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通过探讨民营医院经营之路,提出军队中小医院应借鉴和学习民营医院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取长补短,寻找一条更适合军队中小医院发展的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32.
糖尿病大鼠皮肤的组织化学改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糖尿病(DM)大鼠皮肤的组织化学改变,探讨DM难愈创面形成和发展的病理机制。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STZ)将SD大鼠诱导成速发型DM大鼠模型,并以正常大鼠作对照,分别于致病后4、8和12周获取大鼠背部中央的皮肤标本。应用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学的改变;应用Beckman’s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皮肤组织匀浆的糖含量;采用F-301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皮肤胶原提取液的荧光强度;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皮肤组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结果: 组织学观察可见,DM大鼠表皮组织变薄,表皮细胞层次欠清晰,部分表皮缺乏复层排列;真皮层部分胶原萎缩、肿胀,退化变性,并伴有程度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皮下脂肪进行性萎缩或消失。皮肤糖含量在各时相点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皮肤胶原提取液的荧光值亦高于相应年龄正常鼠(P<0.05),并随病程增加。AGEs蛋白主要沉积于真皮基质和细胞中,以及皮肤血管基底膜周围,并随病程的发展,染色逐渐加深,呈片状。结论: DM皮肤在损伤前就已发生明显的组织化学改变,而这些改变可能是由于局部高糖和AGEs累积所引发,并可能是DM难愈创面形成和发展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索增生性瘢痕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变化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人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另外,分离和培养不同时期瘢痕和正常皮肤中成纤维细胞,RT-PCR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在转移生长因子(TGF-β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Ⅰ、Ⅲ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HE染色可见正常皮肤细胞和微血管数目较少,早期瘢痕增多,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生期瘢痕成纤维细胞和微血管增多.随病情进展,微血管呈缩窄倾向.消退期瘢痕成纤维细胞减少,微血管狭窄或闭塞.成熟期瘢痕见微血管、成纤维细胞数目进一步减少,微血管管腔小,大部分开放.RT-PCR检测结果发现,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TGF-β1、VEGF和Ⅰ、Ⅲ胶原mRNA有较低表达,早期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VEGF和Ⅰ、Ⅲ胶原mRNA表达水平开始升高,在增生期表达到达高峰,消退期瘢痕的表达开始下降,到成熟期表达最低.结论 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功能存在动态改变,这种动态改变与瘢痕的发生和消退成熟的病理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34.
L-精氨酸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促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修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对照组(B组)、糖尿病精氨酸干预组(C组)和糖尿病甘氨酸对照组(D组).糖尿病模型通过腹腔注射STZ建立,然后喂养8周后给予深Ⅱ度烫伤,于伤后0、1、3、7、14、21 d时相点对创面愈合面积、组织形态学改变、创面组织糖含量、羟脯氨酸(OHP)含量及局部组织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应用精氨酸后,皮肤组织糖含量降低,创面局部炎症反应出现较早,坏死组织脱落及上皮匍行提前,OHP含量、组织释放TGF-β1能力均增加,创面愈合明显加快(P﹤0.05~0.01). 结论 L-精氨酸可通过降低皮肤组织糖含量及增加TGF-β1的合成和释放,促进糖尿病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5.
糖尿病难愈创面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组织成熟和重建3个阶段。糖尿病(diabetes mellitlls,DM)机体内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加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升高,干扰内皮细胞与白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还能使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受抑,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下降,且在创面漫润的时间延长。内皮细胞和成圩堆细胞都是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主要修复细胞,两膜表面均存在多种AGEs结合蛋白。AGEs可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可以诱导其凋亡,而且与作用时闻及含量相关。AGEs也能抑制成纤堆细胞合成胶原的能力。生长因子对细胞趋化、增殖,细胞闻基质(ECM)的形成和血管生成有显作用,而糖基化修饰后的碱性成纤堆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有丝分裂的活性明显降低。AGEs水平的升高可进一步削弱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总之,糖尿病难愈创面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参与的病理过程,尽管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致病环节。  相似文献   
36.
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后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深Ⅱ度烫伤肝创面皮肤组织及真皮成纤维细胞(Fb)生物学特征,探讨其与DM创面愈合延迟的病理关系。方法将90只SD火鼠分为DM组(50只)和NM组(NM,40只),DM纽大鼠制成链脲菌索绣导的DM模型,之后将两纰大鼠造成10%TBSA深Ⅱ度烫伤。各组大鼠均于伤前及伤后3、7、14、21d(每组每时相点6只)留收创面皮肤组织标本,对其各项生物学特征进行检测。结果与NM组大鼠比较,DM组伤前真皮厚度明显变薄(P〈0.01)、胶原排列紊乱、真皮内出现大量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皮肤糖含量升高(DM组2.77mg/g,NM组0.85mg/g,P〈0.01)和高级糖基化终产物(AGEs)蓄积。深Ⅱ度埂伤后,DM组大鼠Fb的S期细胞百分比和羟脯氨酸合成量明显低于NM组,而Fb的凋亡率却明显高于NM组(P〈0.05或0.01)。结论DM大鼠合并深Ⅱ度烫伤后真皮中Fb的乍物学特征异常,可能与局部皮肤组织糖含量升高和AGEs的蓄积有关,推测是DM患者容易并发慢性溃疡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7.
真皮模板对大鼠创面组织生物力学顺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真皮模板对创伤修复过程中创面皮肤组织生物力学顺应性的影响。方法将144只SD大鼠造成全层皮肤组织缺损,根据是否行自体皮移植及移植皮厚度随机分为开放创面组(创面不植皮,包扎后自然愈合)、全厚皮组(创面移植自体全厚皮)、刃厚皮组(创面移植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组(创面移植脱细胞真皮基质 自体刃厚皮),每组每时相点6只大鼠。分别于术后1、2、4、6、12、20周取创面组织标本,用Instron生物力学测定仪测定各组创面组织的生物力学顺应性;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BC)法检测各组真皮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量。结果 术后4—20周复合移植组创面组织的力学顺应性优于开放创面组和刃厚皮组(P<0 .05), 较全厚皮组差(P<0 .05).术后4周复合移植组αSMA的阳性表达率为(7. 53±0. 98)%,低于开放创面组(26. 99±2. 90)%和刃厚皮组[ (12. 18±2. 79)%,P<0 .01], 高于全厚皮组。 结论 真皮模板可改善组织的力学顺应性, 这可能是其影响创面愈合过程中瘢痕形成、改善愈合质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8.
糖尿病皮肤"隐性损害"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目的明确糖尿病皮肤的伤前病理改变是创面难愈的潜在机制。方法体重200~220g的SPF级SD大鼠14只,分为糖尿病组(8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8周与正常对照组同时采集背部皮肤,观察皮肤的组织学特征,检测表皮细胞周期,测定皮肤组织糖含量、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蓄积程度、羟脯氨酸含量、Ⅰ型和Ⅲ型胶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量及其被糖基化程度、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2)活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水平:结果糖尿病皮肤表皮细胞层次欠清晰,部分表皮细胞缺乏复层排列,棘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表皮层厚度明显变薄;糖尿病大鼠皮肤真皮层明显变薄,胶原纤细、排列紊乱,Ⅲ型胶原分泌增加,Ⅰ、Ⅲ胶原交织排列,部分胶原可见变性、肿胀,胶原变性区域可见慢性炎性细胞局灶性浸润;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GEs明显蓄积;糖尿病大鼠皮肤S期以及G2/M期的表皮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皮肤局部bFGF释放和表达虽不少于正常皮肤,但存在明显的bFGF糖基化;此外,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MPO含量明显增多、MMP-2活性明显增加,活化的MMP-2/TIMP-2比值升高。结论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在未损伤、组织结构完整性未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已经存在着组织学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这种有别于皮肤组织完整性破坏的隐匿性损害可能是糖尿病皮肤易损或创面形成后难以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糖利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精氨酸治疗组和糖尿病甘氨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模型成功后糖尿病精氨酸治疗组和糖尿病甘氨酸对照组分别予精氨酸和甘氨酸200mg/(kg&;#183;d)喂养,测其不同时期的血糖和体质量。8周后取胰腺组织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并对血浆胰岛素含量、皮肤组织糖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甘氨酸对照组相比,精氨酸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者显著增加;与糖尿病组相比,胰腺组织修复不明显的情况下,应用精氨酸后,血浆胰岛素增加,皮肤组织糖含量降低,体质量增加。结论:口服精氨酸可通过改善胰腺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糖尿病皮肤组织等糖利用,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40.
从医务人员、患者和法律的角度对新时期的医患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医学和法学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无论法律多么有力以及我们多么希望法律不断强大,适可而止仍是法律的美德”,对医疗活动的审视,依然需要多一些医学的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