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15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375篇
医药卫生   18090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856篇
  2013年   840篇
  2012年   1011篇
  2011年   1205篇
  2010年   1089篇
  2009年   1123篇
  2008年   1313篇
  2007年   1302篇
  2006年   1042篇
  2005年   1212篇
  2004年   784篇
  2003年   673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469篇
  2000年   392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评价跟骨解剖型钛板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患者(42足)采用跟骨解剖型钛板内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8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30足,良8足,可4足,优良率90.4%。结论跟骨解剖型钛板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内固定坚强,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两种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成人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经颌后入路,分别采用腮腺前缘入路及腮腺后下极入路,解剖复位髁突骨折行坚强内固定术。结果:68例患者均取得良好解剖复位,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无关节强直出现。A组2例出现面神经麻痹。B组1例出现涎瘘,4例出现面神经麻痹症状。结论:颌后入路可有效治疗髁突骨折,且腮腺前缘入路较腮腺后下极入路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了解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磨牙根分叉形态及根柱凹陷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 3 0个上颌第一磨牙 ,15个上颌第二磨牙 ,3 0个下颌第一磨牙及 10个下颌第二磨牙进行测量 ,记录牙根长度(RL) ,根柱长度 (RTL) ,釉牙骨质界处的近远中径 (MDD)和颊舌径 (BLD) ,根柱凹陷的有无 ,釉牙骨质界到根柱凹陷的距离及根分叉开口下 2mm的宽度。结果 :①无论是上颌还是下颌磨牙 ,第一磨牙牙根长度及根柱长度均较第二磨牙短 ,而第一磨牙颊舌径、近远中径及根分叉开口下 2mm处宽度均较第二磨牙大 ,其中仅 4.71%的牙根分叉开口下 2mm处宽度小于 0 .75mm。②上颌磨牙根柱凹陷发生率高于下颌磨牙 ( p <0 .0 5 ) ,且 89.41%的牙至少在一个面上从根柱凹陷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为零。结论 :根柱凹陷可能是造成根分叉病变的原因 ,并可能是导致牙周治疗效果欠佳的原因。  相似文献   
74.
Pirogoff三角是指颌下三角内的由舌下神经、下颌舌骨肌后缘和二腹肌后腹 (或中间腱 )共同围成 ,以舌骨舌肌为底的一个小的三角区。据Homze统计 ,Pirogoff三角的出现率为 5 8.2 % ,当舌下神经低于二腹肌中间腱上缘时 ,该三角即不存在[1] 。Pirogoff三角一直是舌动脉结扎最常选择的部位 ,鉴于它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 ,本文就该三角的解剖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一、Pirogoff三角的解剖1.Pirogoff三角的解剖边界及舌动脉的毗邻关系 :Pirogoff三角 ,也称为舌三角 ,此三角是以俄国解剖学家、外…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前、侧方入路显露颞下窝及邻近区域的优缺点。方法:选10例成人头部标本,模拟前、侧方入路分层解剖,对关键结构测量分析。结果:显露颞下窝的主要障碍是面神经,颧弓和下颌升支。前方入路能保留大部分结构的生理功能,完整显露颞下窝。而侧方入路受面神经的限制,只能局部显露。前方入路可通过处理上颌骨显露翼腭窝,侧方入路通过处理腮腺进入咽旁间隙。结论:前、侧方入路显露的侧重点不同,且各具优缺点。  相似文献   
76.
髁突解剖复位侧向螺钉技术治疗髁突矢状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暂留螺钉解剖复位、侧向拉力螺钉和定位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髁突矢状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4例5侧下颌髁突矢状骨折采用耳屏前切口,暂留螺钉作为支点,行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侧向拉力螺钉联合定位螺钉固定技术坚强内固定骨折,术后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平均追踪12个月.结果:全部病例治疗效果满意,下颌运动和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影像学检查提示骨折复位良好,髁突形态无异常.结论:暂留螺钉解剖复位、侧向拉力螺钉和定位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髁突矢状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省时、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7.
下颌切牙根管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下颌切牙根管的形态特征、数量及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X线片法拍下颌切牙唇舌向、近远中向X线片 ,观察根管形态、数量、长形下凹与多根管的关系 ,测量管壁厚度。结果 :下颌切牙根管壁的厚度依次为 :舌侧壁 >唇侧壁 >近远中壁 ,中、侧切牙的根管长度分别为 (12 .96± 6.46)mm和 (11.47± 6.3 2 )mm ;中、侧切牙双根管率分别为 3 5 .9%和 2 7.5 % ;多数存在长形下凹者为单根管。结论 :下颌切牙根管壁近远中向薄 ,双根管率高 ;长形下凹的存在与根管数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78.
切牙管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测量切牙管及邻近骨性结构 ,为切牙区种植体植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对 73例上颌骨标本的切牙管进行实体定量测量。结果 :(1)切牙管前壁与鼻底平面交角 :114 .80°±11.0 0° ;(2 )上前牙槽骨前壁与鼻底平面交角 :10 7.2 8°± 10 .75° ;(3 )切牙管长度 :男性为 (15 .63± 2 .18)mm ,女性为 (14 .5 9± 1.96)mm ;(4 )切牙管鼻腔开口宽径 :男性为 (4 .92± 1.46)mm ,女性为 (5 .73± 1.5 0 )mm ;切牙管口腔开口宽径 :男性为 (3 .2 3± 0 .60 )mm ,女性为 (3 .83± 0 .92 )mm。 (5 )在鼻底平面 ,切牙管前壁与上前牙槽骨前壁距离 :(6.15± 1.90 )mm。结论 :切牙管区种植体植入方向应与切牙管平行 ,与鼻底平面成约 115°角 ;切牙管前部牙槽骨较薄 ,宜植入直径为 4mm以下的种植体。  相似文献   
79.
下颌第二磨牙扇形根管的出现率与牙根形态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调查下颌第二磨牙扇形根管的出现率与牙根形态的关系。方法:通过进行根管治疗的202个下颌第二磨牙的临床检查,对其牙根形态和根管形态分类计数,调查扇形根管的出现率。结果:分叉根的扇形根管出现率为18.7%,平行根为35.5%,锥形根为76.3%。结论:近中根与远中根相距越近,扇形根管的出现率越高。  相似文献   
80.
胸锁乳突肌上段的血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胸锁乳突肌上段的血供情况,为临床应用胸锁乳突肌-耳大神经瓣或其它蒂在上的胸锁乳突肌瓣提供进一步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应用4例新鲜尸体标本,2例用于血管灌注,2例用于血管铸型,结合两种解剖学研究方法,对胸锁乳突肌上段进行解剖观察,了解其血管构筑情况.结果 胸锁乳突肌上段的血供来源为枕动脉和耳后动脉,且肌内有比较丰富的血管吻合.结论 应用胸锁乳突肌-耳大神经瓣或其它蒂在上的胸锁乳突肌瓣有着可靠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