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4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418篇
医药卫生   1671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422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892篇
  2013年   919篇
  2012年   1213篇
  2011年   1292篇
  2010年   1245篇
  2009年   1193篇
  2008年   1298篇
  2007年   1116篇
  2006年   1032篇
  2005年   823篇
  2004年   658篇
  2003年   592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124-1126
目的:观察单纯性肥胖儿童中脂肪肝的发生情况,以及血脂、转氨酶等指标的改变,并探究炎性因子在肥胖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121例单纯性肥胖儿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并抽取31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儿童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BMI值、腰臀比、腰围身高比。检测血脂,转氨酶及hs-CRP,脂联素,TNF-α的水平。结果:三组儿童的BMI、腰围、腰臀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肝组及非脂肪肝组儿童腰围/身高比(WHtR)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肝组及非脂肪肝组儿童TG及TCH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儿童的AST及AL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谷丙及谷草转氨酶在肥胖脂肪肝早期会显著升高,脂肪肝形成与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02.
脂肪性肝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代谢物在肝细胞内过度堆积,引发疾病。其中长期饮酒、营养过剩、高脂血症、营养不良等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脂肪肝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临床治疗多采用综合性疗法。近年来我院发挥中医特色,采用中西结合疗法,依据不同体征加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了血脂,改善了肝功能,临床治愈时间短、效果显著、疗效稳定;同时开展好健康宣教工作,戒酒、控制饮食、适当增加营养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对康复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的临床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16例AFLP临床资料。结果16例发病孕周30+5~40+2(35.2±2.7)周,经保肝、补充凝血因子、手术等综合治疗,14例好转出院,2例出院后死亡,在我院分娩新生儿14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是改善孕产妇及新生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武汉市普仁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每次2片,每日3次,观察组给予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每次2片,每日2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血糖水平和肝功能指标、肝脏脂肪含量,并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2±0.9)mmol/L比(5.0±0.9)mmol/L,(1.2±0.3)mmol/L比(4.7±0.5)mmol/L,(1.39±0.17)mmol/L比(2.59±0.33)mmol/L,(5.4±0.7)mmol/L比(6.3±1.1)mmol/L,(8.0±2.1)mmol/L比(9.3±1.7)mmol/L,(7.0±0.7)%比(7.6±1.0)%,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1.17±0.21)mmol/L比(1.01±0.23)mmol/L,P<0.01];观察组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体质指数、肝脏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2.9±9.4)mmol/L比(38.9±11.5)mmol/L,(35.6±6.7)mmol/L比(41.8±7.3)mmol/L,(22.4±3.8)kg/m2比(24.2±3.9)kg/m2,(55.3±4.3)%比(56.2±3.2)%,P<0.05或P<0.01]。治疗12周后观察组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IR显著低于对照组[(76.5±21.7)%比(63.1±20.4)%,(2.6±0.5)比(3.2±0.6),P<0.05或P<0.01]。结论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能够通过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肝脏内脂肪沉积、纠正血脂异常等方面,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S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32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约130 g)随机抽取21只予高脂饮食(88%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余下11只予普通饲料饮食作为空白对照组;12周后,将高脂饮食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高脂组予高脂饮食并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治疗组予高脂饮食并腹腔注射利拉鲁肽(GLP-1类似物)注射液(0.6 mg·kg-1·d-1)。治疗4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抽取静脉血并取肝脏组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葡萄糖(GLU)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含量。石蜡包埋肝组织做病理切片及HE染色;real-time PCR法测定肝组织蛋白激酶Cε(PKCε)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 测定肝组织胞浆PKCε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组的ALT、AST、TG、TC、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脂数均明显升高;GLP-1治疗组与高脂组相比ALT、AST、TG、TC、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脂数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提示高脂组PKCε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 (P<0.05);GLP-1治疗组PKCε mRNA及蛋白表达增多(P<0.05)。结论: GLP-1类似物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该过程可能与PKCε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活血降脂方对小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分别用不同剂量的活血降脂方(由人参、三七、天麻组成,命名为GST)给小鼠灌胃2周,检测血脂、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并观察肝指数和肝脏病理变化,筛选出药物的最佳用药剂量。此外,小鼠分为正常对照(NC)组,喂基础饲料;模型组喂高脂饲料。12周后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高脂(HF)组,正常饮食(ND)组和GST组。除HF组饲高脂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基础饲料;GST组给予GST灌胃2周,其余各组以同等容积蒸馏水灌胃。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组织TC、TG含量,观察肝指数、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肝组织病理变化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的mRNA表达。结果:GST可显著降低血脂、肝脂和MDA水平,增加SOD活性,明显降低肝指数并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增加肝组织PPARαmRNA表达、抑制CYP2E1 mRNA的表达。结论:GST具有有效防治脂肪肝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肝组织PPARαmRNA的表达、降低血清和肝组织TG含量、下调CYP2E1 mRNA的表达以及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饮食控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SREBP-1c、RBP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NAFLD患者共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运动组(E)、饮食控制组(D)和运动+饮食控制组(ED);另有12例健康自愿者组成健康对照组(N)。E组运动处方干预,D组饮食干预,ED组运动联合饮食干预。实验前后分别检测身体形态(BMI;WHR)和血液生化指标(SREBP-1c;RBP4;TNF-a等)。结果:1WHR指数实验后E组、DE组较实验前显著下降(P0.05);实验后DE组较C、E组显著下降(P0.05)。2血浆TG及LDL/HDL实验后E组、DE组较实验前显著下降(P0.05);实验后DE组血浆TG、E组和DE组LDL/HDL较C组显著降低(P0.05)。3血浆FINS水平及HOMA-IR实验后E、DE组较实验前显著下降(P0.05);实验后HOMA-IR指数E组和DE组较C组显著下降(P0.05)。4E组RBP4、D组SREBP-1c和DE组TNF-α、RBP4、SREBP-1c血浆水平实验后较实验前显著下降(P0.05);实验后E组SREBP-1c水平和DE组血浆RBP4、SREBP-1c水平较C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116周有氧运动、饮食控制以及有氧运动联合饮食控制,NAFLD患者血浆SREBP-1c、RBP4、TNF-α水平分别呈不同程度降低,IR缓解,脂质代谢紊乱改善,有利于NAFLD转归。2有氧运动联合饮食控制对NAFLD的干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CEUS对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病例,其中3例经病理学证实,73例经增强CT/增强MRI确诊并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及CEUS检查。结果 76例病例中,71例(71/76,93.42%)表现为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实质期三期等增强,4例(4/76,5.26%)表现为动脉期轻度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实质期等增强,1例(1/76,1.32%)类似肝癌的动脉期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实质期低增强。CEUS诊断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与病理或其他检查随访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5),二者具有相关性(r=0.65,P<0.001)。二维声像图上三期等增强组与动脉期高增强组病灶回声、边界和形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对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899-1900
探讨全程饮食干预护理在糖尿病脂肪肝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选取180例糖尿病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饮食干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临床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行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分别为6.50±2.29、1.70±1.00、5.16±1.49mmol/L,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水平,而观察组干预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为1.90±0.70mmol/L,较该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为92.00±12.50分,明显高于该组干预前评分及对照组干预后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饮食干预护理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并非酒精脂肪肝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临床各项指标,明显提高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对该类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全程饮食干预护理措施在糖尿病脂肪肝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者脂肪肝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为脂肪肝与胆囊结石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 183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脂肪肝超声诊断及胆囊结石声像图诊断,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查出脂肪肝患者429例,胆囊结石患者112例,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胆囊结石的患病率高于男性,脂肪肝组胆囊结石患病率(11.88%)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与胆囊结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加强对脂肪肝的防治可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加强对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诊断和监测的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脂肪肝胆囊结石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