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6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对58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治疗,包括:中药沐足治疗、复合药液湿敷治疗、辨证施治等。结果 1~2级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3~4级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通过实施中药沐足治疗以及复合药液湿敷治疗和辨证施治等,临床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脑钠肽浓度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98例,随机分成伊布利特组(n=47)和胺碘酮组(n=51),观察两组的转复率及不良反应,测定98例心房颤动患者转复前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BNP)浓度、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两组转复后NT-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转复后LVEDV、LVEF增加,与转复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复后LVESV无明显变化。伊布利特组转复心房颤动的成功率高于胺碘酮组(70.21%vs 52.94%,P<0.05),发作的持续时间低于24 h的心房颤动转复率(77.7%)明显高于持续时间高于24 h者(60%);伊布利特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非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12.77%。结论伊布利特对心房颤动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转复药物。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神经损害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01—2015-06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入院后通过早期识别判断高危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合并神经系统损害1例,治愈30例;对照组合并神经系统损害2例,治愈28例,死亡1例。结论实施科学的临床病情观察,及早发现早期病情的细微变化是手足口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患者:王某,男,38岁,因双下肢反复水肿3年,加重伴恶心、呕吐、乏力半月入院.既往发现血压升高5年,血压控制不理想.入院查体:脉搏90次/分,血压180/100mm Hg,重度贫血貌.两肺底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律齐,腹软,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入院急查:血红蛋白58 g/L,血尿素氮55.84 mmol/L,血肌酐1 945 μmol/L,K+ 6.43 mmol/L.双肾及肾血管彩超:双肾萎缩,双肾实质弥漫性损害,血流信号稀少.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诊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1],拟行血液透析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2]行右颈内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35例,经乙状窦后入路面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时经绒球小结叶显露面神经脑干段,仔细找寻责任血管后,将其推移离开面神经,在血管和脑干之间放置Teflon棉固定。结果术中发现小脑前下动脉26例(74.3%),小脑后下动脉7例(20.0%),椎动脉2例(5.7%),总有效100%,本组无死亡。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术中不遗漏责任血管,使责任血管远离面神经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目的对比研究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在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1年间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A、B2组,A组应用椎体成形术,B组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随访1年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A组50例患者中,45例(90.00%)术后胸背部疼痛消失,5例(10.00%)疼痛明显减轻.无一例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B组50例患者中,44例(88.00%)术后胸背部疼痛消失,6例(12.00%)疼痛明显减轻,无一例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2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2组治疗方法效果无明显差别并效果均较好。结论椎体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均较明显,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和瑞舒伐他汀单独或联合应用对高脂血症兔主动脉斑块面积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影响,探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5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高脂肪饮食组,单纯饲喂高脂肪饲料;吡格列酮组,在单纯高脂肪饲料的基础上,给予灌喂吡格列酮5mg/(kg·d);瑞舒伐他汀组,在单纯高脂肪饲料的基础上,给予灌喂瑞舒伐他汀1.5mg/(kg·d);吡格列酮+瑞舒伐他汀组,在单纯高脂肪饲料的基础上,给予灌喂吡格列酮5mg/(kg·d)、瑞舒伐他汀1.5mg/(kg·d)。实验后20周分别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的ABCA1表达量,利用酶法测定兔的血脂.并利用专业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兔主AS面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吡格列酮组与吡格列酮+瑞舒伐他汀组均提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I水平,并显著增加巨噬细胞的ABCA1表达量。同时使主AS面积明显减少。其中吡格列酮+瑞舒伐他汀组的变化较吡格列酮组、瑞舒伐他汀组更加明显。结论瑞舒伐他汀和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ABCA1的表达发挥抗AS作用,且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2月~2012年12月同煤集团肿瘤医院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临床确诊肺癌81例临床资料.结果:81例Ⅲa-Ⅳ期患者在不同程度上获益,尤其在镇痛、缓解胸憋气短、改善心肺功能、控制胸水方面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晚期肺癌微创、安全、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Ⅰ粒子治疗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2月~2012年12月同煤集团肿瘤医院应用放射性mI粒子治疗临床确诊肺癌81例,临床资料。结果:81例Ⅲa-Ⅳ期患者在不同程度上获益,尤其在镇痛、缓解胸憋气短、改善心肺功能、控制胸水方面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结论:放射性^125Ⅰ粒子治疗晚期肺癌微创、安全、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0.
四脑室肿瘤易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产生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常为首发症状,及早诊断、合理手术有助于改善预后。我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1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