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46篇
  免费   1104篇
  国内免费   1365篇
医药卫生   19015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482篇
  2014年   635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981篇
  2011年   1167篇
  2010年   1039篇
  2009年   1174篇
  2008年   1244篇
  2007年   1207篇
  2006年   1093篇
  2005年   1210篇
  2004年   1058篇
  2003年   847篇
  2002年   765篇
  2001年   674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395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目的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TM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通透性变化和细胞骨架相关蛋白表达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UVECs为实验对象,将细胞随机分6组:正常对照组, LPS组(1μg/mL LPS), TMP低、中、高剂量防治组(60μg/mL TMP+1μg/mL LPS、120μg/mL TMP+1μg/mL LPS、240μg/mL TMP+1μg/mL LPS), 纯TMP组(240μg/mL TMP)。Transwell小室内建立内皮细胞通透性模型;细胞电压电阻仪测定各组细胞跨内皮细胞电阻值(TEER);FITC-葡聚糖法检测各组细胞通透性变化,Pull-Down实验拉下Rac1-GTPase活性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Rac1-GTPase、Rac1、LIMK1和p-LIMK1的蛋白表达。结果3组不同浓度的TMP均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EER降低以及降低LPS导致的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增加(P < 0.05~P < 0.01);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TMP可以有效抑制LPS诱导的HUVECs中的Rac1-GTPase、p-LIMK1、Rac1、LIMK1表达(P < 0.05~P < 0.01)。结论TMP可以有效抑制LPS诱导的HUVECs通透性升高,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Rac1/LIMK1信号通路中Rac1-GTPase活性蛋白、LIMK1磷酸化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miR-503-5p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黏附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分为NC组、IL-1β组、IL-1β+anti-miR-con组及IL-1β+anti-miR-503-5p组。分别采用噻唑蓝(MTT)法、黏附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HUVECs增殖、黏附、凋亡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IL-1β组HUVECs细胞活力、迁移细胞数显著降低,细胞黏附数、凋亡率、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 0.01)。与IL-1β+anti-miR-con组比较,IL-1β+anti-miR-503-5p组HUVECs细胞活力、迁移细胞数显著升高,细胞黏附数、凋亡率、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 0.01)。结论抑制miR-503-5p表达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细胞黏附和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CAM-1和VCA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究丹参多酚酸对脑梗死大鼠神经血管微循环及缺血侧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10 mg/kg组和丹参多酚酸低、高剂量组(10、25 mg/kg)。制备大鼠中动脉缺血模型,通过神经功能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以及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检测脑血流量,鉴定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各组大鼠按照分组进行给药,尼莫地平组ig尼莫地平10 mg/kg,丹参多酚酸组ip 10、25 mg/k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连续治疗7 d,1次/d。取脑组织分别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伊文思蓝含量测定评估血、脑、脊液屏障结构完整性,免疫荧光染色测量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丹参多酚酸25 mg/kg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占比明显减低,脑血流量明显增加(P<0.05);且缺血侧CD31相对表达明显减少;伊文思蓝含量以及VEGF与Ang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能够明显促进神经血管微循环重构,加速缺血区血流恢复,最终减轻缺血性卒中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VEGF与Ang1蛋白表达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岩大戟内酯B(jolkinolide B,JB)刺激MCF-7条件培养基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并分析岩大戟内酯B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25,55,85 mg·L~(-1)岩大戟内酯B刺激MCF-7人乳腺癌细胞为JB刺激组,正常培养的MCF-7细胞为MCF-7组。获得25,55,85 mg·L~(-1)JB刺激的MCF-7细胞上清液为相应浓度的条件培养基。利用各组条件培养基分别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为25,55,85 mg·L~(-1)JB组,正常培养的HUVEC为非条件培养基组。分别用噻唑蓝(MTT)比色法,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小室迁移实验观察25,55,85 mg·L~(-1)JB组HUVEC增殖、凋亡、迁移的变化;并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JB对MCF-7细胞的作用机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各组条件培养基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25,55,85 mg·L~(-1)JB组HUVEC细胞凋亡数目逐渐升高(P0.01),HUVEC增殖显著降低(P0.01);25,55,85 mg·L~(-1)JB组HUVEC细胞划痕面积闭合率和细胞迁移率较非条件培养基组均显著降低(P0.01)。与MCF-7比较,25,55,85 mg·L~(-1)JB均能够明显抑制MSC-7细胞蛋白激酶B/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STAT3/m TOR)信号通路表达,下调MCF-7细胞表达的VEGF因子。结论:岩大戟内酯B通过抑制Akt/STAT3/m TOR信号通路下调MCF-7细胞旁分泌VEGF,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或迁移活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丹瓜方对高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症标志物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GK自发性糖尿病鼠40只,以高脂饲养联合代谢抑制丙基巯氧嘧啶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塑造高脂糖尿病动脉硬化模型。将糖尿病成模鼠按体重分层、再按血糖由高至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丹瓜方组[8 m L/(kg·d)]、二甲双胍组[150 mg/(kg·d)]、辛伐他汀组[2 mg/(kg·d)]、模型组[无菌水,8 m L/(kg·d)],每组10只。另取同龄、体重可比Wistar大鼠10只作为正常组并饲以常规饲料。灌胃给药,每日1次,干预24周。检测炎性标志物hs-CRP、IL-6及血管内皮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e NO)、内皮素1(ET-1)及TNF-α及其m RNA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及其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空腹血糖、Hb A1c、TC、LDL-C、hs-CRP及TNF-α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P0.01),TNF-α、v WF免疫组化阳性率及TNF-αm 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FBG、TC、LDL-C降低,二甲双胍组hs-CRP及TNF-α水平降低,NO水平及v WF m RNA表达升高(P0.05,P0.01),丹瓜方组Hb A1c、TG、hs-CRP、TNF-α及TNF-α免疫组化阳性率降低,NO水平升高(P0.05,P0.01),辛伐他汀组TNF-α免疫组化阳性率降低,3组TNF-αm RNA的表达降低(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丹瓜方组TC、LDL-C降低(P0.01)。结论丹瓜方对合并高血脂的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鼠的部分血管炎性标志物具有多层次干预作用,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及通心络的干预作用。 方法 制备3种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正常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N-CM),同型半胱氨酸诱导损伤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CM)和通心络干预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T-CM)。将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M组、T-CM组及H-CM组,采用相应培养液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JC-1试剂盒测定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 C)和钙网蛋白(CRT)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CM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细胞上清液cTnT含量、MMP水平、CRT及Cyt C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N-CM组比较,H-CM组细胞皱缩,细胞边缘模糊,有大量坏死细胞漂浮,细胞上清液cTnT含量、CRT及Cyt C蛋白表达升高,MMP水平降低(P<0.01);与H-CM组比较,T-CM组细胞无明显皱缩,细胞边缘较清楚,坏死漂浮细胞减少,细胞上清液cTnT含量、CRT及Cyt C蛋白表达降低,MMP水平升高(P<0.05, P<0.01)。结论 受损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可损伤心肌细胞,其损伤机制可能与CRT介导的线粒体功能受损有关,通心络可抑制该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紫草素(shikonin)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高糖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高糖+低浓度紫草素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33mmol/L,紫草素浓度为0.1μmol/L)、高糖+中浓度紫草素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紫草素浓度为1μmol/L)和高糖+高浓度紫草素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紫草素浓度为10μmol/L)。各组细胞经相应处理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此外,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水平,以反映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信号通路的活性。结果:相较于高糖组,紫草素处理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逆转高糖所致的内皮细胞活力降低及凋亡率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浓度葡萄糖可升高内皮细胞中MDA和ROS的含量,同时降低SOD和GSH-Px的活性;相较于高糖组,给予紫草素干预后,细胞内MDA和ROS的含量降低,SOD和GSH-Px的活性升高。此外,高糖可致内皮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HO-1及核内Nrf2蛋白表达的增加;与高糖组相比,给予紫草素干预后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HO-1和核内Nrf2的表达部分下降。结论:紫草素可显著改善高糖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并降低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LINC01116的表达及其在炎症分子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三气培养箱模拟缺氧环境(1%O_2),常氧对照组细胞于普通培养箱(21%O_2)中常规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INC01116及各炎症分子的m 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蛋白水平,并用葡萄糖转运体-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的转录表达水平反映HIF-1的转录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NF-κB)活性亚基p65在细胞中的分布,并计算p65入核的细胞比例。结果 q RT-PCR的结果显示,缺氧条件下,LINC01116在HUVEC中持续高表达,与常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DMOG)和去铁酰胺(DFX)处理后,常氧培养HUVEC中HIF-1α蛋白表达和GLUT-1的转录表达增加,LINC01116表达增高,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YC-1和小干扰RNA处理后,缺氧培养HUVEC中HIF-1α蛋白表达和GLUT-1的转录表达下降,LINC01116的表达显著下降,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氧24 h时,HUVEC中炎症分子TNF-α、IL-1β、ICAM、E-SELECTIN的m RNA水平增加,干扰LINC01116表达后,上述炎症分子的m 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的实验显示,缺氧24 h后,细胞核内p65的分布增加,而干扰LINC01116表达后,p65入核的细胞比例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通过HIF-1途径诱导血管内皮细胞LINC01116的表达增加;LINC01116可以通过调控p65入核,调节内皮细胞炎症分子的表达,参与介导缺氧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3种不同磁性纳米颗粒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细胞间连接的影响,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将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磁性纳米颗粒暴露组。利用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对纳米颗粒的粒径和电势进行表征;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通过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2',7'-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DCFH-DA)荧光探针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ROS水平;利用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内皮细胞对磁性纳米颗粒的摄取。对细胞表面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间连接,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VE-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磁性纳米颗粒能诱导内皮细胞内ROS水平上升,降低VE-cadherin表达水平,细胞间缝隙增大。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处理可使ROS水平下降并减少细胞缝隙。由于组分、表面修饰、尺寸等因素不同,磁性纳米颗粒对内皮细胞活性、ROS水平及VE-cadherin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不同磁性纳米颗粒对内皮细胞活性氧和细胞间连接的影响不同;在实验所采用的低剂量暴露下可影响内皮细胞连接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sEPCR、VEGF、MVD、KDR在早发型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入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测定入组对象胎盘组织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微血管密度(MVD)、含有激酶插入区的受体(KDR)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lt-1)水平,同时比较子痫前期病情轻度、中重度患者上述指标,分析PE患者sEPCR、VEGF、MVD、KDR及sFlt-1的相关性,评价上述指标联合诊断PE的效能.结果 早发型组胎盘组织VEGF(30.25 ±1.87)%、MVD(37.11 ±1.54)条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sEPCR(156.34±1.25) ng/mL、KDR(70.34±1.38)%、sFlt-1 (80.32±1.67)%较对照组升高(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VEGF(30.18±1.30)%、MVD(36.20±1.31)条与轻度组比较明显降低,而sEPCR(154.22±1.05)%、KDR(71.20±1.66)%、sFlt-1 (81.11±1.56)升高(P<0.05);sEPCR、VEGF、MVD、KDR联合诊断早发型PE患者灵敏度为98.05%,特异性为93.11%,准确度为96.20%,均高于上述指标单项诊断;相关分析显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VEGF、MVD与sFlt-1呈负相关(P<0.05).结论 sEPCR、VEGF、MVD、KDR在早发型子痫前期胎盘中呈异常表达,随病情加重VEGF、MVD表达降低,sEPCR、KDR表达增多,其中VEGF、MVD表达水平与sFlt-1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