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0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68篇
医药卫生   227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回顾分析40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钉固定髌骨,并对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同时与40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8.2月)。1例术后2个月因外伤导致髌骨再次骨折,其余均骨性愈合,无再移位,无伤口感染。根据胥少汀等疗效评级:优28例,良10例,差2例。两组病例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髌骨横行骨折采用可吸收钉内固定效果良好,但术后康复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注射罗哌卡因结合PCA泵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n=30),第一组(A组)术后包括膝关节后关节囊和前侧切口周围组织浸润注射罗哌卡因,结合静脉PCA泵镇痛;第二组(B组)术后仅在前侧切口周围组织浸润注射罗哌卡因,而不注射后关节囊,结合静脉PCA泵镇痛。第三组(C组)术后仅采用静脉PCA泵镇痛。分别在术后2、12、24、48、72小时,以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的疼痛水平。结果术后2、12、24、48、72小时A、B、C组评分分别为2.0,2.1,4.9;2.7,2.6,5.5;3.5,3.4,4.6;2.4,2.5,3.8;1.4,1.4,2.8。A组和B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评分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罗哌卡因和静脉PCA泵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后关节囊可不注射,镇痛效果优于单用PCA泵。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用于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并与传统降压药物硝普钠进行比较。方法:选用40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拟经股动脉行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尼卡地平(N)组和硝普钠(S)组。观察2组降压前、降压4 min和停止降压后10 min、20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和收缩压与心率乘积(RPP)的变化。结果:应用两种方法均呈现较明显的降压效果。与降压前比较,SBP、DBP明显下降(P<0.01),N组HR无显著变化,S组HR明显增快(P<0.05)。停止用药后,N组血压变化平稳,缓慢回升;S组有血压反跳现象(P<0.05)。降压4 min时,N组RPP明显下降(P<0.05),S组RPP无显著变化。CVP无显著变化。结论:尼卡地平用于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控制性降压作用迅速,用药后对心率无显著影响,其效果优于硝普钠,特别适用于伴有冠心病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分析髌上入路META-NAIL锁定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2-02—2014-07采用髌上入路META-NAIL锁定型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18例,术后2 d开始训练膝、踝关节功能及股直肌肌力,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5~80 min,平均70 min。18例均获得随访6~22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4周,平均18周,患肢完全负重8~16周,平均12周。术后6个月疗效按照Johner-Wruhs标准疗效评定:优10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髌上入路META-NAIL锁定型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是一种手术切口小、置钉精确的微创手术,可以使近端骨折和多段粉碎性骨折在术中容易复位,操作也更省力。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对活动低下逼尿肌中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数及逼尿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逼尿肌活动低下(detrusor underactive,DU)组以及DU+ SCF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SCF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ICCs细胞数目,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c-kit以及SCF的组织水平表达;体外肌条实验检测逼尿肌收缩能力.结果 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显著减少(P<0.05),SCF及c-kit表达显著降低(P<0.05),逼尿肌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显著下降(P<0.05);外源性SCF可以显著增加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P<0.05),增加SCF及c-kit的表达(P<0.05),显著提升逼尿肌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P<0.05).结论 外源性SCF可以影响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进而改变逼尿肌收缩能力.  相似文献   
86.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Rockall危险性积分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急症 ,每年发病率达 (5 0~ 15 0 ) / 10万 ,病死率为 4 %~ 14 % [1 ,2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较多 ,Rockall等[3] 根据年龄、休克表现、并存症、内窥镜诊断及近期出血征象等 5个指标 ,对 4 18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  相似文献   
87.
张书凯 《临床荟萃》2008,23(17):1252-125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1983年由Mazur等提出的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源性肿瘤[1],过去通常被诊断为平滑肌(肉)瘤或神经源性肿瘤。GIST是近十年来临床病理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认为它是一类既不同于典型平滑肌瘤,亦不同于雪旺细胞瘤的胃肠道最常见  相似文献   
88.
背景:膀胱运动的效应细胞是逼尿肌细胞,而膀胱Cajal间质细胞如能在膀胱运动中作为起搏细胞而存在,必须能对逼尿肌细胞进行调控.因此,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可以从一个方面证明Cajal间质细胞是否具有起搏细胞地位.目的:观察膀胱逼尿肌细胞与Cajal间质细胞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分析膀胱Cajal细胞在逼尿肌细胞兴奋调控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比实验,于2007-04/10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SD大鼠用于取膀胱逼尿肌新鲜组织块.方法:应用透射电镜观察Cajal间质细胞和逼尿肌细胞之间的超微结构联系:利用荧光漂白技术模拟信号从Cajal间质细胞传递到逼尿肌细胞的过程,观察Cajal间质细胞与逼尿肌细胞之间的信号交流情况.主要观察指标:Cajal间质细胞和逼尿肌细胞之间的超微结构联系及荧光强度变化.结果:①Cajal间质细胞和逼尿肌细胞之间有缝隙连接.②对单个Cajal间质细胞相邻的逼尿肌细胞进行荧光漂白后,发现逼尿肌细胞内的荧光强度明显恢复,同时Cajal间质细胞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说明Cajal间质细胞与逼尿肌细胞之间有信号通讯通路.结论:逼尿肌细胞与Cajal间质细胞之间存在结构上的联系,Cajal间质细胞可以将兴奋信号传递给周围的逼尿肌细胞.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糖代谢与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围绝经期OP合并T2DM患者、70例单纯围绝经期OP患者和70例单纯围绝经期T2DM患者,分为研究组、OP组、T2DM组。检测受试者糖代谢、骨代谢指标。结果三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FPG、FINS、Hb A1c、HOMA-IS、BGP、ALP、PTH水平及其异常者占比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PG、FINS、Hb A1c、血PTH水平均明显高于OP组和T2DM组(P0.05),T2DM组FPG、FINS、Hb A1c水平均明显高于OP组(P 0.05),糖代谢指标异常者占比对比为研究组T2DM组OP组,BGP、ALP和PTH异常者占比对比为研究组OP组T2DM组;研究组HOMA-IS、BGP、ALP均明显低于OP组和T2DM组(P0.05),T2DM组HOMA-IS明显低于OP组(P0.05),OP组BGP、ALP均明显低于T2DM组(P0.05);研究组中FPG、FINS、Hb A1c与BGP、ALP均呈负相关(r0,P0.05),与PTH均呈正相关(r0,P0.05),HOMA-IS与BGP、ALP均呈正相关(r0,P0.05),与PTH呈负相关(r0,P0.05)。结论围绝经期OP合并T2DM患者中多数均可出现糖代谢和BGP、ALP、PTH骨代谢异常,且上述糖代谢与骨代谢指标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维生素K联合骨化三醇、钙尔奇D对男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WA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患者腰椎L_(1~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股骨颈骨密度。对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固力康联合骨化三醇、碳酸钙D3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年,治疗期间监测患者骨代谢变化。采用美国Thermo公司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BGP、CTX-1、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椎(L_(1~4)) BMD、股骨颈BMD开始增加,治疗12个月后患者腰椎(L_(1~4)) BMD、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增加明显。治疗后,血清骨形成指标BGP水平升高、细胞因子IL-10水平升高;血清骨吸收指标CTX-1水平、细胞因子IL-6水平降低。结论维生素K可提高患者腰椎与股骨颈骨密度,升高血清骨形成指标BGP、细胞因子IL-10水平,降低血清骨吸收指标CTX-1、细胞因子IL-6水平,维生素K治疗男性骨质疏松效果显著,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