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5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佃贵教授行医40余载,治学严谨,继承创新,医术精湛。其首创"浊毒学说"立足浊毒证,并运用浊毒理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甚佳。兹将李教授从"浊毒"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介绍如下。1胃食管反流病病机——浊毒内蕴李佃贵教授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大气污染,疾病模式及疾病谱的变化,现代人的体质乃至病理生理特点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其临床特点集中表现为:实证多,瘀滞热毒证增多,而虚证少,虚寒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氧化应激的影响,以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ig化浊解毒方不同剂量(0.3,0.6,1.2 g·kg-1),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2h后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常规培养活化的HSC-T6,采用0.1 mmol·L-1的H2O2制造HSC-T6氧化应激的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分为化浊解毒方组(高、中、低剂量组)、干扰素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的血清).干预72 h,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SC-T6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 Ⅰ)及Ⅲ型胶原(COLⅢ)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经过H2O2处理的HSC-T6上清液中SOD和GSH-Px的活性明显减低(P<0.05),MDA和GSH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经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干预72 h后,其高、中剂量组能够提高SOD和GSH-Px的活性(P<0.05),并降低细胞上清液中MDA和GSH的含量(P<0.05),以高剂量组作用明显(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SC-T6上清液中COL Ⅰ及COLⅢ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经过H2O2刺激后明显增加(P<0.05),经过化浊解毒方干预后,其胶原基因表达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尤其高剂量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可以减轻因H2O2刺激造成的HSC-T6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氧化应激产物产生,其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从基因水平,化浊解毒方能够降低胶原基因的表达,同时抑制其蛋白转录,从而降低细胞外胶原含量,达到抑制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肝复健胶囊对免疫性肝纤维化(HF)模型大鼠整合素α6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猪血清0.5ml,每周2次,共12周,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复健胶囊(1.8,3.6,7.2 g/kg)对该模型大鼠肝组织整合素α6表达的影响,以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PCⅢ水平,并以鳖甲煎丸(3.6 g/kg)作为对照进行观察.结果 肝复健胶囊能明显减少该模型大鼠肝组织整合素α6表达,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HA、LN、Ⅳ-C、PCⅢ水平,抑制胶原纤维增生.结论 肝复健胶囊可能通过抑制整合素α6表达,减少胶原在肝内的沉积,达到抑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活性的影响,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剂量(分别含有生药30,60,120 g·L-1)的化浊解毒方,按0.01 mL·g-1体重SD大鼠灌胃给药,以制备含药血清;常规培养活化的肝星状细胞( HSC-T6),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用MTT,ELISA,RT-PCR法分别检测肝星状细胞增殖、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的含量以及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各浓度组均呈现出抑制HSC增殖的作用(P<0.05),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各个浓度组在作用48 h后,细胞上清液中的Ⅰ型胶原的含量均降低(P<0.05),均能下调细胞中TGF-β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之所以能有效的治疗肝纤维化可能与化浊解毒方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5.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以完善健康教育内容及改进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患者150例进行相关内容和方式的问卷调查,分析健康教育效果,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糖尿病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存在缺陷,不能满足自我保健需求。结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不容乐观,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及全社会的关注,完善系统的、规范的内容和患者易于接受、掌握的方式,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满足患者的需求,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6.
从"浊""毒"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慢性萎缩性胃炎 ( CAG)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人群调查显示慢性胃炎的患病率较高 ,且与年龄呈正相关 ,5 0岁以上人群约 5 0 %患有慢性胃炎 ,民间有“十人九胃 (病 )”之说。一般认为 ,CAG是癌前疾病 ,CAG伴有 型肠化及异型增生被认为是癌前病变。CAG属中医“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 ,传统大多从脾胃虚寒论治 ,疗效有待提高。我们认为 ,CAG是一特殊难症痼疾 ,有其特殊的发病机制和复杂的病理变化 ,我们在长期医疗实践及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提出了从浊、毒论治 CAG的观点 ,简述如下。1 浊、毒源流论“浊”最早含义是浊气 (其…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后不同再灌注时相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缺血 45min再灌注即刻、再灌注 2、4、8h组。以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标记凋亡细胞 ,左室插管监测左室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心肌细胞凋亡随心肌缺血 /再灌注不同时相而变化 ,其中细胞凋亡指数 (AI)于再灌注后 2、4h最高 (2 4± 4;2 0± 3 ) ;细胞凋亡与血肌酸磷酸肌酶 (CK)呈正相关 (r=0 .92 ,P<0 .0 5) ,与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 (+ dp / dtmax)呈负相关 (r=-0 .81,P<0 .0 5)。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随再灌注不同时相而变化 ,细胞凋亡可加重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进而加重心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48.
慢性胃炎从浊毒论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浊毒理论出发认识慢性胃炎成为学界的一种新思路。界定了浊毒概念,提出浊毒相关为害是慢性胃炎的主病机,系统总结了慢性胃炎浊毒特性的临床表现、基本治法、方药和分层用药规律、病下辨证治疗规律及其兼夹证的治疗。临床上应用化浊解毒法不仅能改善症状,还可使萎缩的腺体恢复,并且能截断病势、逆转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止酸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及胃镜下疗效,并观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水平。方法:将100例RE患者随机分为止酸方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组50例口服止酸方汤剂,对照组50例口服雷尼替丁和吗丁啉,两组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在治疗前后测血清胃动素含量并在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8.00%,对照组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6.00%,对照组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动素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升高,但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止酸方治疗RE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胃动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则方面介绍了近几年中医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