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8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目的:通过整合临床危险因素和术前超声影像组学评分,建立一个基于超声影像组学的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3年2月有明确病理结果的525例患者的525个乳腺肿块(其中良性241例,恶性284例)的超声图像,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368例)、验证组(157例)。根据肿块轮廓勾画出肿瘤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对超声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分析,选择Logistic回归分类器将结果输出转换为影像组学评分(Radiomics score,Rad-Score),作为Rad-Score模型。此外,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将影像组学评分与临床危险因素进行整合,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绘制ROC曲线及校准曲线以评价模型效能。结果:提取的851个影像组学特征中筛选出13个非零特征用于建立模型,多因素分析中,乳腺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基于患者年龄及Rad-Score构建...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途径对肋间神经阻滞(INB)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28~69岁,BMI 18~23 kg/m~2,ASA I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关闭胸腔前在胸腔镜直视下行INB。C组:生理盐水1 ml+0.5%罗哌卡因29 ml行INB,生理盐水50 ml静脉输注;Div组:生理盐水1 ml+0.5%罗哌卡因29 ml行INB,右美托咪定1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0 ml静脉输注;Dp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 ml+0.5%罗哌卡因29 ml行INB,生理盐水50 ml静脉输注。术后患者均行PCIA。记录INB镇痛作用持续时间、术后PCIA芬太尼的消耗量;记录术后48 h PCIA有效和无效按压次数;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440.0±109.6)min比较,Div组(519.0±82.5)min和Dp组(602.5±108.5)min镇痛作用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PCIA芬太尼消耗量C组为(369.0±134.1)μg,Div组为(268.5±93.0)μg,Dp组为(237.0±98.7)μg,与C组比较,Div组和Dp组术后PCIA芬太尼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较,Div组和Dp组术后48 h PCIA有效和无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C组有1例发生恶心呕吐,Div组和Dp组分别有1例发生头晕,三组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和肋间使用右美托咪定可同等程度地延长胸腔镜肺切除术后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作用时间,减少术后芬太尼消耗量。  相似文献   
44.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与血清中5-羟色胺(5-HT)的关系。方法 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血氧饱和度把夜间打鼾、白天嗜睡受试者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轻中度OSAHS组,重度OSAHS组),计算所有受试者的体重指数,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检测患者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5-HT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SAHS两组均有认知功能损害,且重度OSAHS组认知功能损害较重;OSAHS两组血清中5-HT水平明显升高,以重度OSAHS组5-HT水平的升高更为显著。结论 不同程度OSAHS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低氧程度越重,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且与5-HT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5.
正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以非干酪性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90%以上病例累及肺和胸内淋巴结。肺结节病的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缓慢,且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于体检时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本病后期可发展为肺纤维化,导致呼吸困难。笔者有幸长期跟随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郑小伟教授临证学习,受益匪浅,现将郑师治疗肺结节病临证体会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中医对肺结节病无特定病名,临床多以"咳嗽""痰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铺灸疗法联合陈夏六君子汤对合并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B组给予铺灸疗法治疗,C组给予铺灸疗法+陈夏六君子汤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肺CT检查参数、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血清VEGF、NT-pro BNP、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肺CT检查参数m PAP、PCWP、PVR、d PA、r PA及血清VEGF、NT-pro BNP、IL-8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B组和C组明显低于A组(P均0.05),C组明显低于B组(P均0.05);3组治疗后p(CO2)、p(O2)、Sa(O2)均显著改善,且B组和C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P均0.05),C组明显优于B组(P均0.05);3组治疗后6MWT距离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B组和C组明显高于A组(P均0.05),C组明显高于B组(P均0.05)。结论铺灸疗法联合陈夏六君子汤能够显著改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通气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并抑制肺血管重塑,提高运动耐量,可能与抑制血清VEGF、NT-pro BNP、IL-8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调查南疆维吾尔族居民血清硫化氢(H2 S)水平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阿图什市人民医院体检或就诊的维吾尔族居民250例,其中男111例,女139例,年龄50~80岁.入院后检测患者体重指数,采用亚甲基蓝法测定血清H2 S水平,应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受检者的腕部骨密度.采...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LC-DAD-ESI-Q-TOF-MS)联用技术快速鉴定慈孝竹叶中的多种化学成分,为慈孝竹叶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慈孝竹叶甲醇提取物经过Eclipse XD-C1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0.1%甲酸水-乙腈洗脱分离后,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采集紫外数据,最终结合负离子模式下获得的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数据对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峰与特征碎片离子分析,推测慈孝竹叶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在45 min的色谱分离时间内,初步推测出慈孝竹叶中的30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21种黄酮类成分,5种酚酸类成分,2种烯酸类成分,其中,在该植物中首次发现酚酸类、荭草素 4'-O-己糖苷、去甲氧矢车菊黄素7-O-芸香糖苷等12 个化学成分。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慈孝竹叶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定方法,可为慈孝竹叶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人体正常膝关节和人工膝关节高屈曲活动下股胫关节的运动,为膝关节运动特性研究、假体设计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利用CT和MRI扫描数据建立正常全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以及TKA术后有限元模型,采取三束股四头肌肌力非同步变力加载,模拟人体下蹲运动,以分析股胫关节的相对运动特性,并检索相关研究结果以便对比分析。 结果 获得正常膝关节以及TKA术后人体下蹲过程中股骨相对胫骨的三维相对运动数据,结果表明,TKA术前、后股胫关节相对运动的总体趋势相近,同时在前后位移、远近位移、内外位移、内收外展和内外旋等最大值方面存在差异;同时通过对比分析TKA前后股胫关节相对运动以及相关文献数据,发现结果存在不同程度差异。 结论 究其原因,正常膝关节相对运动差异主要在于股胫关节各个运动方向上和不同屈曲度时约束程度的改变;人工膝关节相对运动差异主要来源于膝关节型面和结构的改变;同时与坐标系的定义、在体和离体的差异、负荷加载的差异相关。本研究针对人体正常膝关节和TKA术后膝关节股胫关节运动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对膝关节运动特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潜伏期相关核抗原(LANA)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关键致癌蛋白,在卡波西肉瘤(KS)的多种致病途径 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参与KSHV 与宿主基因共复制、协助建立KSHV 基因组表观遗传修饰、调节KSHV 潜伏和裂解生命周期、 协助宿主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调节宿主细胞代谢等,通过影响KSHV 和宿主细胞重编程促进KS 的发生发展。 LANA 不仅可作为临床检测KSHV 感染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更有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目前已开展多项靶向LANA 的 研究,其中利用CRISPR/Cas9 技术靶向编码LANA 的ORF73 基因、以结构为基础筛选及合成的LANA 结合位点小分子抑制剂和 LANA 调节因子抑制剂在相关细胞和动物实验中显示出对KSHV 相关恶性肿瘤的治疗潜力,针对LANA 的靶点干预可能为及 KSHV 相关恶性肿瘤抗病毒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