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19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厚度计型和动态设定型AGC的统一性证明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控制算法表达式,控制系统框图和p-h图三方面,证明了厚度计型和动态设定型两种压力AGC的统一性,为轧机厚度控制系统确定AGC的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在低辊径?厚度比下,研究摩擦因数在宽展公式中的作用,摩擦因数对展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经过5组不同的铅轧实验,获得不同等级的摩擦因数。随着宽厚比、压下率和辊径?厚度比的改变,可以得到不同的名义摩擦因数并应用在相应的公式中。随后提出一个拟合公式,通过与232次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拟合得到的名义摩擦因数的误差低于12%。通过一定次数的自学习修正,该误差减少至2%以下。最终实现通过可以变化的名义摩擦因数对宽展进行更加精确的预测。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下使用名义摩擦因数,得到的宽展预测误差也小于2%。在实际生产中验证,得到了一个能够对宽展公式中摩擦因数进行设置的参考和解决方法,从而满足工业生产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冷轧带钢连续退火模拟实验机张力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轧带钢连续退火模拟实验机采用液压系统实现试样张力和电极位移的双闭环控制。根据设备的功能要求和控制效果的稳定性要求,设计开发出一套张力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实现了张力闭环和位移闭环之间的平稳过渡,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达到了冷轧带钢连续退火模拟实验机张力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74.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自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场情况介绍了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及硬件配置,并从过程自动化和基础自动化两个方面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和数学模型,其中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空冷模型、水冷模型、自学习模型和前馈控制模型以及反馈控制模型。现场实际应用表明,带钢全长的95.93%的卷取温度可控制在目标值的±15 ℃之内。  相似文献   
75.
根据压力AGC(Automatic Gauge Control)的控制原理,对BISRA式AGC和动态设定型AGC在阶跃轧制力扰动下调整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理想模型参数情况下各算法的收敛性和稳态误差;推导出压力AGC算法收敛的模型参数取值区间和模型参数取值对压力AGC控制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针对港陆1 250 mm热带轧机,通过对带钢凸度在机架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各机架的带钢入出口凸度范围,采用一种基于影响函数法的辊型曲线优化设计算法优化了现场辊型曲线,对优化后的辊型曲线进行了模拟计算和现场实际生产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辊型曲线改善了辊间压力的分布情况,降低了轧制末期工作辊边部对支撑辊的磨损,提高了支撑辊轧制质量。现场生产实验的带钢凸度介于40~60 μm,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7.
酸轧联合机组生产过程中,破鳞拉矫机在变规格、换辊后会出现张力设定精度低,导致伸长率控制精度低的情况,影响酸洗效果。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新的张力计算模型,并引入模型静态误差的概念,对破鳞拉矫机张力模型进行了优化改进。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破鳞拉矫机换辊后,首条带钢的张力设定精度偏差平均值由原来的4.477%降低到1.798%,明显提高了伸长率控制能力。并给出了张力模型静态误差的普遍求解方案,模型在线使用效果良好,适于工业推广。  相似文献   
78.
卜赫男  闫注文  张殿华  李旭  孙杰 《轧钢》2015,32(5):59-61
为了消除来料硬度波动对带钢厚度的影响,提高冷轧带钢厚度控制精度,建立了基于硬度辨识的冷连轧厚度控制模型,并在传统AGC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控制策略。离线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AGC与传统AGC相比,各机架出口厚度波动幅值明显减小,轧制过程更加稳定,而且板形偏差降低了5 IU。  相似文献   
79.
张浩宇  张殿华  孙杰  李旭 《轧钢》2013,30(6):50-55
五机架冷连轧机末机架采用轧制力闭环控制模式时,会出现4#机架负荷过大以及4#~5#机架间张力控制精度低等问题,继而对厚度控制精度造成影响。为了在保证末机架轧制力控制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厚度控制精度,提出了末机架厚度控制优化策略。通过建立动态轧制力补偿控制器与动态负荷平衡控制器,补偿了速度调节对张力以及厚度控制的影响,并实现了各机架的负荷分配的平衡。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在实现末机架高精度轧制力控制的同时,优化了4#机架负荷,且成品厚度控制精度均远优于±1%。该优化策略满足了冷连轧厚度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0.
彭文  姬亚锋  李影  张殿华  张力  孙建民 《轧钢》2013,30(5):44-45
针对热连轧窄带钢生产中由于精轧区轧区长度长、传统控制方式导致轧制节奏慢的问题,通过对两级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置双存储区,优化轧制规程发送时序和速度算法,解决了两块钢同时轧制的问题。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620mm热连轧生产线据此改进后,小时产量由原先的55块提高到了72块,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