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颈动脉W2与组织多普勒显像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参考。方法测量66例健康志愿者的左右颈总动脉W2、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及其比值(E/A)、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及其比值(E′,A′)、等容舒张时间(IVRT),并进行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E′,A′与E/A成正相关(r=0.604,p〈0.01=;E/E′与E′,A′呈负相关,(r=-0.252,p〈0.05);W2与E′,A′、E/A、E/E′、IVRT均不相关(p〉0.05)。结论E′/A′、E/A、E/E′、IVRT能较好地反映左室舒张功能,但对左室松弛功能的评价仍有局限性.应用无创的颈动脉W2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值得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应用新版eTRACKING技术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应用新版血管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无斑块组与斑块组的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高血压颈动脉无斑块组43例,高血压颈动脉软斑组56例,高血压颈动脉硬斑组24例,正常对照组39例。应用新版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估颈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并对高血压组上述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颈动脉无斑块组与斑块组Ep、β、PWVβ、AI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AC明显减小(P<0.01);高血压颈动脉硬斑组Ep、β、PWVβ较软斑组明显增高(P<0.01);高血压组的PWVβ与Ep、β呈正相关,与AC呈负相关;高血压组的AI与Ep、β、AC无相关性。结论新版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高血压颈动脉无斑块组与斑块形成组均有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3.
瞬时加速度波强(W1)的时相分析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目的 期望通过对瞬时加速度波强的时相分析,有助于WI新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方法 应用日本ALOKA公司ProSound 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6例正常人瞬时加速度波强的时相进行检测.结果 左右颈总动脉、右肱动脉的W1起点至终点之间的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肱动脉的W1起点至顶点时间与左右颈总动脉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左右颈总动脉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左、右颈总动脉、右肱动脉的W1顶点至终点时间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颈总动脉、右肱动脉的W1上升支时间与下降支时间的比值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①W1的宽度(W1曲线终点减去W1曲线起点的时间)相当于血流加速时间(Δt).对于判断心脏功能可能有一定帮助.②W1曲线的起点应为心脏射血期的开始,而非如以往文献报道的W1曲线的顶点为射血期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特征。方法 糖尿病组57例,正常对照组39例。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估颈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并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Ep,β、PWV8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C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AI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5.
瞬时加速度波强W_1与脉象时域分析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动脉瞬时波强W_1与脉象时域分析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3例正常人,应用ALOKA公司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颈动脉瞬时波强W_1检测,应用DDMX-100脉象仪进行桡动脉脉象时域分析参数检测,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W_1与h_1呈正相关r=0.401,P0.01);W_1与h_1/t_1呈正相关(r=0.482,P0.01);Wd_1与h_1呈正相关r=0.293,P0.05);Wd_1与h_1/t_1呈正相关(r=0.305,P0.05)。结论瞬时波强作为一项研究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新技术,有望为脉象研究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瞬时加速度波强(W1)与Tei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探讨瞬时波强(WI)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rosound a10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6例正常人左右颈总动脉W1的强度(W1的最高点)与Tei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66例正常人左右领总动脉W1(压力)之间呈正相关(P<0.01);左右颈总动脉W1(管径)之间呈正相关(P<0.01).左右颈总动脉W1(压力)与Tel指数呈负相关(P<0.05);左右颈总动脉W1(管径)与Tei指数呈负相关(P<0.01).左右颈总动脉W1(压力)均值与Tel指数呈负相关(P<0.05);左右颈总动脉W1(管径)均值与Tei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 W1与Tei指数负相关,可作为判断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瞬时波强(WI)曲线的方法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重点研究WI的方法学问题,期望对WI的临床推广应用有所帮助。方法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的应用体会,从ET与WI技术的关系、多普勒取样门大小、多普勒流速曲线的奈奎斯特现象、时间分辨力、呼吸、血压、心律不齐、心率等9个因素对WI的影响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上述9种因素对wI均有影响:结论WI有两个主要变量,即动脉管壁的波动和管腔内血流流动,在为临床提供大量有用诊断信息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干扰因素,后者可以通过方法学研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联合运用多普勒超声探头及脉搏波传感器检测肱-踝动脉段血管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并将检测结果与动脉硬化仪检测该动脉段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联合运用超声多普勒探头与脉搏波传感器检测肱-踝动脉段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纳入30例正常人,分别将超声多普勒探头与脉搏波传感器放置于受试者左侧肘部肱动脉及左侧踝部胫后动脉,将受试者左侧肘部肱动脉及左侧踝部胫后动脉间的距离与动脉多普勒血流流速曲线的起点与动脉脉搏波起点间的传播时间相比,得出的比值作为肱-踝动脉段的PWV。并将检测结果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同组受试者该段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将脉搏波传感器放置于肱动脉,多普勒探头放置于胫后动脉时的PWV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呈显著正相关(r=0.584,P<0.01)。将多普勒探头放置于肱动脉,脉搏波传感器放置于胫后动脉时的PWV与动脉硬化仪检测得到的baPWV呈显著正相关(r=0.703,P<0.01)。结论联合运用超声多普勒探头与脉搏波传感器检测肱-踝动脉段脉搏波传导速度为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W1-W2作为左室射血时间参数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I)技术中的W1-W2(瞬时加速度波强顶点至瞬时减速度波强顶点的时间)作为左室射血时间参数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该参数提供依据。方法应用ALOKA Prosound 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6例正常人主动脉口多普勒流速曲线的射血时间(ET)及左右颈总动脉的W1-W2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将W1-W2与W1起点-W2(瞬时加速度波强起点至瞬时减速度波强顶点的时间)比较。结果左右颈总动脉W1-W2之间相关系数为0.904(P〈0.01);左室射血时间与左右颈总动脉W1-W2相关系数分别为0.789和0.783(P〈0.01)。左侧颈总动脉W1-W2为268.68ms,W1起点-W2为295.52ms,两者之差为26.83ms;右侧颈总动脉W1-W2为268.63ms,W1起点-W2为296.63ms,两者之差为28ms。结论W1起点-W2为射血时间。因颈动脉W1-W2与ET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故可以通过测量颈动脉W1-W2间接获得左室射血时间。用左右侧颈总动脉W1-W2作为左室射血时间将分别低估9%和9.4%.在临床应用中必需注意其低估值。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4岁,因左侧睾丸逐渐肿大7年入院。七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阴囊肿块,大小为3cm×2cm,近一年来明显增大。专科检查:左侧阴囊肿大,约8cm×5cm×5cm,边缘光整,触之较硬,疼痛不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