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察2种复合型皮肤消毒剂(复合碘和安尔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受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复合碘组)、实验组B(安尔碘组)和对照组(碘酊组)各40例;实验组A和实验组B采用一步完成皮肤擦拭消毒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两步完成皮肤擦拭消毒法,采样与检测方法按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执行.结果 复合碘组、安尔碘组和碘酊组杀灭率分别为(95.44±9.45)%、(95.29±7.21)%和(96.24±11.12)%;复合碘、安尔碘和碘酊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7.50%、95.00%和97.50%,3组的杀灭率和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碘组、安尔碘组的1次消毒操作时间分别与碘酊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种复合型皮肤消毒剂(复合碘、安尔碘)的消毒效果均确切,与传统的碘酊、乙醇消毒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操作简便,消毒操作时间短,省时、省力、安全、实用,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采用1.5T MR仪对正常成人臂丛神经进行DTI及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的可行性及其量化特征。方法 34名健康志愿者接受DTI及DTT,测量C5~8双侧臂丛神经FA值、ADC值,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分别测量b值为700、9001、100 s/mm2时右侧C6神经根平均纤维束长度、纤维束所占体素及图像SNR。结果 34名健康志愿者中32名DTI及DTT成功。C5~8神经根平均FA值及ADC值依次为:0.46±0.03和(1.16±0.15)×10-3mm2/s、0.45±0.04和(1.13±0.19)×10-3mm2/s、0.44±0.04和(1.18±0.19)×10-3mm2/s、0.39±0.05和(1.26±0.18)×10-3mm2/s。b=900 s/mm2时,右侧C6神经根平均纤维长度、纤维束所占体素最大。b=700 s/mm2时,SNR最大(18.28±7.38);b=900 s/mm2时,SNR是最大SNR的93%。结论采用1.5T临床型MR机b值为900 s/mm2时,能成功完成正常臂丛神经DTI及DTT,清晰显示臂丛神经纤维束的FA值和结构。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90)。2组均行PICC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风险管理,对照组患儿未采用风险管理,对2组患儿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风险事件总发生例数为2例,总发生率为2.2%,对照组患儿的风险事件总发生例数为14例,总发生率为15.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这对于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纵向弛豫时间、弥散张量成像和波谱在评价兔失神经靶肌肉退变及再生的价值。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模型组(32只,白兔右后肢制作失神经支配骨骼肌退变及再生模型,左侧为假手术侧)和对照组(4只),所有白兔分别于术后1 d、3 d,1、2、3、4、6、8周对靶肌肉进行T2图、弥散张量成像和波谱及病理检查,每时间点4只,测量不同时间点T2值、弥散张量参数、波谱参数及病理学变化特点。结果 32只兔造模成功,术后第1天,失神经靶肌肉波谱areaTMA、areacr、HighTMA、Highcr开始上升,弥散张量参数λ∥值、λ⊥值及FA值开始下降,以λ∥值最显著,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上靶肌肉肌纤维间质出现水肿;3 d~4周,areaTMA、areacr、HighTMA、Highcr继续上升,λ∥值、λ⊥值及FA值继续下降,T2值开始轻度延长,T2值、大部分波谱及弥散张量参数在4周时到达峰值;而病理上则有血管扩张、充血淤血、渗出、肌纤维灶性萎缩、肌肉间隙增宽的出现;6~8周,上述指标均缓慢恢复,相对应病理改变逐渐减轻。经LSD法进行组间对比,T2值、FA值、λ∥、λ⊥及areaTMA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的分别为3 d~8周,1 d~6周,1~6周,1~6周及3 d~2周(P<0.05)。结论 MR T2值、弥散张量和波谱均能有效评价失神经靶肌肉退变及再生的情况,三者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失神经靶肌肉的病理学变化趋势相一致,λ∥值是所有指标中最敏感的指标,敏感度比较从高到低依次是弥散张量成像、波谱、T2值。  相似文献   
65.
笔者报道防范护理纠纷的措施及体会.认为从细微之处做起,加强护理管理及护士的全方位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制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加强投诉反馈机制是主动防范护理纠纷的主要措施.从而加强护士工作责任感和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大大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6.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软件建设的重要部分,对医院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重点从领导体制与监督体制的建立和医院文化建设的策划与实施两大方面对医院文化建设提出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纵膈少见恶性肿瘤的CT及PET/CT表现,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纵膈少见恶性肿瘤28例,28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一周内行18-FDG-PET/CT检查.结果 28例中,男24 例,女4例,平均年龄42岁.包括胸腺癌9例,上皮来源性恶性肿瘤9例,生殖源性肿瘤7例,恶性孤立性纤...  相似文献   
68.
食品中副溶血弧菌血清学分型与分子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7~2010年监测食品中副溶血弧菌存在的优势血清型与基因型之间的相似性,初步建立深圳市食源性副溶血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监测网络。方法选择2007~2010年监测食品中分离出来的副溶血弧菌主要血清群(O1-O4)55株,基因组DNA经Sfi1酶切,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获得图谱,利用BioNumerics分析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相似性在90%以上的有15株,其中有9株相似性为100%,分别是2株O2:K28;1株O1:KUT与1株O4:K42;5株O3:K6,其余菌株谱型差异较大。结论监测食品中分离的副溶血弧菌PFGE型别多,且相互之间关系分散。PFGE分子分型监测网络的建立,有助于食源性疾病发生时的主动监测,爆发调查和传染源追踪。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5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3例,对照组治愈16例;观察组平均痊愈时间9d,对照组平均痊愈时间11d;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6.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氟尿嘧啶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鲜马铃薯薄片外敷治疗静脉滴注氟尿嘧啶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64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采用新鲜马铃薯洗清洁后纵切薄片,厚约2 mm外敷治疗.对照组选用50%硫酸镁纱布条湿敷治疗.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χ2=9.78,P<0.005,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新鲜马铃薯具有消炎解毒、止痛、缓解痉挛,促进细胞再生,是治疗氟尿嘧啶化疗引起静脉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