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48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抗-Thy1.1单克隆抗体诱发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是人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最常见病理类型。晚期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然而关于MsPGN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了进一步开展有关MsPGN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实验研究,我们用抗Thy1.1单克隆抗体成功...  相似文献   
92.
回顾近10多年来有关狼疮性肾炎(LN)治疗的主要文献,简述目前临床常用的和较新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LN的疗效,以及笔者的临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93.
对于尿肌酐(UCr)与血肌酐(SCr)的比值(UCr/SCr)的研究,早在1950年Bull等设计将之应用于肾前性少尿与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鉴别诊断,后来有类似相关研究,但是,将UCr/SCr直接作为肾功能检测的指标临床少有报道。我科对UCr/SCr直接作为肾功能检测指标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免疫抑制药的肾脏毒副作用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世维  钱桐荪 《新医学》2000,31(3):143-144
1 引 言 免疫抑制药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及免疫性疾病,部分免疫抑制药大量使用或长期使用有肾脏毒副作用。本文着重谈谈肾毒性作用表现较突出的甲氨蝶呤、环孢素及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等。2 常用免疫抑制药的肾毒副作用与防治2.1 甲氨蝶呤甲氨蝶呤主要经过肾脏排泄,肾小球滤过后肾小管重吸收与再分泌。大剂量使用可以导致急性肾衰竭,防治措施主要注意下列事项:①用药前后密切动态观察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则延缓甲氨蝶呤的排泄,增加甲氨蝶呤的毒性作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患者以及老年人要减量使用甲氨蝶…  相似文献   
95.
补肾活血汤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补肾活血汤对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6例经皮肾穿刺活检证实的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接受一般及对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50例用补肾活血汤加苯那普利(洛汀新)治疗,对照组46例加用苯那普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月后分别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肌酐、尿红细胞、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尿补体C3、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均有显著下降.补肾活血汤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苯那普利对照组(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尿FDP、尿NAG及尿β2-MG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则下降不明显.结论:补肾活血汤对系膜增生性肾炎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尿中FDP有关.  相似文献   
96.
男性狼疮性肾炎2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不仅是以皮肤盘状红斑为主要表现的皮肤损害 ,更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临床的表现 ,肾脏受累在SLE中约占 50 %~80 %。根据一般病理检查 ,肾脏受累者约占 90 % ,加上电子显微镜及免疫病理学检查 ,几乎所有SLE均有程度不同的肾损害。SLE发病率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女之比约为 1∶9。由于男性SLE较少见 ,临床上往往容易被忽视。我们对 2 4例男性狼疮性肾炎 (LN)进行了临床分析 ,并与女性LN作了比较。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肾内科 1 994年 1月…  相似文献   
97.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概念(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ures等认为,AngIV的缩血管作用是间接影响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有关,使用氨基肽A酶可使血压降低。Esteban等观察AngIV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中,能激活前炎症因子(NF—kB及其相关基因)的活性。AnglI通过AT1R和AT2R激活NF—kB,但可被ATlR和AT2R抑制剂所抑制,而不能抑制AngIV介导的NF—kB,故在心血管病发病机制中AngIV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98.
Heymann肾炎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发性膜性肾病系针对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膜抗原成分、由自身抗体介导、补体参与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以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为病理特点,临床上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目前对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蛋白尿产生机制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对人类膜性肾病动物模型——Heymann大鼠肾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桐荪  崔世维 《新医学》2003,34(11):667-668
1引言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为一临床综合征,以急性肾炎样症状日益加重,短期内呈进行性肾衰竭,多数病人在数月内死于尿毒症为特征。在病理上称为新月体肾炎(新月体占肾小球数的50%以上)。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可分为3型:Ⅰ型(抗基底膜抗体肾炎)、Ⅱ型(免疫复合物肾炎)及Ⅲ型(无免疫沉积物肾炎)。目前认为Ⅲ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所致的原发性小血管炎,肾小球毛细血管出现节段性坏死,导致血浆及单核细胞进入肾小囊,形成新月体。其发病与多种黏附分子及细胞因子密切相关。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特异性抗原是中性粒细胞中的原始颗…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由于造影广泛地使用,造影剂产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告有所增长,这是肾毒因素产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仅次于抗生素的较为常见的原因。发生率本病是指在造影后48小时内,血清肌酐升高(>2毫克%),而此时没有其它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它约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2~9%。造影后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