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008篇
  免费   61685篇
  国内免费   43560篇
工业技术   625253篇
  2024年   2094篇
  2023年   7924篇
  2022年   20275篇
  2021年   25793篇
  2020年   18549篇
  2019年   12797篇
  2018年   13684篇
  2017年   15562篇
  2016年   13987篇
  2015年   22924篇
  2014年   29193篇
  2013年   34006篇
  2012年   43909篇
  2011年   45781篇
  2010年   43978篇
  2009年   41744篇
  2008年   43394篇
  2007年   42514篇
  2006年   36117篇
  2005年   29402篇
  2004年   21398篇
  2003年   14497篇
  2002年   14124篇
  2001年   12785篇
  2000年   9543篇
  1999年   3524篇
  1998年   953篇
  1997年   709篇
  1996年   580篇
  1995年   498篇
  1994年   348篇
  1993年   372篇
  1992年   338篇
  1991年   217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254篇
  1988年   155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99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90篇
  1980年   170篇
  1979年   110篇
  1965年   16篇
  1964年   10篇
  1959年   106篇
  1951年   1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某型车门下沉问题,通过台架试验获得车门、铰链和车身等各单因素下沉量和车门绞链系统整体下沉量,对单因素下沉量与系统整体下沉刚度进行线性拟合分析,得到车门铰链系统各单因素与系统下沉刚度的相关度排序.对前、后车门分别选取相关度较高的单因素进行优化,最终改进方案的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案可有效地提升车门下沉刚度.采用定量分析法可快速找出影响下沉刚度的敏感因素,并能够快速生成优化方案,为新车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53.
54.
55.
56.
汪子杰  张德明  徐晓慧 《中国矿业》2021,30(S1):238-244
胶莱盆地在胶东半岛地质构造及造山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巨厚的白垩系陆相沉积是石油系统多年的研究目标。胶莱盆地南部白垩纪的岩石地层序列较其北部更为复杂,其认识几经反复,其中尤以大盛群与王氏群和莱阳群的部分单位的关系为甚。本次工作通过详细对比其沉积层序、相互关系、古生物组合、岩石学特征及同位素年龄等因素,认为大盛群与王氏群属同一沉积层序,沉积基底相同、沉积环境相似、古生物群落时代一致,二者具有同时代、同沉积相、同岩石组合的一致性,应是一套地层,建议今后使用统一地层名称。  相似文献   
57.
针对某金矿,在回收金银的基础上,对金银浮选尾矿进行云母和长石浮选,以及提纯石英试验,最终获得SiO2品位99.91%的石英产品。提纯石英产品与比利时矽比科矿业有限公司石英产品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化学成分、粒度组成、熔制、粘度和热膨胀系数测试对比试验,得出金矿提纯石英达到甚至超过矽比科进口石英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8.
59.
支承或连接构件对梁结构的动力学性能有至关重要影响,必须保证其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破坏或者失效。通过合理设计和布局附加弹性支承可以实现对这些重要连接构件所承受约束反力的控制。应用微分变换法推导含附加支承的梁结构支承约束反力及其对于附加支承位置和刚度的灵敏度表达式,并通过优化设计附加支承位置和刚度实现具有弹性约束端的简支梁结构各支承约束反力的平衡,可提高结构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0.
多种退化类型混合的图像比单一类型的退化图像降质更严重,很难建立精确模型对其复原,研究端到端的神经网络算法是复原的关键.现有的基于操作选择注意力网络的算法(operation-wiseattentionnetwork,OWAN)虽然有一定的性能提升,但是其网络过于复杂,运行较慢,复原图像缺乏高频细节,整体效果也有提升的空间.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级特征融合的自适应复原算法.该算法直接融合不同感受野分支的特征,增强复原图像的结构;用注意力机制对不同层级的特征进行动态融合,增加模型的自适应性,降低了模型冗余;另外,结合L1损失和感知损失,增强了复原图像的视觉感知效果.在DIV2K,BSD500等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无论是在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上的定量分析,还是在主观视觉质量方面,均优于OWAN算法,充分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