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家工信部公布的“2013年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获奖名单中,南京移动搭建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入围获奖。  相似文献   
2.
以低碳Si-Mn-Nb贝氏体钢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变仪进行贝氏体区等温实验。通过对热膨胀曲线的分析,获得了贝氏体相变动力学曲线;分析了奥氏体化条件对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影响;分析了奥氏体化条件及贝氏体区等温温度对贝氏体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晶粒尺寸的细化,贝氏体相变动力学进程减缓,且相同等温温度下对应的贝氏体体积分数降低;随着贝氏体区等温温度的升高,贝氏体板条宽度增加,马氏体/奥氏体混合组织体积分数提高。  相似文献   
3.
定子磁链的准确观测和有效控制对提高直流励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纯积分电压模型存在观测磁链偏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链幅值平方和修正方法的定子磁链观测器,并对该观测器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将简化三电平空间矢量调制算法引入到直接转矩控制中,实现转矩、磁链误差的精确补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电平功率变...  相似文献   
4.
刘竞陵  尚健  柳萌  汪学锋 《炼铁》2001,20(4):12-14
邯钢2000m^3高炉炉体设计采用了全冷却壁、软水闭路循环冷却系统、薄内衬、国产陶瓷杯等先进技术。投产以来,炉况稳定顺行,产量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现代大高炉薄壁内衬技术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柳萌 《炼铁》2001,20(3):7-11
内衬对延长高炉寿命的作用是有限的,传统的冷却结构及内衬结构不能满足现代高炉长寿的要求,长寿应从热平衡原理出发,形成稳定的渣皮才是延长高炉寿命最有效的方法,砖壁合一、薄壁内衬结构作为一项新技术,配合以软水密闭循环冷却技术和钢冷却壁技术,可显著延长高炉寿命,是现代大高炉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6.
Back-to-Back双三电平电励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基于Back-to-Back双三电平功率变换器电励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适用于全速范围的全阶闭环气隙磁链观测器,阐明了其内部基于滤波器特性的电流-电压模型之间的平滑切换机理.三电平有源前端实现网侧的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减少对电网污染的同时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同时引入具有自适应调节中点电位的简化三电平电压空...  相似文献   
7.
考虑饱和效应凸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闭环复合磁链观测器,可获得优良的气隙磁链观测效果.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饱和效应的凸极电机数学模型,利用DSP2812为核心的同步电机实验平台,完成了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所提出的气隙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系统具有高性能动静态特性,利用此处建立的饱和数学模型分析和控制同步电机,在磁场饱和非线性时,同步电机...  相似文献   
8.
以蓝莓采后主要病原菌灰霉为试验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采用含橄榄油1%、蛋白胨1%,pH 7.0的PDA培养基,发酵温度25 ℃,发酵时间96 h时,灰霉菌具有最高的产胞外脂肪酶能力。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脂肪酶对pH和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在40 ℃、pH 9.0的反应条件下,粗酶的脂肪酶活性最高;Na+、Fe3+能促进粗酶的活性,K+、Ca2+、Mg2+、Cu2+则抑制粗酶的活力;该粗酶在一定体积分数的异丙醇、甲醇、丙酮中具有良好耐受性,而在乙酸乙酯和二甲苯中处于激活状态。优化使病菌灰霉菌脂肪酶的产率增加,为后续脂肪酶的分离纯化奠定基础。初步探讨胞外脂肪酶的粗酶性质,为蓝莓采前病害防治及采后品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SVPWM的VIENNA整流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相三开关三电平(VIENNA)整流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其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实现方法,提出了此整流器的矢量控制策略.采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实现了VIENNA整流器的高性能特性.基于Matlab仿真平台,搭建了VIENNA整流器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整流器能实现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用户侧管理节能是智能电网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如何在保障用户用电体验的同时实现能源高效利用是用户侧能量管理系统的核心问题。理论分析上,基于用电效用的概念与电器参数化分析方法提出用户侧节能自趋优方法:引入效用函数作为评价用电满意度评价指标,并改进电器用电效用分级评价方法;基于自趋优思想提出用电侧节能自趋优优化思路;结合电器运行参数化思想提出电器运行节能指标的挖掘方法,包括电器运行状态自识别与用电需求挖掘;技术实现上,以时间扰动型电器为例,探讨用户侧节能自趋优方法理论的应用与电器特征参数化的技术实现方式;工程应用上,在广州某办公楼建设智能用电环境并部署节能策略,运行结果验证了该文方法在规模化工程应用方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