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目的]评价镍钛机动器械Profile在磨牙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中的作用.[方法]将90颗牙髓炎、无症状死髓牙随机分配至3组,分别为Profile镍钛根管锉机动预备与侧压充填根管治疗一次完成组,K型不锈钢根管锉手动预备与侧压充填根管治疗一次完成组,K型不锈钢根管锉手动预备,侧压充填分次完成组,评价Profile机动预备与K型不锈钢根管锉手动预备完成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反应、远期疗效,并与传统根管治疗多次法进行比较.[结果]在磨牙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中,Profile根管预备根管充填组术后反应明显少于K-file组,3组根管治疗远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镍钛机动器械在磨牙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中具有省时高效的优点,并能减少术后反应.  相似文献   
62.
我院自1978~1986年共收治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的患者101名。由于进行了良好的护理和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收到了较好康复效果。现将我们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01例中,男性78例,女性23例。年  相似文献   
6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6例心电图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86例病窦综合征的临床心电图诊断分析,进一步探讨病窦的病因、症状、类型与心电图改变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本研究分Ⅰ组(老年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60-77(平均68.7岁);Ⅱ组(非老年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0-59(平均50.37)岁。病窦诊断根据1977年北京地区病窦座谈会所定诊断标准^[1],常规12导联ECG检查86例,动态心电图监测76例(Ⅰ组30例,Ⅱ组46例),阿托品试验62例(Ⅰ组28例,Ⅱ组34例),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病窦类型比较,单纯窦房结病变差异有非常显性,双结病变差异有显性,而其他类型差异无显性。两组病窦ECG比较,窦缓、窦性静止、窦房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差异有非常显性;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差异有显性,而其他改变无显差异。两组病窦病因比较,冠心病差异有非常显性,心肌病差异有显性,而其他病因无显性差异。结论 探讨二间不同之处及评价其临床意义,可进一步帮助了解病情,估计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4.
<正> 毛发穿孔试验历来被认为是石膏样毛癣菌的鉴定特点之一。但近年来国外已有报道羊毛状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也可以引起毛发穿孔,而国内还未见报道。为进一步证实这两种菌是否具有上述特性以及了解毛发穿孔试验在皮肤癣菌鉴定上的意义,我们对几种常见的皮肤癣菌进行了试管中毛发穿孔试验的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强督通经”针剌法与传统针刺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8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强督通经”针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1.8%和95.8%,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5.5%和7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及计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l,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症状及计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督通经”针刺法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5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一线应用吉非替尼250mg/d,直至出现肿瘤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结果:45例可评价病例中,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15例,病情稳定(SD)17例,疾病进展(PD)13例。全组有效率为33.3%,疾病控制率为71.1%。疾病相关症状缓解率为72.5%,中位缓解时间为8天。中位生存期15.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0个月。主要的毒副作用为皮疹24例(53.3%),腹泻15例(33.3%),皮肤干燥脱屑12例(26.7%),皮肤瘙痒10例(22.2%),恶性呕吐8例(17.8%),转氨酶升高3例(6.7%)及口腔溃疡2例(4.4%)。结论:吉非替尼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对洁净手术室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方法采用EOW对洁净手术室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一般物品进行2~3 min冲洗消毒后采样培养。结果物体表面擦拭消毒后,菌落数均值为0.5;一般物品冲洗消毒2~3 min后,菌落数均值为2.5;消毒合格。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效果肯定,对皮肤刺激小,快捷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时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sVAP-1)和CRP的变化及其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64例及正常人20例的血清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CPR水平,比较其差异,分析其意义。结果血清sVAP-1、CRP水平糖尿病组明显高于NC组,sVAP-1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结论 sVAP-1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0.
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全身水疱伴瘙痒20天,加重2天,于2004年4月4日收住本科。患者20天前发现臀部出现绿豆大小散在分布的紧张性小水疱,伴瘙痒。搔抓后水疱破裂结痂。数日后在原发部位又出现新发水疱,并逐渐增大增多。水疱扩展至头皮,颈部,躯干和四肢。病程中无发热、咳嗽、心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