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在线性方程组Ax=b的系数矩阵A为三对角L矩阵的前提下,提出了新的预条件矩阵P=I+S1下的USSOR迭代方法.运用USSOR迭代方法及矩阵的分裂理论,获得了新的比较定理.通过数值例子验证了所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当线性方程组Ax=b的系数矩阵A为(q,r)=(2,1)相容次序矩阵时,分别讨论当ω2=γ2=1和ω1=γ1=1时,USAOR方法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在合理的假设下得到了USAOR方法收敛的最优参数和最优谱半径.  相似文献   
13.
阳离子褐煤中腐殖酸及阳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离子褐煤是一种重要的钻井液处理剂。腐殖酸含量及阳离子含量是评价阳离子褐煤处理剂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指标。对阳离子褐煤中腐植酸及阳离子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分析现有腐殖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后,提出一个新的腐殖酸含量测定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分析阳离子褐煤的生产工艺及分子结构后,通过17%的硝酸脱色,采用银量法测定Cl-含量来实现阳离子褐煤中阳离子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是在过去研究液晶膜红外热成像工作的基础上改进了膜结构并对成像规律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并认为自己研制的新型膜(液晶微晶膜)与市售的液晶微胶囊膜都可用于红外热成像.  相似文献   
15.
以十八胺、环氧氯丙烷、N-羟乙基吗啉为原料,经环氧氯丙烷的开环反应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双(1-氯-N-羟乙基吗啉-2-羟丙基)正十八烷胺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FTIR、1HNMR和13CNMR表征。采用静态失重法、环境扫描电镜、X光电子能谱仪和接触角测试仪测试了吗啉双季铵盐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作用。失重法结果表明:吗啉双季铵盐缓蚀剂在温度为45℃,质量浓度为0.4 g/L时,缓蚀率为91.32%;XPS结果表明,吗啉双季铵盐分子在钢片表面形成薄膜,薄膜的接触角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钢片表面的铺展程度逐渐减小,致密性越好,缓蚀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酰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季戊四醇为支化剂,硝酸铈铵作引发剂,制备了一种超支化两性聚丙烯酰胺(PADS)。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支化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工艺条件,确定较佳工艺条件:引发剂占总单体质量的0.05%,正硅酸乙酯占丙烯酰胺质量的2.5%、反应温度50℃。在PADS投加量为25 mg/L、温度35℃、硅藻土悬浮液p H为6的条件下,硅藻土悬浮液上清液透光率和絮凝时间达97.69%和8 s,表明PADS对模拟废水有较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原子力显微镜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实验室自制的双(1-氯-N-羟乙基吗啉-2-羟丙基)正十八烷胺对A3钢的缓蚀性能,并探讨了其在钢片表面的吸附行为。失重法结果表明,双(1-氯-N-羟乙基吗啉-2-羟丙基)正十八烷胺在质量浓度为0.4g/L、温度为45℃时其缓蚀效果良好,缓蚀率达到91.32%,并且随着酸浓度的增大缓蚀率减小。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双(1-氯-N-羟乙基吗啉-2-羟丙基)正十八烷胺属于以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双(1-氯-N-羟乙基吗啉-2-羟丙基)正十八烷胺分子在钢片表面的物理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结合物理吸附的混合吸附;A3钢在盐酸溶液中的腐蚀反应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的,并伴随着熵增。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为疏水单体,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阳离子单体,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复合引发剂,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了共聚物P(AM-DMC-TFEMA);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环境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上清液透过率以及Zeta电位的测试考察了该共聚物P(AM-DMC-TFEMA)对硅藻土悬浮液的絮凝效果并结合絮凝剂的分子结构以及絮凝剂的作用理论,对共聚物P(AM-DMC-TFEMA)的絮凝机理做出了解释。结果表明,在阳离子单体含量为30%,疏水单体含量为15%,特性黏数为627.05mL/g,投加量为16mg/L时,该聚合物对硅藻土的絮凝效果最优,上清液透过率可达到97.31%。并且与实验室合成的PAM与P(AM-DMC)相比,该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介绍了N-S方程二维非定常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两种数值解法,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并从求解方法,稳定性、收敛性和误差上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