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治疗在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GDT组(目标导向治疗组)和CG组(经典输液组)。所有患者均监测B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尿量、出血量、晶体输入量、胶体输入量、总液体输入量及术毕乳酸值,记录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GDT组连接Flo Trac/Vigileo心排量监测仪监测心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及每搏变异度(SVV)。将CI≥2.5L·min-1·m-2为目标作为GDT组的目标导向治疗,将MAP:65~90mm Hg(1 mm Hg=0.133 k Pa),CVP:8~12mm Hg,尿量≥0.5m L·kg-1·h-1为目标作为CG组的目标导向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ASA分级、NYAH分级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G组比较,GDT组晶体液用量,总入量,多巴胺用量,术毕乳酸值明显减少(P<0.05),胶体液用量,术中MAP,CVP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G组患者相比,GDT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减少。结论:目标导向治疗用于合并冠心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能提供更好的容量治疗,可降低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复方鳖甲方治疗实验大鼠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方治疗博莱霉素诱导的实验大鼠特发性肺纤维化(Id iopathic pulmonaryfibrosis IPF)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1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及复方鳖甲方高、中、低剂量组。在药物治疗的第7、14、28天,每次每组随机抽取大鼠10只麻醉后取材,常规固定制成切片,光镜观察其结构和胶原变化。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支气管周围及肺泡透光区、致密区的平均光密度。常规制造电镜切片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光镜观察显示复方鳖甲方可降低肺纤维化程度。图像分析表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7、14、28 d之间光密度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三阶段之间有不同差异。电镜观察,复方鳖甲方各组在7、14、28 d胶原纤维含量均明显少于模型组和阳性药物组,基膜区域性折叠、扭曲或缺损。细胞外基质沉积、呼吸膜增厚等现象也明显好于模型组和阳性药物组。结论复方鳖甲方有明显抑制实验大鼠IPF胶原纤维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利妥昔单抗治疗温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IH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10日至2013年12月30日在我院被诊断为WAIHA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接受375 mg/m2利妥昔单抗,1次/周,连续4周,对照组接受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随访12个月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的完全缓解率(65%)高于对照组(35%),1年复发率(10%)低于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WAIHA可以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线可穿戴智能体温监测系统在腹部手术后患者体温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住院行腹部手术后的572例患者,同时采用汞式体温计和无线可穿戴智能体温监测系统进行体温监测,每天4次,共监测3d,共计6864例次。比较两种体温测量方法测量时间和测量值及分析其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两种体温测量方法的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体温测量方法的测量值呈正相关(r=0.962,P0.05);可穿戴智能体温监测系统测量体温时间较采用汞式体温计测量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线可穿戴智能体温监测系统测量结果与汞式体温计测量结果基本相同,同时可缩短体温测量时间,从而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患者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重度AS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例AS为风湿性病变所致,余为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所致。剖宫产手术均采用硬膜外麻醉,硬膜外给药过程中均预防性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外周血管阻力,防止血压下降。胎儿娩出后,采用变换体位及延迟胎盘娩出等方法缓解回心血量骤然增加,避免心脏过荷导致心功能恶化;对术前心功能较差及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予适量多巴胺静脉泵注,以维护心功能;同时做好行心脏手术的准备。所有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均平稳度过围术期,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无一例进行同期心脏手术。结论妊娠合并重度AS患者围术期心血管风险极大,硬膜外麻醉适用于此类患者的剖宫产手术,术中预防性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麻醉诱导时联合应用右旋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在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OPCABG)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拟行OPCABG的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与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右旋美托咪啶负荷量1μg/kg进行麻醉诱导,给药时间>10min。C组采用0.9%氯化钠液对照。2组麻醉诱导方法和其他用药相同。记录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镇痛均采用舒芬太尼,镇痛效果采用100mm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法,术后镇静程度采用Remesay镇静评分。记录气管导管拔除时间、ICU停留时间、舒芬太尼应用总量、术后吗啡的额外需要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C组比较,D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平均动脉压(76±8)mmHg(1 mmHg=0.133 kPa)较C组(64±10)mm-Hg高,下降幅度小(P<0.05),气管插管后MAP及心率升高幅度较小(P<0.05)。ICU拔除气管导管后15 min、4 h及24 h的VAS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舒芬太尼总量、Reme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诱导联合应用右旋美托咪啶于OPCABG患者具有更理想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提示右旋美托咪啶在OPCABG患者麻醉诱导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用于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并与传统降压药物硝普钠进行比较。方法:选用40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拟经股动脉行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尼卡地平(N)组和硝普钠(S)组。观察2组降压前、降压4 min和停止降压后10 min、20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和收缩压与心率乘积(RPP)的变化。结果:应用两种方法均呈现较明显的降压效果。与降压前比较,SBP、DBP明显下降(P<0.01),N组HR无显著变化,S组HR明显增快(P<0.05)。停止用药后,N组血压变化平稳,缓慢回升;S组有血压反跳现象(P<0.05)。降压4 min时,N组RPP明显下降(P<0.05),S组RPP无显著变化。CVP无显著变化。结论:尼卡地平用于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控制性降压作用迅速,用药后对心率无显著影响,其效果优于硝普钠,特别适用于伴有冠心病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正>冠状动脉缺血所致心肌梗死及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由多种炎症介质导致的炎症反应是其主要因素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手术刺激导致的一系列细胞炎症因子,如TNF、IL-1、IL-6及IL-8等的大量产生,机体发生持续而严重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它是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避免皮试时用酒精消毒皮肤后皮肤潮红的情况,了解酒精消毒后消毒区域皮肤反应与饮酒后面色反应的关系。方法将125例患者根据饮酒后是否面红分为3组,不红组55例,偶红组15例,面红组55例。患者右手予酒精消毒,左手0.9%氯化钠溶液擦拭,单盲法观察擦拭后结果,酒精消毒后皮肤反应与饮酒后是否面红的相关性用对应分析和Spea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酒精擦拭后不红与饮酒后不红组、偶红组趋近,潮红、淡红与面红组趋近,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r=0.926,P〈0.01,显示酒精消毒后消毒区域皮肤反应与饮酒后的面色反应呈等级相关。结论酒精消毒后局部皮肤的反应与饮酒后是否面红反应有一定的相关性,饮酒后面红者不宜用酒精做皮肤消毒。应改用其他消毒剂消毒皮肤。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成年人粗杂粮摄入水平对膳食营养素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居民粗杂粮摄入水平及其对膳食营养素的贡献。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回顾法调查居民所有食物摄入情况,家庭调味品消费量采用"称重法"。样本:全国31个省150个县(区)18岁以上居民55529人。结果我国18~44岁成年人膳食中粗杂粮占到粮谷类摄入量的3.3%,45岁和60岁以上人群分别为4.3%和5.6%;高粗杂粮摄入水平,可增加粗杂粮对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B_1、镁、锌的贡献率,与低粗杂粮消费人群比,高粗杂粮消费人群对膳食纤维的贡献率增加了6~7倍,碳水化合物增加了5倍,维生素B_1增加了5倍,维生素B_2增加了2倍,尼克酸增加了3倍,镁增加了3~4倍,钾增加了1倍;在粗杂粮消费人群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所占比例随粗杂粮消费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趋势相反。结论我国成年居民增加粗杂粮摄入,可提高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调整优化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