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4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目的寻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特征性CT征象,并从影像病理学角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整理2020年1月26日至2月12日河北省确诊为NCP的40例病人的CT图像,对其72侧肺部,234个肺段,共459个病灶进行分析;同时与随机抽取的20例本院诊治的其他性质肺炎(非NCP)病人的28侧肺部,79个肺段,共258个病灶的CT图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NCP组病灶多位于两肺下叶(分别为30个,23.44%),多累及双侧(32例,80.00%),且累及5个肺叶的比例较大,其在左、右侧肺分布上差异不大,伴有胸腔积液的仅为1例(2.50%)。NCP组与非NCP组在病灶累及肺叶数量、扇形分布、肺血增多或肺水肿、伴有血管增粗和支气管壁增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例有复查资料的患者中有进展的为13例(占72.22%),其中8例有肺血增多或肺水肿(占62%),11例累及双侧(约占85%)。结论NCP的CT表现有其特征性,而且其可能更容易侵犯血管引起血管炎,进而会导致肺水肿和心肺循环紊乱的发生,这对于预测患者病情发展可能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定量研究右利手年轻人人脑结构扩散张量成像(DTI)的T2-weighted trace(T2-WT)参数值的特点,分析其与分数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系数(MD)的关系。方法健康右利手年轻志愿者30例,男16名,女14名,平均年龄28.2岁,采集脑常规MRI及DTI图像,获取DTI的T2-WT、FA及MD三种后处理参数图:测量人脑13个部位的三种参数值,研究T2-WT参数图左右侧之间的差异,各部位参数值的性别差异,分析其与FA、MD的关系。结果 T2-WT值在桥脑、大脑脚、内囊前肢、半卵圆中心和豆状核双侧不对称,左侧>右侧,P=0.000~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部位的T2-WT值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0.967;T2-WT与FA无相关关系,与MD之间有负相关关系,P=0.000。结论右利手年轻人脑结构T2-WT参数存在多个部位的左侧优势,T2-WT参数值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2-WT与FA无相关关系,与MD之间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CGN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A组50例予小剂量雷公藤,起始剂量为0.5mg/(kg·d);B组50例予常规剂量雷公藤,起始剂量为1.0mg/(kg·d),比较2组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及尿素氮(BUN)变化,观察2组疗效(临床及中医证候)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24h尿蛋白定量、SCr及BUN均明显下降(P均〈0.05)。B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下降较A组更明显(P〈0.05)。2组治疗总显效率(临床及中医证候)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CGN,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脑解剖微结构的异常征象研究,以观察脑缺血的程度和预测可能会发生的急性脑事件。材料与方法采用脑缺血CT、MRI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对近3年来收治的脑缺血性脑损伤患者1786例进行系统性回顾研究。其中385例在首诊CT检查图像为正常或可疑,并于7 d内又复查CT和MRI。结果385例首诊CT图像正常或可疑,7 d内再复查CT或MRI均证实发生了新的脑梗死灶。而这些病例的首诊CT图像上的脑解剖微结构的变化是可以预测可能发生的脑急性缺血事件的。另5例首次CT异常,又于24 h和30 h复查MRI(DWI)却未发现异常信号。结论应用CT/MRI比较影像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脑缺血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稳态流体模型,验证3.0TMR快速电影相位对比(Fast Cinephase Contrast,FastCine-PC)成像进行脑脊液流体动力学测量的准确性,同时优化成像参数。方法将直径为3.0mm的医用塑料输液管固定在水模中,塑料管的一端连接高压注射器,另一端连接容器。高压注射器以预设的不同流速向塑料管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将流体模型中心置于标准头部8通道线圈中心,塑料管长轴与流体长轴一致。应用3.0T高场强MR扫描仪进行FastCINEPC序列扫描,扫描层面垂直于管腔长轴。在不同流速、不同流速编码(Velocity Encoding,VENC)、不同流动方向、不同倾斜角度情况下分别测量流速。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流体流速在1.41~12.74cm/s(接近人体脑脊液流速范围),流速编码置于20cm/s时所测得流速与真实流速最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流动方向与流速编码方向相同、方向相反测得的流速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体管腔给予不同角度后测得的各流速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MR快速电影相位对比序列可以准确定量测量稳态流体模型流速,为人体脑脊液动力学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叶内型肺隔离症的CT影像特征,分析疾病发病机理,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对16例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发病部位、形态、病变周围情况、病变与血供关系等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应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16例中病变位于右下肺5例,左下肺11例。表现为大片状不均实变其间囊状透亮区8例,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影或囊实性肿块影4例,表现为单纯囊性肿块3例,仅见到异常供血动脉而肺组织未见明确异常1例。除以上表现外,异常供血区内肺组织见到肺气肿8例,支气管扩张4例。所有病例均经MPR、MIP及CPR等重组方法发现异常体动脉供血,所有体循环供血动脉均来自主动脉,供血动脉1支15例,2支1例,只有异常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无隔离肺肿块1例,引流静脉为肺静脉14例,引流入奇静脉2例。供血动脉分支范围在病变范围内10例,供血动脉分支范围大于病变范围6例。结论叶内型肺隔离症实质是局部肺血供的异常,体循环异常供血动脉既供应影像学表现异常的肺组织,同时也可供应其周边的影像学表现正常的肺组织;异常供血区内可见到正常、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用自动协议选取能谱(ASIS)扫描模式联合自适应迭代算法重建(ASiR)技术降低腹部增强及血管成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将64例接受腹部增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ASIS扫描模式,应用30% ASiR和50% ASiR重建算法;对照组32例,采用120 kVp管电压,FBP重建。比较两组扫描方法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比较70 keV+30% ASiR图像与对照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肝脏及胰腺噪声、竖脊肌噪声(SMN)、肝脏CNR、胰腺CNR;对55 keV+50% ASiR图像与对照组动脉期腹主动脉及各主要分支血管CNR及门静脉期门静脉CNR以及血管图像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的CTDIvol、DLP较对照组下降23.68%、23.57%和25.59%、18.45%,对比剂注射总量试验组较对照组减少16.86%。70 keV+30% ASiR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肝脏、胰腺和竖脊肌的噪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55 keV+50% ASiR动脉期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的CN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静脉期门静脉的CNR和血管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ASIS扫描模式联合ASiR技术,70 keV+30% ASiR及55 keV+50% ASiR图像显示腹部脏器及腹部血管图像质量均优于传统120 kVp扫描模式的图像质量,且降低了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胃左静脉、脾静脉壁标本的一氧化氮合酶(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肝硬化发生机制。方法 3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手术治疗,30例患者伴严重消化道出血或脾脏功能亢进,采用胃左静脉断流、脾脏切除,4例脾脏增大伴脾脏功能亢进患者单纯脾脏切除,取冠状静脉、脾静脉血管壁(0.5mm×0.5mm)SP法测定,观察NOS、VEGF染色表达情况。结果脾门血管壁免疫组化VEGF表达情况:14例(41.18%)强阳性(++),10例(29.41%)阳性(+),10例(29.41%)弱阳性或阴性(±或-);NOS表达情况:20例(58.8%)脾门血管表达阳性,14例(41.18%)阴性。30例胃左断流手术标本中,胃左静脉VEGF表达:14(46.67%)例强阳性(++),8例(26.67%)阳性(+),8例(26.67%)为弱阳性或阴性(±或-)。14例(46.67%)胃左血管内皮eNOS表达阳性。结论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系统血管内皮NOS、VEGF呈高表达,证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血管壁结构发生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颈髓渐进性压迫损伤模型,并对其进行影像学和神经功能评价.方法 6只20~25 kg山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只,通过椎间孔把导管球囊插入羊颈髓的硬膜外腔.手术10 d后,实验组每天注入0.02 ml生理盐水,持续压迫30 d,对照组不注入水.利用MRI、运动功能评分和病理学检查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MRI影像表现为脊髓受压变扁,运动功能评分为(1.40±0.5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0.20, P=0.0014).病理学显示神经元变性,胶质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有髓神经髓鞘部分板层状结构紊乱,部分明显分层.对照组各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羊颈髓压迫性损伤的动物模型的建立,为利用MRI深入研究颈髓压迫症的病理生理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易形成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模式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易形成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模式。资料与方法将1081份正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图像定义为一般国人脑血管形态类型,与49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脑血管形态类型进行对照。结果49例前交通动脉瘤中一侧A1优势型45例(占87.76%),与正常国人一侧A1优势型和其他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其中左侧A1优势型(33例)约为右侧A1优势型(12例)的3倍,与一般人群左侧A1优势型与右侧A1优势型比(11.19%/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2)。一侧A1优势型前交通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起始部夹角测量有瘤患者夹角平均值为174.5°,无瘤患者平均值为113.45°,两夹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98,P=0.002)。结论一侧A1优势供血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成相关,造成前交通动脉瘤左右侧差异的原因是一侧A1优势型发育左右侧存在差异,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夹角增大更易形成动脉瘤。对发现的此种血管模式应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