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2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目的 目的通过对肺部肿瘤进行呼吸门控PET/CT研究,给予肺部肿瘤放疗靶区勾画指导,最终使患者接受合理的照射靶区。 方法 对20个恶性结节进行呼吸门控PET/CT与常规PET/CT采集,比较肺部不同位置结节的平均四维PET体积与三维PET体积的差别,以及平均四维CT体积与三维CT体积的差别。以平均四维体积与三维体积的相对差值作为体积间的差异, 分别从结节位置、运动幅度研究其对四维体积与三维体积的影响。 结果 用两种方法测得的平均四维PET体积比三维PET体积大17.2%。体积相对差值与结节呼吸运动幅度及结节位置有关。下肺和肺门病灶平均四维PET体积与三维PET体积的平均差值为26.5%,远远大于上肺和胸膜病灶的平均差值(2.7%)。当结节呼吸运动幅度大于3 mm时,四维与三维PET体积差值的平均值为24.3%;小于3 mm时,平均值为1.8%。平均四维CT体积比三维CT体积大3.9%,体积差值范围为0.2~5.9 cm3,体积比值为1.10依0.32。只有在下肺,平均四维CT体积明显大于三维CT体积,平均差值为11.3%。 结论 对于靠近肝脾的下肺结节,用平均四维PET勾画肿瘤靶区更精确些;对于肺门周围的结节,考虑平均四维PET体积作为肿瘤靶区;对于上肺和胸膜的结节,建议采用低剂量呼吸门控扫描且已经考虑了呼吸运动的平均四维CT体积勾画靶区。  相似文献   
192.
目的 探讨肺灌注显像Meyer评分在肺栓塞患者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接受抗凝或溶栓治疗的30例肺栓塞患者,均在治疗前1~2 d内完成肺灌注/通气显像,治疗后1~2周内复查肺灌注显像,治疗前后的灌注图像不分先后随机编号,由2名核医学专业医师对图像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对治疗前后灌注图像进行Meyer评分半定量分析。结果 30例肺栓塞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中15例局部血流灌注有明显改善,8例轻度改善,5例未见有变化,2例有恶化。其中,23例血流灌注有改善者治疗前为0.45±0.14,治疗后为0.22±0.11,治疗前后分值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t=11.627,P<0.05);7例无改善患者治疗前为0.23±0.15,治疗后为0.23±0.17,治疗前后分值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t=0.143,P>0.05);但两组改善率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410,P<0.05)。结论 Meyer评分能很好的评价治疗前后肺部血流灌注变化的情况,对肺栓塞患者的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3.
SPECT-CT探测喉癌前哨淋巴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SPECT-CT淋巴显像探测喉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的价值。方法 30例临床N0期喉癌患者,术前于喉镜引导下注射99Tcm-硫胶体(SC),使用SPECT-CT进行SLN显像;同时,术中用γ探测仪探测放射性"热点"。将手术切除的SLN及颈清扫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 全组30例检出SLN28例,检出率为93.3%。术前平面显像、SPECT-CT分别检出61个和66个SLN。术中用手持式γ探测仪有27例患者探测到SLN,共计70个,检出率为90.0%(27/30)。γ探测仪探测SLN数目与SPECT-CT淋巴显像数目有4例不一致,24例符合,其符合率为85.7%(24/28)。病理结果显示,6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占20.0%。SLN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3.3%、95.8%、93.3%和16.7%。结论 术前SPECT-CT淋巴显像能有效探测喉癌患者的SLN,准确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94.
目的 应用核素法、染料法以及二者联合法检测cN0喉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并评价SLN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 41例cN0喉癌患者采用核素法、染料法和联合法示踪SLN.核素法为手术前于喉镜引导下在肿瘤周围注射99TCm-硫胶体(SC)进行SLN显像,手术中用γ探针探测放射性"热点";染料法为手术中注射亚甲蓝,示踪蓝染的SIN;联合法为将核素法和染料法联合应用的方法.结果 核素法、染料法和联合法对SLN的检出率分别为87.8%、70.7%和92.7%(P<0.01);核素法与联合法、染料法与联合法检出SIN数目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核素法与染料法检出SLN数目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示,有9例患者淋巴结转移,占22.0%.联合法检测SLN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97.4%和96.7%.结论 联合应用核素法和染料法可提高SEN检出的准确性,SLN的病理结果可以准确预测cN0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5.
Objective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99Tcm-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99Tcm-DTPA) and 99Tcm-octreotide (99Tcm-OCT) SPECT orbital scan, evaluated the clinic significance of two imaging of estimation activity in 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 Methods Aeording to the elinnic activity score (CAS), 26 TAO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tive group (CAS ≥3) and inactive group (CAS<3), 14 volunteers (control group) participates this study. Orbit scan were completed after intravenously injection with 99Tcm-DTPA 740 MBq and 99Tcm-OCT (every other day). Obtaining the uptake ratio (UR) of two kinds of orbit scans.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included Paired-samples t test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Spearman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in UR (t=0.075, P>0.05). There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CAS and the uptake ratios(99Tcm-DTPA: r=0.835, P<0.001; 99Tcm-OCT: r=0.912, P<0.001). Conclusions There is a good uniformity between 99Tcm-DTPA and 99Tcm-OCT orbital scan; 99Tcm-DTPA is a feasible and maybe a new promising estimation method of activity in the patients with TAO.  相似文献   
196.
为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静脉溶栓的疗效,应用静态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断层显像,对22例AMI病人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9例溶栓再通病人由溶栓前平均91±33分降至37±22分(t=4085,P<001)。溶栓后20个缺损节段中6个恢复正常,10个明显改善。而这些节段为ECG检查所示的梗塞部位。未溶栓组2次心肌显像变化不大。因此,静息心肌显像可观察AMI病人溶栓前后心肌缺血有无改善,也可为判断冠状动脉再通提供影像学基础,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7.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反相再分布的报道,对其发生机制有许多不同的假设,但均无可靠的证据来证实,其临床意义及病理生理意义尚不十分清楚。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现反相再分布的频率较高,可能是梗塞区心肌尚存活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8.
199.
用99Tcm-MIBI心肌显像评价犬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左室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使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观察犬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后6 h内左心室形态、功能等早期重构变化.方法 杂种犬24条,分为手术组16条,假手术组8条.手术组犬在麻醉下开胸打开心包,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主干建成AMI模型.即刻按体重静脉注射99Tcm-MIBI 37~55.5 MBq/kg.结扎LAD后[21.87±11.03(14~48)]min开始行首次显像,并连续采集6 h.假手术组手术过程同上,但不结扎冠状动脉LAD.仪器为ADAC VertexDual-head SPECT仪.结果 结扎后首次显像即可观察到左心室前壁、心尖部放射性缺损或明显减低,左室整体扩张变形、梗死区膨胀无室壁运动.QGS软件计算手术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分别为(48.73±12.74)、(32.57±8.10)ml,与假手术组[分别为(36.88±11.12)、(24.93±7.25)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5.24、3.50,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3.64±6.05)%与假手术组[(32.40±9.2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95,P>0.05).结扎LAD后6 h内EDV、ESV仍增大,而LVEF无明显变化.结论 99Tcm-MIBI心肌显像可在AMI后早期(最早14min)就观察到左心形态、大小及功能改变等早期左室重构的发生,并可随时间进展了解AMI后心功能受损情况,是研究AMI后左室重构的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0.
目的 评价153Sm-乙二胺四甲基撑膦酸(153Sm-EDTMP)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骨转移癌患者进行153Sm-EDTMP治疗,按22.2~37 MBq/kg体重一次性静脉注射给药.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和Kamofsky评分标准,分别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缓解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153Sm-EDTMP治疗的80例骨转移癌患者中,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68.75%.其中前列腺癌骨转移癌痛缓解率最高,达81.82%,其次为乳腺癌和肺癌,分别为80.00%、75.00%.分析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变化情况,发现疼痛级别越高生活质量改善越明显.结论 153Sm-EDTMP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的疼痛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对中、重度骨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该法是使用放疗、镇痛药物等方法治疗骨转移癌痛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