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采用电影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MRI)定量测量肝硬化门静脉血流,评价其与术中门静脉压力相关性。方法 3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为肝硬化组,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6岁;采用电影相位对比MRI对3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前1周行门静脉血流定量测量,术中测量门静脉压力。对照组为性别比、年龄与肝硬化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9例。结果肝硬化组门静脉主干截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均显示显著性增大(P〈0.05),肝硬化组门静脉血流量为(21.71±12.42)cm3/s,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肝硬化组流速较正常对照组略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例门静脉高压患者术中测压,门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为(33.79±5.32)cm H2O柱,门静脉流量与压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无明显相关性(r=0.293,P〈0.01)。结论电影MRI肝硬化术前门静脉血流定量可客观显示门静脉系统呈高血流动力学改变,门静脉压力亦可以反映肝硬化严重程度,但门静脉血流量与压力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胃左静脉、脾静脉壁标本的一氧化氮合酶(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肝硬化发生机制。方法 3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手术治疗,30例患者伴严重消化道出血或脾脏功能亢进,采用胃左静脉断流、脾脏切除,4例脾脏增大伴脾脏功能亢进患者单纯脾脏切除,取冠状静脉、脾静脉血管壁(0.5mm×0.5mm)SP法测定,观察NOS、VEGF染色表达情况。结果脾门血管壁免疫组化VEGF表达情况:14例(41.18%)强阳性(++),10例(29.41%)阳性(+),10例(29.41%)弱阳性或阴性(±或-);NOS表达情况:20例(58.8%)脾门血管表达阳性,14例(41.18%)阴性。30例胃左断流手术标本中,胃左静脉VEGF表达:14(46.67%)例强阳性(++),8例(26.67%)阳性(+),8例(26.67%)为弱阳性或阴性(±或-)。14例(46.67%)胃左血管内皮eNOS表达阳性。结论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系统血管内皮NOS、VEGF呈高表达,证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血管壁结构发生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联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史朝霞  王藏海  王玮婷  朱青峰 《河北医药》2009,31(24):3423-3426
现代观念认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AAS)包括一组有相似临床症状的异质性疾病:主动脉夹层分离(aorti530c dissection,AD)、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aortichematoma,IMH)和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enetratingatherosclerotic aortic ulcer,PAU)[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并行CT灌注成像(CTP)的28例肝脏占位性病变,于手术切除标本上取材,行免疫组化微血管染色,并对灌注参数与MVD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肝脏恶性病变交界区与背景肝组织比较,MVD、肝动脉灌注量(HA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恶性病变交界区与正常背景肝组织比较,门静脉灌注量PVP有显著性差异(P<0.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肝硬化肝癌交界区、恶性肿瘤病变交界区及良性病变交界区MVD与HAP均呈明显正相关(r=0.550,P<0.05;r=0.585,P<0.05;r=0.478,P<0.05)。16例肝脏恶性病变中,15例病变交界区HAP、PVP及MVD与背景正常肝组织有明显差异,仅1例肝癌(有假包膜)病变交界区HAP、PVP及MVD与背景肝组织相近。12例肝脏良性病变交界区HAP、PVP及MVD均与背景肝组织相近。结论 CT灌注参数和MVD对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有重要意义,HAP能间接反映MVD情况,提高术前对恶性肿瘤相关血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诊断价值。分析了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血管造影征象。并指出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对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较B超、CT,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D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应用价值,以及DWI异常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研究2006年3~9月间在发病后7天内进行常规MRI和DWI检查的81例TIA患者。对TIA患者DWI表现和临床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2例TIA患者有DWI异常(32/81,39%),49例无DWI异常(49/81,61%)。DWI异常者更多见于TIA持续时间较长(≥30分钟),发作频繁,有运动障碍,失语,脑卒中或TIA史,糖尿病和房颤者。32例有DWI异常者中13例在常规MRI上未显示病灶, 19例在常规MRI(T2和FLAIR)上也显示异常。结论:在临床诊断的TIA患者中,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发作频繁,运动障碍,失语,脑卒中或TIA史,糖尿病和房颤者是与DWI异常显著相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颅内静脉窦狭窄及血栓形成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途径治疗颅内静脉窦狭窄及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9例(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静脉窦狭窄)患者进行了包括经静脉接触性溶栓、机械性破栓、经颈动脉溶栓多途径联合血管内治疗及支架置入术。病人均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抗凝治疗6个月。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4个月。结果:1例患者施行静脉窦狭窄支架置入术;8例患者接受了经静脉途径溶栓治疗,其中5例患者同时接受机械性血栓开通吸栓治疗,所有8例患者同时接受经颈动脉途径团注肝素治疗,尿激酶使用总量800000~2900000U,每例患者平均每天剂量低于1000000U。出院时,所有患者的狭窄或闭塞静脉窦均获得再通,临床症状改善,颅内压恢复。结论:血管内治疗是颅内静脉窦狭窄及血栓的安全、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应用价值,以及DWI异常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 研究2006年3~7月在发病后7天内进行常规MRI和DWI检查的59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TIA患者DWI表现和临床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59例TIA患者中,22例(37%)有DWI异常(阳性组),37例(63%)无DWI异常(阴性组).有DWI异常者更多见于TIA持续时间较长(≥30min)、发作频繁、有运动障碍、失语、脑卒中或TIA史、糖尿病和房颤患者.22例DWI异常者中9例在常规MRI上未显示病灶,13例在常规MRI(T2和FLAIR)上也显示异常.结论 在临床诊断的TIA患者中,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发作频繁、有运动障碍、失语、脑卒中或TIA史、糖尿病和房颤史与DWI异常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肝脏     
先天性肝纤维化是1961年由Kerr命名的常染色体缺陷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少见。文献报道病例多为儿童和青少年。有关先天性肝纤维化影像诊断的大样本病例报道更不多见。为此,作者对18例成年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