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60篇
  免费   832篇
  国内免费   482篇
医药卫生   34874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521篇
  2019年   529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545篇
  2015年   698篇
  2014年   1417篇
  2013年   1341篇
  2012年   1686篇
  2011年   1931篇
  2010年   1827篇
  2009年   1765篇
  2008年   1972篇
  2007年   1889篇
  2006年   1787篇
  2005年   1755篇
  2004年   1637篇
  2003年   1589篇
  2002年   1299篇
  2001年   1258篇
  2000年   939篇
  1999年   859篇
  1998年   811篇
  1997年   771篇
  1996年   739篇
  1995年   750篇
  1994年   634篇
  1993年   526篇
  1992年   396篇
  1991年   393篇
  1990年   342篇
  1989年   327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临床医学工程》2016,(7):863-864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及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并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分为左心室肥厚组(52例,LVH组)和无左心室肥厚组(56例,对照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仪监测患者24 h心电图情况以及其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分析左心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 LVH组LVPW、LA、IVS均显著厚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H组室性期前收缩级别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VS、LVDd和年龄均为室性期前收缩级别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中有所增加,但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86例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5月,均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检查结果 .结果 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检出人数与常规心电图检出情况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能较好检查出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情况,便于医师及时给予药物干预治疗,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动态心电图中频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以2017年12月-2019年5月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我院在此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患者所患疾病的差异,将其分为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每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实施检验后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检验,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之间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冠状狭窄程度、室速R-ON-T、多源性与单形性之间的差异较大(P<0.05).结论 在对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的过程中,通过患者心率失常指标的反馈,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患者的临床情况,将患者心肌缺血性改变情况准确的反应出来,从而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展开治疗,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9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4例CHF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A、B两组各52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胺碘酮,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对比两组治疗前后LVEDd、LVESd、LVEF、HR、CI和NT-pro BNP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治疗后LVEDd、LVESd水平低于A组,LVEF水平高于A组(P0.05);B组治疗后HR、CI、NT-proBNP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CHF并发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65.
<正>患者,男,57岁,因"阵发性心悸1年余加重3 d"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表现突发突止,发作时伴有胸闷、乏力,持续1 h左右可自行缓解。3 d前患者过度劳累后出现心悸、胸闷,休息后不能自行缓解,遂就诊于我院急诊。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炎病史,无家族性心脏病史。心电图:室性心动过速,行电复律后恢复窦性心律。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双肺呼吸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自愿接受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开展临床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为两组,60例/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利多卡因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方式,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心律失常发生频率及不良反应状况等因素,分析其临床差异,继而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风险,缓解心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并分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安全性以及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心内科观察室收治的94例急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单药胺碘酮治疗,研究组49例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方案治疗,给药前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密切监测两组心电图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数据变化情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持续记录观察数据,分析两组心率失常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症状环节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患者治疗效果持续观测,研究组患者情况得到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15例,未缓解3例,有效率为93.62%。其中出现不良反应3例,占比6.38%。对照组患者情况得到完全缓20例,部分缓解10例,未缓解17例,有效率为63.83%。出现不良反应7例,占比14.89%。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在治疗有效率、症状环节时间长短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效果,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并提高治疗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接受起搏器植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79例作研究对象,予以24 h动态心电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就2种诊断方法对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本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共79例,24 h动态心电图对本组患者术后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是98.73%,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心律失常检出率89.87%(P <0.05);②24 h动态心电图对上述心律失常类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100.00%、100.00%、94.12%、100.00、100.00%,均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85.71%、92.31%、76.47%/83.33%、81.25%,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运用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9.
目的讨论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2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预后相关症状恢复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心率(86.04±16.91)次/min、收缩压(104.21±14.17)mm Hg(1 mm Hg=0.133 kPa)和舒张压(72.02±12.30)mm Hg低于对照组的(96.79±18.33)次/min、(113.20±15.01)mm Hg、(82.77±11.9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不安、心前区不适、心悸和胸闷占比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均在进行处理后有所缓解,并且治疗期间均未停止用药。结论采用伊伐布雷定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恢复时间,改善临床症状且不会产生明显不良反应,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0.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MS)技术,对稳心颗粒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水(含体积比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电喷雾电离源,正/负离子双模式检测,通过UPLC/Q-TOF MS/MS所得到的化合物分子量以及MS/MS碰撞解离碎片,结合文献报道,对稳心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结合文献报道和一级MS、二级MS/MS高分辨质谱数据,对其中68个化合物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显示,稳心颗粒成分以糖类、皂苷类、黄酮类为主,其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丰度较高。[结论] UPLC/Q-TOF MS/MS技术是鉴定中药复方成分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首次利用该技术对稳心颗粒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阐明该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