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1篇
医药卫生   27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3T超高强磁场磁共振团注法三维动态增强MRA(3D DCE MRA)在腹部、盆腔及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使用GE EXCITE Ⅱ3.0T双梯度超导磁共振,采用体线圈、移床技术、高压注射器团注对比剂,对30例腹部至下肢血管受检者行3D DCE MRA检查,对所有受检者的原始图像在工作站利用ADW4.2软件进行MIP和REFORMAT重建并进行成像质量的评价。结果:30例受检者的腹部至下肢血管成像均获得满意效果,血管清晰,病变明确,其中12例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经手术证实与3D DCE MRA显示的血管病变相符。结论:3D DCE MRA是一种新的、有效的腹部至下肢血管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42.
自 1 995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 ,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治疗泌尿系结石 1 2 8例 ,取得了显著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 2 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均符合文献 [1] 诊断标准 ,均经影像学诊断确诊。男 1 0 2例 ,女 2 6例 ;年龄在 2 2~ 62岁 ,平均 42岁。上尿路结石在肾盂、肾盏、输尿管者 98例 ,单侧者 72例 ,双侧者 2 6例 ;结石最小者 0 .5 cm,最大者 2 cm。膀胱及尿道结石 30例 ,结石直径均在 2 cm以下。 1 2 8例结石 0 .5~1 .5 cm者 76例 ,1 .6~ 2 .0 cm者 5 2例 ;有肾积水者40例。肾功能检查均正常。中医诊断属淋证中的…  相似文献   
43.
脐血干细胞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免疫指标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脐血干细胞结膜下注射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erpessimplexkeratitis ,HSK)患者血T淋巴细胞 (T -lymphocytes ,T -LC)亚群和白细胞介素 -2 (interleukin -2 ,IL -2 )及可溶性IL -2受体 (SIL -2R)水平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5 1只眼 ,结膜下注射脐血干细胞 3次 ;对照组 5 0例 5 2只眼 ,静脉滴注病毒唑 2周。检测两组患者血T -LC亚群、IL -2及SIL -2R水平含量 ,并与 5 0例健康志愿者作正常对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T -LC亚群CD4 、CD8、CD4 /CD8及IL -2、SIL -2R水平含量均明显不同于正常者(P <0 0 5~ 0 0 1) ;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较治疗前改善 (P <0 0 5~ 0 0 1) ,基本接近正常者 (P >0 0 5 )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与正常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1) ;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间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1) ;临床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平均痊愈时间缩短 (P <0 0 1)、复发率降低 (P <0 0 5 )。结论 脐血干细胞结膜下注射治疗HSK疗效好 ,有明显调节患者血T -LC亚群、IL -2及SIL -2R水平作用  相似文献   
44.
本文报告了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根据CT表现,建议将该病分为四型:硬膜外型,髓外硬膜内型,硬膜内外型,弥漫型。对有关CT诊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5.
MR化学位移成像诊断肾上腺腺瘤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MRI对肾上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23个肾上腺腺瘤和35个其他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行SE序列T1WI、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T2WI和化学位移成像(CSI)序列扫描。肿物直径8-92mm。计算并比较肿物与肝脏、脾脏和水模在反相位和同相位上的信号比值变化。结果:腺瘤组有20/23的病例肿物-脾脏信号比(ASR)<0.59,而基人他占位性病变ASR均大于0.73。MR CSI序列诊断肾上腺腺瘤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100%。结论:MR化学位移成像对肾上腺腺瘤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6.
成人大脑中央沟在冠状面MRI上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大脑中央沟在冠状面MRI上的准确定位。方法:随机选用成年男性头部标本30例、活体健康成年男性6例,以经连合间线中点的垂线为基线,获得4mm层厚的颅脑MR冠状面图像;将头部标本开颅取脑,重要脑回着不同颜色,切制与MR扫描一致的脑断层标本。将脑断层标本与颅脑MRI相对照,统计有关结构的出现率,以确定中央沟在冠状面MRI上的定位。结果:在中央沟首次出现的断面上,背仙是丘脑的出现率左侧为93%、右侧97%,锥体束的出现率左侧为20%、右侧13%;在胼胝体压部后缘断面上,中央沟几近消失,大脑外侧面中央沟出现率两侧均为33%。结论:中央沟首次出现在背侧丘脑显现而锥体束尚未出现的1-2个断面上;在锥体束出现的断面上,外侧沟上方可以3大髓突辨认额上回、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中央前、后回之间为中央沟;至胼胝体压部后缘断面,中央沟大多消失。  相似文献   
47.
胰岛素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对胰岛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手术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于术前行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T2W及脂肪抑制T1W、T2W。结果:16例均能准确检出,10例呈长T1低信号,13例显示不同程度的长T2高信号,T1及T2抑脂图像肿瘤同胰腺的信号对比增强,显示更为清晰。结论:应用MR快速成像技术和脂肪抑制序列,能够对胰岛素瘤进行较精确的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多层CT重建技术在咽喉部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在疾病诊断方面的优越性。方法:对50例患者(其中正常组5例及病变组45例)行16层CT薄层容积扫描,应用多种重建方法进行后处理,正常组重点观察正常的解剖结构,病变组重点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受侵犯的情况,并与手术病理或纤维喉镜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所有病例结合各种重建方法均做出正确诊断。多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三维透明化法重建以及仿真内镜技术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气道狭窄的范围与程度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与手术及纤维喉镜显示的结果相符。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可节省检查时间。采用薄层重建使三维重建图像分辨率提高。各种重建方法是常规轴位扫描的很好补充。仿真内镜技术可克服纤维喉镜的一些局限性,是纤维喉镜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9.
螺旋CT胰腺增强扫描最佳时间窗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胰腺期的最适扫描时间窗。方法:对100例非胰腺病患者行胰腺螺旋CT增强扫描。70例行双期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开始注射造影剂后25-45s和65-85s;30例行期扫描,扫描时间为开始注射造影剂后45-65s。造影剂用量95-100ml,注射速度3ml/s,层厚3-5mm,pitch=1.0。统计并计算正常胰腺在注射造影剂后各个时间点(25-85s)的密度增强值,并绘出时间,密度曲丝。结果:时间-密度曲线显示,朱的密度增强值在开始注射造影剂后43s达到峰值,胰腺密度增强宽值超过50Hu的时间区间为28-52s。结论:以3ml/s速度注射离子型或非离子型造影剂95-100ml时,对窗宽为20s的扫描时间窗而言,胰腺期的扫期延迟时间为开始注射造影剂为30s。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的磁共振(MR)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临床、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病理证实GTT的MR图像,分析平扫(包括T1WI、T2WI、T2*WI)及增强MR表现。结果:8例病变位于宫腔内,均累及肌层,1例宫腔内呈"葡萄"状改变,6例肌层呈"蜂窝"状改变,1例同时呈宫腔内"葡萄"状及肌层"蜂窝状"改变;3例累及宫旁组织。病变均表现为等或长T1、混杂T2信号,6例见长T1、长T2信号坏死改变,T2*WI均显示数量不等的低信号出血灶。联合带均中断或边界不清。11例均见宫旁或子宫肌层内血管不同程度的迂曲扩张。动态增强扫描病变早期即有明显强化。GTT可合并双侧卵巢黄素化囊肿,呈长T1、长T2信号,内有多个分隔,T2*WI亦显示低信号出血灶,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结论:GTT病变多位于子宫肌层,伴有联合带中断、边界不清及宫旁或肌层血管迂曲扩张,病变呈"葡萄"状或"蜂窝"状改变为特征性表现,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即有明显强化,可合并双侧卵巢黄素化囊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