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61.
眼组织的化学性碱灼伤在临床上偶可见到,多由于碱性物质如石灰、氨水及氢氧化钠等不慎误于眼内而引起眼组织的灼烧,碱性物对眼的破坏性和灼伤力很强,进入眼内与角膜接触后很快渗透到细胞内造成坏死,并可继续渗透进入角膜深层及球内组织,对眼起到进行性的破坏作用.故必须把握时机,争分夺妙地进行冲洗救治,如延误时机和处理不当,将会造成视功能不可逆的损害,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终生痛苦.笔者所在医院从2002~2004年以来共收治化学性碱灼伤患者8例13眼,由于治疗及时得当,疗效颇好,现将急救处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在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的治疗中,选择对前列腺组织及其分泌物具有优良药动学性质的抗菌剂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氟喹诺酮在治疗前列腺炎中的作用,简述了药物对前列腺渗透作用的理论背景,强调了离子障现象以及两性离子性氟喹诺酮跨膜(其两侧存在pH梯度)的非离子扩散作用.还强调了测定药物在人体(对象主要为健康志愿者)前列腺液中的浓度时必须在排除或至少可识别可能存在的尿污染的条件下进行.分析若干氟喹诺酮在前列腺液、精液以及前列腺组织中的浓度,可见不同品种的血药浓度以及对这些部位的渗透性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虽然人们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氟喹诺酮对这些前列腺腔隙的渗透及其作用的有关机制仍知之不多.尽管如此,仍然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氟喹诺酮在前列腺感染部位所能达到的浓度足以治疗由敏感致病菌引起的CBP和精囊炎.  相似文献   
63.
氟喹诺酮在治疗厌氧菌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氟喹诺酮类问世以来,人们从未停止用这类药物治疗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的可行性研究.虽然新氟喹诺酮类对厌氧菌的体外活性已经得到改善,但目前临床上尚未确定其相应的敏感性临界值.药效学分析和新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新氟喹诺酮类在临床上可以被用于治疗几类由需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咬伤、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内感染和盆腔感染等.但在实施喹诺酮疗法期间可能出现二次感染(如艰难梭菌性腹泄),也可能导致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增加.此外,随着氟喹诺酮类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拟杆菌属的耐药性也随之不断增加.因此,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日益严重,应该对新氟喹诺酮类治疗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的可行性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4.
基于靶蛋白结构的CDK2小分子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活性的精确调控对细胞的增殖和转录至关重要,对于一些增殖性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失控与CDKs活性异常密切相关。对CDK2蛋白结构的认识,特别是一些抑制剂与CDK2复合物的晶体学认识,极大的推动了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和开发。本文对一些骨架相异的有临床开发价值的小分子抑制剂与CDK2激酶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解析,对激酶的各结合区特征做了归纳,进而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65.
代礼黔  朱力  王菊仙 《四川医学》2000,21(7):632-633
我院耳鼻喉科 1993年 6月到 1999年 3月 7例运用清创固定术加碘伏涂擦治疗耳鼻化脓性软骨膜炎 ,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 7耳 ,男 6例 ,女 1例 ,年龄30~ 60岁。患处多在耳甲艇及三角窝 ,少数位于耳舟及耳甲腔 ,表现后耳廓明显肿胀、压痛。院外均有全身用药史。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 7例患者均脓肿形成 ,行脓肿切开引流 ,脓液送细菌培养 ,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 2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副大肠杆菌各 1例 ,其余 3例无细菌生长 ,脓腔先以 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在脓腔周围行局麻后 ,沿脓腔周围 1.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