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0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我院自2005年12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局部激素封闭后跟腱自发性断裂5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追问病史局部应用激素封闭3列。均因跟骨结节后疼痛诊为"跟痛症",短期内多次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加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治疗。现对8例曾反复多次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局部封闭的跟腱断裂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术中所见、手术疗效评定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此过程中可能起的作用。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体系,根据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cnr1)启动子序列不同部位的转录活性来初步确定其活性区域,为脊髓缺血耐受保护中cnr1高表达的转录调控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NCBI中获取cnr1基因转录起始点5’端向上约1800 bp的核苷酸序列,按照300 bp的距离间隔,设计6个不同长度的截短体PCR引物,以人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扩增cnr1启动子区域的截短体片段,并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Basic质粒中。将含有不同截短体的重组质粒分别转染Hela、Jurket和A549细胞后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根据不同截短体转录活性检测结果,确定cnr1启动子活性区域。结果:成功将cnr1启动子区6个不同长度(1800、1500、1200、900、600和300 bp)的截短体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Basic质粒。在3种细胞系Hela、Jurket和A549的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均显示600 bp的截短体转录活性最强。结论:成功构建了cnr1启动子的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初步证实-600 bp到-200 bp区为cnr1的启动子的活性区域,从而为进一步研究cnr1的转录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在皮肤扩张中发挥的作用,为临床更好地使用皮肤扩张术提供新的方法。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乳猪BM—MSCs。小型猪随机分为A、B、c、D4组,前3组脊柱两侧各埋置3个扩张器,A组扩张局部注射BM—MSCs、B组耳静脉注射BM—MSCs、C组仅埋置扩张器、D组为对照组。定期注水,测量各组扩张第7、14、28天标记面积,免疫荧光检测BM—MSCs的分化作用。结果流式鉴定BM—MSCs示CD90、CD29阳性表达,CD34、CD45阴性表达。扩张第28天,A组面积较c组增加明显(P〈0.01),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示CD31、PCNA阳性表达率A、B组大于C、D组。结论异体移植的BM—MSCs能有效促进扩张皮肤新生,以局部移植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4.
2002年8月,笔者在阅读了较多循证医学论文的基础上[1-3],发表了"加速循证医学在美容整形外科论文中的应用"[4]一文.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其核心是医务人员应该认真、准确、深思熟虑地运用在临床研究中所获得的最近的、最有力的科学研究信息来诊治患者.EBM是最好的研究证据,经医师的临床实践发掘和掌握当前研究的最佳证据.最好的证据来自医学基础研究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45.
皮肤是面积最大的人体器官,也是人体面对外界的第一重保护屏障.大面积的皮肤损伤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严重者可造成死亡.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材料学的发展,组织工程皮肤产品应运而生;其不会造成皮瓣移植的大面积再损伤,也能够给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及时的皮肤覆盖保护.组织工程的三要素为:种子细胞,生物支架材料和体内微环境[1].其中,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的选择是组织工程的基本环节.笔者将围绕干细胞与天然可降解生物材料在皮肤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从解剖学角度对鼻唇沟做出准确描述和定义,为解剖学和整形外科学、美容外科学、颌面外科学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10具(20侧)成人新鲜尸头行福尔马林血管灌注固定后,在10倍手术放大镜下进行形态学观测.结果 (1)鼻唇沟是面中部多脂肪区与无脂肪区的分界.(2)鼻唇沟起于鼻肌横部在鼻翼上缘皮肤的止点,终止于口角降肌在口角外下方皮肤的止点.(3)从解剖学角度可将鼻唇沟分为上、中、下3段,上段(Ⅰ):为鼻肌横部区,长(20.38±0.74)mm;中段(Ⅱ):为上唇提肌区,长(17.13±0.57)mm;下段(Ⅲ):为蜗轴区,长(20.81±0.70)mm.(4)鼻唇沟是7种表情肌在皮肤上止点形成的连线区域,表层肌腱膜系统(SMAS)与组成鼻唇沟的7块表情肌同属同一层次.结论 鼻唇沟是7种表情肌在皮肤上止点形成的连线区域,不分年龄.永恒存在.不同于面部老化形成的鼻唇沟皱褶和面部老化或表情变化形成的鼻唇沟脊.  相似文献   
47.
笔者于2006年分别报道了<美容医学第四医学的兴起与发展><论美容医学>和<再论美容医学>. 学科的分化与分类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与结果,反之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学科分类是必然的,也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我国美容医学发展至今,尤其是微创/无创美容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美容内科的再现.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2000年至2009年10年眼内炎的病因变化趋势、病原学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诊断为眼内炎并住院治疗的165例患者172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性122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39.0±23.7)岁.视力光感者16只眼;光感~0.05者135只眼;>0.05者12只眼.9例儿童患儿无视力记录.外源性眼内炎141例,占85.45%.其中,外伤89例;内眼手术后43例;其他9例.内源性眼内炎24例,占14.55%.玻璃体腔注射10mg/ml的万古霉素0.1m1113只眼.有房水或房水加玻璃体标本病原微生物培养记录152只眼,培养结果阳性者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病原微生物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及药物治疗效果和2000年至2004年和2005年至2009年前后5年间不同类型眼内炎患者的构成比;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行病原微生物培养的152只眼中,培养结果阳性42只眼,占27.63%.其中,细菌阳性28只眼;真菌阳性12只眼;丝状真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混合生长2只眼.内源性眼内炎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阳性比例高于外源性眼内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1 9,P=0.029 8).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G+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除左氧氟沙星外的氟喹诺酮类普遍耐药;对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利福平敏感.干预治疗效果以外源性眼内炎中内眼手术所致者最好,外伤者次之,内源性眼内炎治疗效果最差.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41 3,P=0.000 0).治疗后BCVA>0.05者23只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7 3,P=0.049 2).前后5年,内源性眼内炎由7.89%上升至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4 0,P=0.025 1).外源性眼内炎中,内眼手术后、外伤所致者分别由27.63%、60.53%下降为24.72%、48.31%;而其它原因所致者则由3.95%上升至6.74%.结论 2000年至2009年10年内源性眼内炎发生呈增长趋势.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低,但内源性眼内炎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阳性率相对较高.治疗效果以内眼手术所致眼内炎最好;内源性眼内炎最差.整体视力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9.
肌注猪苓多糖引起过敏反应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多糖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乙肝、肿瘤等病有一定疗效。本品为中药猪苓提取的多糖物质,系注射用粉剂。我站于2001年12月下旬使用该制剂治疗乙型肝炎中引起过敏反应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与糖尿病玻璃体出血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糖尿病玻璃体出血患者31例和非糖尿病视网膜脱离患者25例玻璃体和血浆Ang-2浓度。统计分析玻璃体Ang-2浓度、血浆Ang-2浓度、血压、血脂、FPG及HbA1c等指标与糖尿病玻璃体出血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玻璃体出血患者玻璃体Ang-2浓度(中位数:3765ng/L)较非糖尿病视网膜脱离组(274ng/L)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组玻璃体Ang-2浓度(3765ng/L)高于同组患者血浆Ang-2浓度(2716ng/L)。以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为整体,是否糖尿病玻璃体出血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玻璃体Ang-2浓度和HbA1c水平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玻璃体Ang-2浓度升高是糖尿病玻璃体出血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