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王瑞婷  赵铁华  陈治宇 《山东医药》2008,48(11):112-113
经典的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物尽管疗效肯定,但长期应用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极迟抗原-4(VLA-4)参与炎症反应过程中炎症细胞的游走、浸润,其肽类拮抗剂在实验研究中显示出明确的抗炎效应,且经聚乙二醇(PEG)修饰后药代学和药效学发生明显改善,抗炎活性增强、作用时间延长.现将VLA-4及其肽类拮抗剂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及纯化工艺对金莲花总黄酮的提取及纯化效果。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以出膏率、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以荭草苷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对3个金莲花总黄酮提取方法及9个纯化工艺进行比较。结果:水煎煮法出膏率最高,平均值为35.31%,乙醇回流法总黄酮含量最高,平均值为18.40%;9个纯化工艺中,工艺④总黄酮含量最高,平均值为61.70%,相对标准偏差为3.36%。结论:乙醇回流法为金莲花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工艺④为最佳的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中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的可行性,并初步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用FR2、FR3A引物,采用半巢式PCR方法检测105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中IgH基因的单克隆性重排,与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评价PCR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05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IgH基因克隆性重排PCR检测48例(45.7%)阳性,而骨髓细胞形态学只检测出22例(2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为71.4%(75/105).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滤泡性淋巴瘤(FL)及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初治患者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0.8%、25.0%和100.0%.PCR检测结果与Ann Arbor分期有关,早期B细胞淋巴瘤患者lgH基因克隆性重排PCR检出阳性率低于晚期患者(P=0.02).PCR检测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率(23.3%和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IgH基因克隆性重排PCR检测可能是判断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异常的有效方法,较骨髓细胞形态学敏感;Ann Arbor分期晚的患者PCR检测阳性率高于分期早的患者;PCR检测阳性者治疗后获得CR的机会低于阴性者.  相似文献   
24.
背景与目的:骨髓是恶性淋巴瘤发展过程中较易累及的结外器官,常规的检测方法包括骨髓活检和骨髓穿刺,但各有其优缺点,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近几十年来发展的新型细胞检测技术,在国外已经较广泛的应用于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本研究拟探讨FCM在检测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初步评价其临床病理价值。方法:采用CD45-SSC设门联合三种不同荧光标记的抗CD45、CD5、CD10、CDl9、CD20、CD22、CD23、CD43、FMC-7、入和K抗体在流式细胞仪上对79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进行检测,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比较。结果:①在79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用FCM检测出35例(44.3%)患者有侵犯,而骨髓细胞形态学只检测出16例(20.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符合率为60/79(75。9%)。②用FCM检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滤泡性淋巴瘤(FL)及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患者在初诊时的侵犯率分别为20.0%、43。8%和100%。③FCM结果阳性率和AnnArbor分期有明显关系,在分期晚的患者FCM阳性机会高(P〈0。001).有B组症状及复治的患者中FCM检出骨髓侵犯高于相应的组别,但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与LDH水平和脾脏累及与否无相关(P〉0.05)。④对未确定具体类型的4例骨髓侵犯患者,根据免疫表型能够确定诊断。结论:FCM是检测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的有效方法,较骨髓细胞形态学敏感;且能够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对不同类型淋巴瘤初治患者骨髓侵犯与临床表现、治疗反应的相关性尚需扩大病例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5.
培美曲塞(pemetrexed,Alimta)为抗代谢类抗癌药,其作用机制通过阻断嘌呤和嘧啶合成所需要的3种酶———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etase,TS)、二氢叶酸还原酶(glycinamide ribonucleotide formyltransferase,DHFR)和甘氨酸核糖核苷甲酰基转移酶(dihydrofolate reductase,GARFT),使细胞分裂停止于S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目前培美曲塞已被批准用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一线治疗和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本文综述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6.
苯甲基异喹啉生物碱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甲基异喹啉生物碱广泛分布于各科植物中,它还是许多自然界存在的生物碱的前体[1]。这类化合物的合成发展了取代异喹啉的合成化学,而且许多苯甲基异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各种生理活性。例如:罂粟碱的盐酸盐具有舒张平滑肌和冠状血管的作用[2],目前,临床用于...  相似文献   
27.
28.
RGD均叉肽合成及其对高转移肿瘤细胞的黏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并合成RGD均叉肽α-精甘天冬氨酰-ε-精甘天冬氨酰赖氨酸甲酯。方法:采用固相法合成,观察目标化合物对PG细胞和LA795细胞的黏附抑制作用。结果:总收率42%,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质谱鉴定。当RGD均叉肽浓度达25μg·mL-1与肿瘤共同温育48 h开始表现黏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本实验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黏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为了寻找具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活性的新类型化合物。方法:我们设计合成了十种新异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在结构鉴定工作中我们对其进行了质谱研究。快原子轰击质谱,电子流轰击质谱。结果:发现了一些新的裂解规律。结论:在这类化和物的结构鉴定工作中质谱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术后中期的影像学及临床评估,回顾性研究非骨水泥型假体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1年3月,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行THA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1例(80髋)进行至少5年的随访。临床评估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影像学评估根据术后随访时骨盆正位与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髋臼、股骨假体的位置及其周围骨质的改变,并测量臼杯内衬的磨损速度、磨损方向。假体的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分别以髋臼、股骨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和任何原因所致的翻修为终点。结果共54例(62髋)患者获得至少5年的随访,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4.0±8.4)分(21~50分),终末随访时平均为(92.4±5.7)分(78~100分)。截至末次随访时无一例翻修或表现为影像学无菌性松动。1髋出现骨盆局灶性骨溶解,12髋出现股骨局灶性骨溶解。聚乙烯内衬平均线性磨损率为(0.125±0.074)mm/年。Kaplan-Meier分析假体生存率为1.0(95%可信区间,0.98~1.00)。结论多孔涂层非骨水泥型假体可为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提供良好的中期固定及临床效果。然而,因为聚乙烯髋臼的磨损不可避免及假体周围骨溶解等潜在因素的存在,长期效果仍须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