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9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与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测定349例糖尿病患者和3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糖化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糖尿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直径狭窄是否超过70%分为冠状动脉非显著狭窄组(n=166)和显著狭窄组(n=183)。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判断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组血清糖化白蛋白浓度显著高于非显著狭窄组和对照组(P<0.01)。血清糖化白蛋白浓度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呈显著相关(r=0.19,P<0.01)。但冠状动脉非显著狭窄组和显著狭窄组之间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无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男性、血清糖化白蛋白浓度、脂蛋白(a)和高血压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白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及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是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估年轻冠心病患者(<45岁)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术的长期疗效。方法选65例年龄<45岁的患者接受冠脉内支架术治疗(年轻组),随机同期选取65例年龄>45岁行冠脉内支架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冠脉病变、介入治疗及3年临床随访情况。结果年轻组患者心梗68%比对照组35%多见,P<0.05;单支冠脉病变患者明显增多(83%比57%,P=0.001);介入治疗后达到完全血运重建者增多(95%比78%,P=0.004)。平均随访87±13月,年轻组患者再发胸痛及再次住院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5%和17%,P=0.02,28%和14%,P=0.05),新生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和9%,P=0.03;35%和17%,P=0.02)。结论年轻患者冠脉裸支架术完全血运重建率高,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主要由新生冠脉病变引起。冠脉支架植入术可作为年轻冠心病患者的可选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3.
目的:前瞻性评价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室功能及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将145例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比较2组基础临床情况、冠脉造影和PCI结果、住院期及术后第90天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发生率。结果:2组基础临床情况、冠脉造影及PCI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住院期的EDV、ESV、LVEF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P>0.05[(134±28)ml∶(146±46)ml]、P<0.05[(67±17)ml∶(81±36)ml]、P<0.05[(49±7)∶(45±9)%];术后第90天的EDV、ESV、LVEF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P>0.05[(147±31)∶(158±62)ml]、P<0.05[(61±20)∶(79±41)ml]、P<0.01[(58±8)∶(51±9)%]。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及术后第90天MA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分别为5.5%∶15.3%及6.8%∶1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替罗非班治疗(OR=0.76,P<0.05)、年龄<65岁(OR=0.83,P<0.01)、住院期LVEF≥0.5(OR=0.49,P<0.05)是降低术后MACE发生率的主要决定因素。结论: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能显著改善住院期和术后左室收缩功能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4.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对无再流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直接支架术对术后无再流的影响。方法 包括 12 7例接受冠脉内直接支架术的患者 (直接支架组 )和一般情况匹配的 12 7例球囊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 (常规支架组 ) ,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即刻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直接支架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较轻 (82 %± 6 %和 87%± 11% ,P <0 0 5 ) ,支架置入术最终扩张压力明显增高 [(15± 5 )atm和 (12± 3)atm ,P <0 0 5 ],11例 (8 7% )支架置入后发生无血流现象 [常规支架组18例 (14 2 % ) ,P =0 17]。随访期两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无血流组患者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 (4 8%和 8% ,P =0 0 0 1)。结论 冠脉内直接支架或常规支架术对术后无血流现象发生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初次冠脉支架术后发生无血流现象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5.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2014年6月23日上午9:07因剧烈胸痛伴呼吸困难、大汗淋漓90 min来院急诊。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和既往心血管疾病史,有吸烟史30余年。查体:一般状态可,对答切题,心率76次/min,窦性心律,血压96/58 mm Hg(1 mm Hg=0.133 k Pa),两肺少量湿啰音,未见颈静脉怒张及下肢浮肿。心电图示:V1~V6、Ⅰ、a VL导联ST  相似文献   
66.
老年女性冠心病与血清性激素和尿酸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老年女性冠心病与血清性激素和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  115例绝经后女性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 (6 0例 )和对照组 (5 5例 ) ,比较两组血清性激素和尿酸水平及其与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应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但两组雌二醇、孕激素及雄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 ,老年女性冠心病发病与年龄、血清尿酸及糖尿病显著相关。 3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尿酸浓度显著高于单支及 2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结论 血清尿酸升高是老年女性冠心病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 ,并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而性激素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前瞻性评价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肌钙蛋白I、酶性心肌梗死面积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83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介入治疗结果、急诊PCI术前和术后血清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肌钙蛋白I、酶性心肌梗死面积、住院期和术后180天左心室射血分数及MACE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基础临床情况、介入治疗结果及术前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肌钙蛋白I水平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急诊PCI术后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峰值(P<0.01)和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均值(P<0.01)、肌钙蛋白I峰值(P=0.01)和肌钙蛋白I均值(P<0.05)、酶性心肌梗死面积(P<0.05)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期及术后180天左心室射血分数(P<0.05~0.01)明显增加,MACE发生率(P<0.05)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替罗非班治疗是降低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180天MACE发生率的独立决定因素(OR=0.39,P<0.01).替罗非班组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显著降低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肌钙蛋白I峰值和均值,明显缩小酶性心肌梗死面积,并显著改善住院期及术后180天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8.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预后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性别因素对冠心病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近期结果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682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 ,其中男性 543例 ,女性 13 9例。比较二者支架术近期结果及远期随访。结果 :男、女两组支架术成功率 (95.8%和 97.1% ,P=0 .464)相似 ,但女性手术并发症较男性显著增多 (5.0 %和0 .9% ,P=0 .0 0 3 )。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是手术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 (RR 4.86,95% CI 1.2 9~ 18.4,P=0 .0 2 0 )。随访 16± 8月 ,随访率为 94.8%。随访期内 ,男、女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 (2 1.4%和 2 2 .3 % )、病死率 (4.6%和 4.6% )及造影再狭窄率 (13 .1%和 14 .6% )差异均无显著性 (均 P>0 .0 5) ,多因素分析显示 ,性别不是冠脉内支架术后远期心脏事件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性别对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远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但女性患者手术并发症率高  相似文献   
69.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期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置入术后期死亡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方法 :747例冠心病患者完成选择性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并得到随访。记录患者随访期内死亡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 (19 0± 7 8)个月 (6~ 42个月 )。随访期内 ,病死 43例 (5 8% ) ,其中心血管病死亡 2 7例 (3 6% ) :猝死 12例 ,心肌梗死 6例 ,心力衰竭 4例 ,卒中 2例 ,休克 1例 ,外科血运重建失败死亡 2例。多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 80岁〔风险比值 (OR) =3 0 5 ,95 %可信限 (95 %CI) 1 2 7~ 7 3 4,P =0 0 13 )、血清肌酐升高 (OR =2 79,95 %CI 1 44~ 5 40 ,P =0 0 0 2 )、糖尿病 (OR =2 91,95 %CI 1 48~ 5 71,P =0 0 0 2 )和心肌梗死 (OR =1 2 7,95 %CI 1 0 2~ 1 5 8,P =0 0 3 5 )为后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猝死是选择性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期心血管死亡的主要原因 ,年龄≥ 80岁、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心肌梗死是后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术前全面评价和术后积极治疗对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冠状动脉支架20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例冠状动脉支架(Gianturco-Roubin支架)均植入成功,1例左前降支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时急性阻塞而行支架术,患者于术后3小时出现-过性胸前导联病理性Q波,其余各例无冠状动脉内支架急怀或亚急性血栓性阻塞并发症.因此,用Gianturco-Roubin支架在处理PTCA并发冠状动脉急性阴塞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