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1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英 ]/Val lisaD…∥AmJMed 1 999,1 0 6 5 5 6~ 5 60 据报道 ,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 (HCV)标志物检出率非常高。本文前瞻性评价NHL患者中HCV标志物的检出率 ,并对比有与无HCV感染者的NHL组织学分类及临床表现 ,评价慢性肝病对化疗诱发肝脏毒性的影响 ,明确HCV感染是否影响治疗效果。方法 对 1 75例未经治疗的NHL患者及3 5 0 (住院和门诊患者各 1 75 )例对照者分别测定HCV感染的血清学及分子学标志物。NHL伴HCV感染者进行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试验 ,并于化疗…  相似文献   
52.
作者曾提出 :二尖瓣手术后血栓栓塞危险性增加可能与植入的人工瓣膜造成的血液动力学影响有关。为证实上述假说 ,本文对比二尖瓣置换术与二尖瓣修复术后患者血浆中 vonwillebrand因子 (v WF)、纤维蛋白原及可溶性 P-选择蛋白水平。v WF是内皮功能损伤或功能障碍的指标 ,可溶性 P-选择蛋白反映血小板活性 ,而纤维蛋白原是出凝血指标。1997年 5月至 1998年 4月行二尖瓣置换或二尖瓣修复术者列入研究对象 ,术后常规应用华法令预防治疗 ,但二尖瓣修复术者术后 6周呈窦性心律者停用华法令 ,另设 5 6例对照组 ,分别于术前、术后 3个月时取静脉…  相似文献   
53.
胺碘酮可作为心房纤颤转复为窦性心律的首选药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美国,胺碘酮仅被批准用于治疗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在其他国家,尤其是南欧,也被广泛用于心房纤颤(Af)的治疗。然而有关胺碘酮复律效果报道不一,其成功率在16?%。本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胺碘酮作为Af复律的首选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连续208例症状性Af,男性102例,女性106例,年龄2778(65±10)岁。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与安慰剂组。胺碘酮用法:300mg静脉注射,持续1小时,然后以20mg/kg静脉滴注,持续24小时,继之口服200mg,tid,共1周,400mg/d共3周。如果受试者此前未用地高辛,则给予地高辛0.5mg静脉注射,2小时…  相似文献   
54.
本研究报道了 1 986~ 1 992年间收治的药物诱发的低血糖昏迷 (DIHC)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共 1 0 2名 ,其中男性 4 1例 ( 40 2 % ) ,女性61例 ( 59 8% ) ,平均年龄 72岁 ,包括 2型糖尿病 92例 ,1型糖尿病 1 0例 ,病程 1~ 4 1a。糖尿病昏迷为入院主要原因者 99例 ,住院期间出现糖尿病昏迷者 3例。入院时患者平均血糖值为 1 77mmol L。调查发现患者中93例存在药物诱发的低血糖昏迷 (DIHC)危险因子 ,其中 2 7例 ( 2 6 4 % )既有肾功能不全 ,又有能量摄取不足 ,1 4例除降糖药外还同时应用可引起低血糖的其他药物如β受体阻…  相似文献   
55.
文献报道 SMZ-TMP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不适(2%~8%)及皮疹(1%~6%);最严重的毒性反应是某些皮肤损害、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减少,但罕见。最近才认识到,此药尚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及脑膜炎样症  相似文献   
56.
某些研究提示,心肌梗死后发生束支阻滞是死亡率增高的因素之一。研究对象 1634例Q波型下壁梗死,其中男性1249例,女性385例,年龄60±11岁(19~94岁)。110例住院期间证实有右束支阻滞,其中新近发生者50例,原已存在者27例,时间不明者33例。结果临床特点:伴右束支阻滞者年龄偏大、陈旧性心肌梗死者多、心衰者多,住院期间左室衰竭征象常见。  相似文献   
57.
目前建议对1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无论血压是否升高,均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作者对有关ACEI治疗1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价什么亚组最有可能从治疗中受益,并研究血压等协变量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患者男性,52岁,发作性心悸、气促7一8年。体检: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绝对不一致,脉搏短拙。临床诊断:阵发性房颤。1988年6月13日心电图(附图见第101页)示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隔不规则,QRS波宽窄不一,宽QRS波可见明显预激波,V_1及V_3可见“于风琴样改变”,心室率约170次/min。心电图诊断: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阵发性房颤终止后,多次记录心电图均未出现预激波肌注新斯的明1 mg后于15、30、60min时记录心电图,亦未出现预激波。  相似文献   
59.
卡托普利致剧咳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卡托普利(captopril,巯甲丙脯酸)是目前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在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味觉障碍、中性白细胞减少、蛋白尿、血管性水肿等,但引起咳嗽者不多,约占1.1%,今报道1例。患者女,45 yr,因心悸、胸闷20 d于1988年5月23日入院。1973年体检时发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987年12月出现心房纤颤。1988年  相似文献   
60.
鉴于住院患者病情有日趋严重的倾向,可以预期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菌血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会上升,尤其抗生素治疗不当时更是如此。本研究目的是:①对比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菌血症、甲氧西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