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2篇
  免费   657篇
  国内免费   1110篇
医药卫生   1261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629篇
  2011年   730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769篇
  2007年   702篇
  2006年   717篇
  2005年   763篇
  2004年   675篇
  2003年   639篇
  2002年   569篇
  2001年   542篇
  2000年   440篇
  1999年   401篇
  1998年   344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24、48、72h后采用MTT法检测 HFFB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检测Ⅰ、Ⅲ型胶原合成情况,RT-PCR 检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在0~1mg/ml浓度范围内,氧化苦参碱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影响(P >0.05);Western blot结果 显示Ⅰ、Ⅲ型胶原的合成受到明显抑制,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P <0.01);RT-PCR结果 显示Col α1(Ⅰ)、Col α1(Ⅲ) mRNA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24、48、72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信号分子TGF-β1,TβRⅠ,TβRⅡ,Smad3,Smad4和Smad7的表达,对阳性信号分子采用RT-PCR进一步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TGF-β1,TβRⅠ,TβRⅡ,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的影响,但是对Smad3蛋白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RT-PCR结果显示,Smad3 mRNA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3的表达.  相似文献   
93.
邹蕊  牛林  赵志河  宋锦璘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1530-1533
目的:利用PLGA(poly lactide-co-glycolide)-胶原类细胞外基质复合支架构建大鼠成肌细胞体外三维力学加载模型并研究周期性机械张应力对不同方式培养的大鼠成肌细胞"整合素β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静电纺丝法制备PLGA-胶原类细胞外基质复合生物支架并将其粘接于加力板上,与体外培养的大鼠成肌细胞进行复合培养;使用"Forcel"四点弯曲细胞应变加载装置分别对三维培养和二维培养的大鼠成肌细胞进行生理限度内的力学加载;利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整合素β1mRNA的表达;比较张应力作用下,三维PLGA-胶原复合支架上和二维平面培养细胞整合素β1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除加载15mi n外,相同强度张应力作用的各个时间点,三维支架上细胞整合素β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二维平层培养细胞;且三维支架上细胞整合素β1的表达水平更快达到峰值,而且峰值持续时间也显著增加。结论:周期性张应力刺激下,三维复合培养大鼠成肌细胞整合素β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二维培养细胞,这表明培养方式及细胞外基质的三维空间结构对加载早期细胞的力学信号转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当归水煎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胶原合成。结果:当归水煎液能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且随浓度增大促增殖作用愈大。当归水煎液使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G0/G1期细胞减少(P<0.05),凋亡率逐渐减小(P<0.05)。当归水煎液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合成胶原(P<0.05)。结论:当归水煎液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减少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及病情活动方面的意义。方法:选择2000—01/2004—01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组,男25例,女25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28例,临床缓解期22例。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①检测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②测定双手含腕关节的X射线分期: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Ⅰ期为关节或关节面骨质疏松;Ⅱ期为关节面下骨质疏松,偶见关节面囊性破坏或骨质侵蚀破坏;Ⅲ期为明显关节面破坏或骨侵蚀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半脱位等改变;Ⅳ期:除Ⅱ期、Ⅲ期病变外,并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③记录晨僵时间、关节指数(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及程度)和整体功能分级:根据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92分,关节无肿胀,活动自如;良:87-92分,关节轻微肿痛,活动度可达正常的3/4;可:65-86分,活动时疼痛,活动度仅为正常的1/2;差:〈65分,活动或静息痛,活动时仅为正常的1/2,行动困难,关节肿胀)。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组和对照组均保持为50例。①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比较:类风湿关节炎组活动期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临床缓解期患者[(52.1&;#177;6.01,12.3&;#177;3.3,39.2&;#177;4.7)μg/L,(t=2.447,2.120,P〈0.01)]。②不同X射线分期患者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比较:Ⅰ,Ⅱ,Ⅲ,Ⅳ期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4.0&;#177;1.6,53.6&;#177;1.9,60.0&;#177;1.5,60.0&;#177;1.3)μg/L,(F=3.645,P〈0.05)],Ⅰ期患者显著低于Ⅱ期和Ⅲ期,(P〈0.05,0.01)。③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组患者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及压痛评分成正相关(r=0.201,0.352,0.317,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显著增高,与炎症反应的持续存在如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和关节压痛等密切相关,并随患者病情的缓解而下降。因此,将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评估指标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6.
超声背向散射技术对高血压左心室胶原网络重构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胶原代谢血清指标及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的变化,探讨无创评价心肌胶原网络重构的方法及可靠性。方法按WHO/ISH(1999年)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4例,正常对照组32例。根据超声左室质量指数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41例、左室非肥厚组53例。应用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仪测定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图像平均声学强度及心腔标化值(AⅡ、CAI)、峰-峰强度(PPI)等IBS参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LN)血清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左室非肥厚组和肥厚组AⅡ、CAI升高,PPⅠ降低,PICP、PCⅢ、LN浓度增加;左室肥厚组与非肥厚组相比,CAI、PICP、PCⅢ亦升高(P〈0.05)。AⅡ、CAI与PICP、PCⅢ、LN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胶原浓度增加,超声显示左室心肌胶原网络发生了重构,IBS参数是反映心肌胶原网络重构形态学特性较好的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的临床疗效及对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那西普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I-型胶原C末端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在治疗前,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依那西普对AS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可显著降低 AS患者血清 I-型胶原 C末端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8.
用放免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丹参组病人PCⅢ和sIL-2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秋水仙硷对照组PCⅢ水平亦有降低,而sIL—2R无明显变化。这表明血清PCⅢ和sIL—2R联合检测可望作为诊断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和判定疗效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测定血清β-CTx、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骨密度。结果观察组血清β-CTx、FT4水平和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SH和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β-CTx、FT4与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血清TSH与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β-CTx、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骨代谢中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0.
老年人尸检正常肾肾小球系膜区Ⅳ型胶原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进行性积聚是肾小球硬化的重要特征,Ⅳ型胶原是系膜基质的重要成分。本研究评估老年人尸检正常肾肾小球系膜区基质中Ⅳ型胶原的分布。方法应用标记的链亲和素-生物素(LSAB)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81例老年人尸检肾的肾小球系膜基质中Ⅳ型胶原分布情况,并且采用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Ⅳ型胶原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肾小球系膜Ⅳ型胶原的数量及染色强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老年人肾小球已具有肾小球硬化的早期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