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83篇
  免费   5276篇
  国内免费   1375篇
医药卫生   62134篇
  2024年   441篇
  2023年   1450篇
  2022年   1921篇
  2021年   2056篇
  2020年   2410篇
  2019年   2235篇
  2018年   1211篇
  2017年   2000篇
  2016年   2383篇
  2015年   2251篇
  2014年   3248篇
  2013年   3296篇
  2012年   4087篇
  2011年   4380篇
  2010年   3916篇
  2009年   3764篇
  2008年   3600篇
  2007年   3087篇
  2006年   2783篇
  2005年   2400篇
  2004年   1912篇
  2003年   1635篇
  2002年   1337篇
  2001年   1175篇
  2000年   884篇
  1999年   689篇
  1998年   504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265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 分析某地区脑囊虫病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生化指标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20年10月海南省中医院确诊的82例脑囊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癫痫患者为对照组。分析脑囊虫病患者临床表现和MRI影像学特点。检测两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肌酸激酶同工酶B(CK-B)、Ca(2+)、K(2+)、K+、Cl+、Cl-、Na-、Na+离子],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结果 脑囊虫病患者病理类型主要为脑实质型(85.37%),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56.10%)、头痛头晕(46.34%)和局灶性神经损害体征(17.07%),在农民、农村和养猪人群中较为多见。脑脊液AST、ALT、GGT、TP、ALP、LDH、Ca+离子],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结果 脑囊虫病患者病理类型主要为脑实质型(85.37%),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56.10%)、头痛头晕(46.34%)和局灶性神经损害体征(17.07%),在农民、农村和养猪人群中较为多见。脑脊液AST、ALT、GGT、TP、ALP、LDH、C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FN-γ和IL-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4、IL-6、IL-10、TNF-α和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RI检测可见脑实质型T1WI显示囊腔呈略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头节与脑实质等信号,略高于囊液,T2WI显示囊腔呈略低于脑脊液的高信号,头节信号略低于囊液;原发性癫痫患者在T1WI和T2WI上病灶组织呈现等信号。结论 脑囊虫病感染与职业、居住环境和是否养猪有关,临床可根据脑脊液生化指标、血清细胞因子和MRI特点进行疾病诊断和病变评估。  相似文献   
32.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PSMA PET是新兴的成像技术, 对确诊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病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对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等有较高的识别能力。PSMA PET影像融合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可提高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协助选择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活检病灶, 规划活检针道, 提高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骨活检的成功率。目前, 相关研究较少, 仍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探讨PSMA PET在前列腺癌靶向穿刺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学表现,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例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学表现,综合临床病史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4例中,位于膝关节2例、肩关节1例及髋关节1例,MRI表现为关节滑膜增生、增厚,关节囊较多积液,内可见多个粒状等T1信号,T2压脂呈稍高信号。X线及CT仅见关节囊肿胀、骨质破坏,关节囊内未见明显粒状影。结论:X线、CT诊断关节囊及滑膜米粒体滑囊炎价值有限,MRI对诊断米粒体滑囊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横纹肌肉瘤(RMS)是儿童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CT、MRI及PET-CT等已广泛应用于RMS的诊断和治疗中,为RMS的准确分期、风险分层、评估预后和疗效监测提供了重要影像学依据。现对儿童RMS的影像学相关研究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GCTTS)的MRI征象并与病理对照。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GCTTS进行回顾性研究。男6例,女7例,年龄28~65岁,平均(42.5±10.1)岁。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局灶型GCTTS 9例,病灶与腱鞘关系密切,位于手指5例,均呈≥180°包绕指骨,邻近骨皮质均不同程度侵蚀、吸收破坏,其中左手1例360°包绕拇指骨,邻近骨皮质均不同程度侵蚀、吸收破坏。弥漫型4例,病灶呈散在结节样或团块状分布于膝、踝关节腔及周围存在滑膜组织的间隙内。与邻近骨骼肌相比,T1WI上病灶呈等或稍低信号为主,右髌上囊内病灶大部分囊变且T1WI上囊液呈稍高信号。T2WI/PDWI上病灶信号复杂,内见低信号区。病灶实性部分不均质强化。镜下见较多单核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并见散在泡沫细胞及含铁血黄素沉积。结论 GCTTS的MRI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是其病理改变的反映。  相似文献   
36.
心肌炎是一种心肌炎症性疾病,还是导致年轻人急性心力衰竭、猝死和扩张型心肌病的重要原因。心肌炎的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表现极其相似,常规检查鉴别诊断往往困难。虽然诊断心肌炎的"金标准"是心肌活检,但因有创、灵敏度差及病灶的局限性而限制其临床应用。心脏磁共振(CMR)"一站式"检查,不但能够了解及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还能直观地观察到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包括水肿、毛细血管渗出、细胞坏死及纤维化等)及心肌应变。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路易斯湖诊断标准结合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诊断心肌炎特异性更高,评估病情变化及疗效更准确。故该文就磁共振路易斯湖诊断标准及特征追踪技术在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获得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评估其在肛瘘及肛周结构显示中的优势。 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前瞻性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9例肛瘘患者进行肛管磁共振(MR)检查,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获取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T2WI-Fusion,利用Fisher score算法计算瘘管及肛门括约肌的组织间分辨力Fisher值、脂肪与肛门括约肌间的Fisher值,评估融合图像中瘘管及肛周结构的显示情况。采用改进的双刺激连续质量量表(DSCQS)对T2WI-FS、T2WI、增强3D-VIBE和T2WI-Fusion序列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 结果29例患者均成功获得T2WI与T2WI-FS的融合图像T2WI-Fusion。T2WI-Fusion、T2WI瘘管与括约肌间Fisher均值分别为6.46、3.31,T2WI-Fusion图像对瘘管的显示优于T2WI序列图像(P<0.001)。T2WI-Fusion、T2WI-FS脂肪与括约肌间Fisher均值分别为10.61、2.45,T2WI-Fusion图像对括约肌的显示优于T2WI-FS序列图像(P<0.001)。T2WI-Fusion对瘘管与括约肌的图像质量评价总评分均高于T2WI-FS、T2WI、增强3D-VIBE序列(P<0.001)。 结论MRI图像融合技术同时具备T2WI及T2WI-FS的优势,无需增加扫描序列及扫描时间,且操作简单,花费时间短,显著提高病变及肛周解剖结构的对比度和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8.
正一、前列腺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的现状近年来国际、国内掀起了精准医学、无创诊断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RI,mpMRI)浪潮,利用影像图像,提取影片中的病灶影像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影像学潜在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及其他病理生理学特征。在大数据的潮流当中,从大量影像检查的数据中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合并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较差组(28例)和预后良好组(32例)。所有患儿均接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与脑脊液)、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结果:预后较差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较差组脑电图异常率、磁共振成像异常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电图、磁共振成像均可作为预后判定的客观指标,在预后判定中存在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