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分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分期与病理变化、临床病情的一致性 ,以正确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方法 对 36例有窒息史、无其它疾病的新生儿进行CT扫描 (平扫 ) ,其中 2 1例距第 1次扫描 0 .5~ 2 4月作复扫。结果 全部病例均出现脑水肿 ,13例低密度水肿区内出现更低密度为脑质坏死 ,16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2例出现脑内灶性出血。复查 2 1例 ,脑水肿者复查 11例 ,8例完全恢复 ,无遗留后遗症 ;10例水肿区内有更低密度者 ,经复查 8例出现脑软化、脑萎缩及发育不良 ,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智力落后、脑瘫、癫痫等。结论 HIE的脑损害程度与脑水肿范围大小无明显相关关系 ,主要取决于有无脑质坏死。CT分期有助于与病理、临床一致 ,正确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342.
目的 基于FIBROSCAN检测评价健脾疏肝活血化痰法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门诊治疗的120例脂肪肝患者,治疗过程中脱落12例,最后计入108例(所有患者均为超重并伴有脂肪堆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Ⅰ、治疗组Ⅱ,每组各36例。对照组单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组Ⅰ予健脾疏肝活血化痰中药内服;治疗组Ⅱ予健脾疏肝活血化痰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FIBROSCAN分值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 入组所有病例纳入FIBROSCAN检测肝脏脂肪变性定量数值(CAP)相关性研究,可以发现CAP与BMI、TG、肝硬度均有明...  相似文献   
343.
细胞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具有多类效应的糖蛋白,可介导细胞间的趋化和黏附.ICAM-1可与肝脏内皮细胞膜表面相对应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细胞通透性上升并分泌大量介质,促使细胞间的聚集,进而提高炎性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黏附效应.近期...  相似文献   
344.
目的 观察清肝化痰活血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模型组(30只)、预防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组以高脂饲料造模,造模12周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模型对照组(10只)与治疗组(10只).预防组和治疗组均给予清肝化痰活血中药干预.分别观察清肝化痰活血方对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血清ALT、AST的影响. 结果 造模12周时,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正常,没有脂肪变性和炎症发生;模型组大鼠均发生重度肝脏脂变及不同程度的肝组织炎症,而预防组大鼠肝脏的脂变程度和炎症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活性、AST活性有上升趋势,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血清ALT、AST活性显著下降(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大鼠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治疗组ALT、AST活性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清肝化痰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肝脏脂肪过度沉积,改善肝功能,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肝组织炎症.  相似文献   
345.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484例慢乙肝、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乙型慢重肝黄疸病患者证候变化,发现慢乙肝到乙型慢重肝黄疸病病情进展过程中的证候演变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病证结合、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法,并结合描述性统计,根据证候及其出现的频率变化,研究慢乙肝、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乙型慢重肝黄疸病的证候演变规律.结果 随着病情进展,肝胆湿热、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证出现几率降低.而血瘀证、肝血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肝阳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阴虚湿困证、气虚血瘀证、水饮内停、肝胆热毒炽盛证等13个证候出现几率明显升高,且大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着病情进展,正气耗损、瘀血、水饮、邪毒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346.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484例慢乙肝、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乙型慢重肝黄疸病患者证候变化。发现慢乙肝到乙型慢重肝黄疸病病情进展过程中的证候演变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病证结合、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法.并结合描述性统计,根据证候及其出现的频率变化,研究慢乙肝、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乙型慢重肝黄疽病的证候演变规律。结果随着病情进展,肝胆湿热、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证出现几率降低。而血瘀证、肝血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肝阳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阴虚湿困证、气虚血瘀证、水饮内停、肝胆热毒炽盛证等13个证候出现几率明显升高,且大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病情进展,正气耗损、瘀血、水饮、邪毒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347.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发生肝硬化失代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864例PBC患者病历资料,按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到PBC肝硬化代偿期组(n=246)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n=183)两组患者。纳入两组患者入组时年龄、性别、ALT、AST、TBil、Glo、Alb、GGT及ALP水平、血脂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INR、APRI、FIB-4、NLR等指标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相关因素危险比及95%置信区间。结果:与PBC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相比,PBC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WBC、NE#、LY#、MO#、RBC、HGB、PLT、ALT、AST、Che、Alb、GGT、ALP、TC、TG、PTA水平均偏低(P<0.05);PBC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NLR、TBil、DBil、TBA、PT、INR、TT、CREA、IgA、IgM、ARPI评...  相似文献   
348.
孙凤霞  先兆娟  韦丽  张艺  葛明  熊丽林 《现代预防医学》2023,(11):1970-1974+2002
目的 评估南京市大气PM2.5污染控制对循环系统疾病的健康收益。方法 收集2013―2020年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气象、死因监测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南京市大气PM2.5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根据整合风险模型评估归因于南京市大气PM2.5暴露导致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结果 2013―2020年,南京市大气PM2.5年均浓度从77.05μg/m3降低到31.65μg/m3,下降幅度达58.92%;空气质量优良比例由54.25%升高到85.25%;大气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升高0.30%(95%CI:0.04%~0.56%);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0.44%(95%CI:0.07%~0.81%);人群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0.30%(95%CI:0.00%~0.59%);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349.
目的:观察瘀胆Ⅰ号方治疗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的难治型PBC患者,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瘀胆Ⅰ号方,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8周。比较两组患者组内及组间治疗前及治疗24周和治疗48周时的肝功能指标、肝脏硬度值、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肝脏硬度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48周中医证候总积分、肝脏硬度值均较本组治疗24周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24周及治疗48周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肝脏硬度值差异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乏力、瘙痒、黄疸、纳差、腹胀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48周较本组治疗24周乏力、瘙痒、黄疸、纳差、腹胀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24周比较,治疗组患者24周黄疸、腹胀症状积分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50.
目的 观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案例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实习的60名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名学生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0名学生,对照组30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PBL联合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自我评价和学生满意度。结果 教学结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与入科考核成绩相比,均显著升高;试验组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生的自我评价分数和学生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教学中采用PBL联合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教学成绩,且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