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尿液中唾液酸何岳文,黄覆成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检验科210009张爱宏江苏射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224300唾液酸(Sialicacid,SA),是神经氨酸(NeuraminieacidNA)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人体内唾液酸仅是N-乙...  相似文献   
52.
本文报告经临床确诊为糖尿病足病人47例,其中非肢端坏疽组24例,肢端坏疽组23例,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动,静脉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2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目的探索其发病的血管方面因素,观察结果表明,糖尿病足病人的下肢血管病变,主要为膝关节部位以下动脉(包括胫后及足背动脉等)硬化,动脉狭窄闭塞是导致肢端缺血,坏疽的主要病因,严重者还可出现胫后静脉血流淤滞,阻塞等变化,作者认为这种检查方法,可帮助临床判断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对确定治疗方案和治疗后的随访观察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瞬时波强负向波面积(NA)与脉象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颈动脉瞬时波强负向波面积(NA)及桡动脉脉象各参数,分析WI技术用于脉象研究的可行性探讨脉象研究的新思路。方法应用ALOKA公司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DDMX-100脉象仪对53例正常人颈动脉瞬时波强负向波面积和桡动脉脉象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NA与h_3/h_1呈正相关(r=0.375,P0.01),与h_4/h_1呈正相关(r=0.361,P0.01),与t_4呈正相关(r=0.309,P0.05),与h_5呈负相关(r=-0.349,P0.05),与h_5/h_1呈负相关(r=-0.330,P0.05),与h_1/t_1呈负相关(r=-0.294,P0.05)。NA与h_1、h_3、h_4、t_1、t_5、t、t_5/t_4、As Ad无相关性。结论将WI技术应用于脉象研究,具有可行性,能为中医脉象的研究拓展新思路。应用脉图技术定量检测心血管功能具有科学性、可能性。  相似文献   
54.
瞬时加速度波强W_1与脉象时域分析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动脉瞬时波强W_1与脉象时域分析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3例正常人,应用ALOKA公司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颈动脉瞬时波强W_1检测,应用DDMX-100脉象仪进行桡动脉脉象时域分析参数检测,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W_1与h_1呈正相关r=0.401,P0.01);W_1与h_1/t_1呈正相关(r=0.482,P0.01);Wd_1与h_1呈正相关r=0.293,P0.05);Wd_1与h_1/t_1呈正相关(r=0.305,P0.05)。结论瞬时波强作为一项研究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新技术,有望为脉象研究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5.
瞬时波强技术中R-W1时相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通过R-W1时相分析,期望有助于该项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1)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应用Aloka Prosound 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6例健康人R-W1时相进行检测.结果左右颈总动脉、右肱动脉的R-W1时间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颈总动脉压力波传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肱动脉压力波传导时间与左右颈总动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颈总动脉W1起点一顶点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肱动脉与左右颈总动脉W1起点-顶点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献报道的"R-W1约等于射血前期"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时间段,分别为左室等容收缩期时间、压力波传导时间和W1起点-顶点时间.临床上用R-W1判断病变时需要考虑压力波传导时间的因素.射血前期应该是心电图上R波顶点到W1起点的时间,而不应包含W1起点到顶点的时间.  相似文献   
56.
瞬时波强颈动脉W1~W2与左心室射血时间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确定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I)的瞬时加速度波强(W1)顶点至瞬时减速度波强(W2)顶点的时相,即W1~W2.方法 应用Aloka Prosound 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6例正常人主动脉口多普勒流速曲线的射血时间及左右颈总动脉的W1~W2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主动脉射血时间的标化值与左、右颈总动脉W1起点至W2顶点时间的标化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时间标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W1起点至W2顶点的时间为射血时间.W1曲线的起点应为心脏射血期的开始,W2顶点为射血结束时间.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通过对瞬时加速度波强(W1)与Tei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探讨瞬时波强(WI)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rosound a10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6例正常人左右颈总动脉W1的强度(W1的最高点)与Tei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66例正常人左右领总动脉W1(压力)之间呈正相关(P<0.01);左右颈总动脉W1(管径)之间呈正相关(P<0.01).左右颈总动脉W1(压力)与Tel指数呈负相关(P<0.05);左右颈总动脉W1(管径)与Tei指数呈负相关(P<0.01).左右颈总动脉W1(压力)均值与Tel指数呈负相关(P<0.05);左右颈总动脉W1(管径)均值与Tei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 W1与Tei指数负相关,可作为判断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58.
目的:配合国家攻关课题——高血压人群普查的课题实施,形成以临床超声影像数据收集、统计、分析为一体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方法:采用Foxpro关系型数据库技术、设计编制一个以数据库为载体的高效率的超声诊断数据管理系统。结果:系统就病人基础信息,M型测量、多普勒检测、CDFI检测、DTI检测及结果诊断意见等六个方面,形成一个主数据库和十几个辅助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查询、统计、分析、数据维护,等功能子模块,完全替代了手工信息数据处理。结论:系统实际应用性强、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系统扩充功能,适合于课题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9.
瞬时波强(WI)曲线的方法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重点研究WI的方法学问题,期望对WI的临床推广应用有所帮助。方法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的应用体会,从ET与WI技术的关系、多普勒取样门大小、多普勒流速曲线的奈奎斯特现象、时间分辨力、呼吸、血压、心律不齐、心率等9个因素对WI的影响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上述9种因素对wI均有影响:结论WI有两个主要变量,即动脉管壁的波动和管腔内血流流动,在为临床提供大量有用诊断信息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干扰因素,后者可以通过方法学研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联合运用多普勒超声探头及脉搏波传感器检测肱-踝动脉段血管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并将检测结果与动脉硬化仪检测该动脉段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联合运用超声多普勒探头与脉搏波传感器检测肱-踝动脉段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纳入30例正常人,分别将超声多普勒探头与脉搏波传感器放置于受试者左侧肘部肱动脉及左侧踝部胫后动脉,将受试者左侧肘部肱动脉及左侧踝部胫后动脉间的距离与动脉多普勒血流流速曲线的起点与动脉脉搏波起点间的传播时间相比,得出的比值作为肱-踝动脉段的PWV。并将检测结果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同组受试者该段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将脉搏波传感器放置于肱动脉,多普勒探头放置于胫后动脉时的PWV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呈显著正相关(r=0.584,P<0.01)。将多普勒探头放置于肱动脉,脉搏波传感器放置于胫后动脉时的PWV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呈显著正相关(r=0.703,P<0.01)。结论联合运用超声多普勒探头与脉搏波传感器检测肱-踝动脉段脉搏波传导速度为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