的附着力低。困难来自于硬质合金的粘结相钴。消除钴对涂层附着力不利影响的措施很多。其中 ,真空渗硼和施加铜过渡层处理是两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要比较两种预处理对金刚石涂层附着力的影响。我们利用强电流直流伸展电弧等离子体CVD设备对真空渗硼和施加铜过渡层处理的刀片同时进行了金刚石薄膜沉积。通过激光喇曼、压痕和切削实验对其涂层的附着力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 ,真空渗硼和施加铜过渡层处理均可有效地提高硬质合金金刚石涂层的附着力(未处理试样涂层的附着力 <60 0N。施加铜过渡层处理试样附着力 <15 0 0N ,真空渗硼预处理试样附着力≥ 15 0 0N)。但两者相比较而言 ,真空渗硼预处理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