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DNA引物酶的提取分离与引物合成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经超声破碎的提取液为材料,依次用DE-52和P-11层析柱进行离子线的洗脱,分别在KCl浓度的0.17~0.2mol/L和0.25~0.27mol/l处DNA引物酶被洗脱下来。用大肠杆菌大片段DNA多聚酶I延长引物法检测D引物酶比活性为8753U/mg,酶总获得为22.1%,放射自显影法检测引物合成活性显示引物酶合成了不同长度的引物。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化疗药物是非特异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如果部分化疗药物在体内有较强的血管毒性,在常规化疗中恰当应用该类药物有可能改善化疗反应,提高实体瘤缓解率.  相似文献   
13.
无刺根中蛇葡萄素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蛇葡萄素对白血病细胞HL-60、K562以及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蛇葡萄素在浓度为100、50、25、12.5、6.25μg/ml下,对Bel-740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2.3±19%、79.5±1.7%、73.4±5.5%、47.0±2.5%和6.0±3.2%,对HL-60、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4.1±5.1%、88.2±3.2%、67.6±3.1%、60.1±4.7%、23.5±6.2%和88.9±3.1%、83.3±2.4%、55.6±7.1%、31.5±4.6%、25.9±6.0%,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18.65(15.92、21.84)μg/ml、12.41(10.40、14.78)和18.39(15.59、21.70)μg/ml.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蛇葡萄素对肿瘤细胞Bel-7402、HL-60和K562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茶多酚(TP)与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混合物一次给予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方法:一次灌胃(ig)给药,观察14d.结果:测得TP单用一次ig的LD50为2914.45mg/kg;亚硒酸钠单用一次ig的LD50为33.54mg/kg;当TP与亚硒酸钠按7997.3mg∶2.7mg比例做成混合物,测得混合物单次ig的LD50为2510.29mg/kg,其中亚硒酸钠的含量为0.85mg/kg.结论:茶酚硒混合物单次ig的LD50为2510.29mg/kg.  相似文献   
15.
氯喹联合拓扑替康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靶向溶酶体药物氯喹(chloroquine,CQ)联合拓扑替康(topotecan,TPT)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TPT对结肠癌SW480、SW620、Colo205和LoVo细胞的抑制率,以及CQ和TPT联合应用对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CQ或TPT作用于LoVo细胞后,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P62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内YFP-LC3的点状聚集;采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Beclin1基因表达后,应用TPT作用LoVo细胞,锥虫蓝染色法计数细胞死亡率.结果:低浓度的CQ能够增强TPT对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CQ通过干扰自噬溶酶体功能阻断TPT诱导的自噬;通过siRNA沉默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也可增强TPT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CQ能够增强TPT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断自噬有关.预测CQ在结肠癌治疗方面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化疗药物增敏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嘧啶-5-酰胺基噻唑类AKT抑制剂DC885对鼻咽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抑制及其机制.方法:AKT激酶活性实验检测DC885在体外对AKT激酶活性的影响;MTT法检测DC885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细胞迁移力和侵袭力;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AKT及其下游底物磷酸化水平、MMP2、MMP9、EMT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DC885在体外抑制AKT激酶活性,并下调AKT下游底物的磷酸化水平.当使用较低浓度(1.25、2.5、5μmol/L)的DC885作用细胞24h,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划痕实验(H=15.025,P<0.01)、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H=14.608,P<0.01)、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H=14.980,P<0.01).不同浓度DC885抑制MMP2、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呈浓度依赖性.DC885上调E-cadherin、α-Catenin表达水平,下调Vimentin、Fibronectin表达水平,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DC885对鼻咽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MMP9的表达水平、逆转EMT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番荔枝内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番荔枝内酯(squamocin)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 DNA凝胶电泳法、荧光染色等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PARP和caspase-3的剪切片断和磷酸化的SAPK/JNK量的变化。结果 Squamocin处理HL-60细胞后,导致染色质浓缩、片断化,DNA梯形条带出现,完整PARP的116ku条带逐渐减少,而85ku的片断逐渐增加,caspase-3酶的活性也增加。Caspase-3的特异性抑制剂DEVD-CHO预处理HL-60细胞,可阻止squamocin诱导的DNA片断化、PARP的剪切和细胞死亡。Squamocin激活HL-60细胞中SAPK/JNK。结论 Squamocin诱导HL-60细胞凋亡依赖caspase-3途径的激活,squamocin激活caspase-3可能与SAPK/JNK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针对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发夹结构RNA表达载体(SHi-pU6-GFP),观察SHi-pU6-GFP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GFP特异性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发夹RNA(shRNA)序列,构建SHi-pU6-GFP质粒。采用报告基因质粒pCX-GFP(5510bp)和含有鼠U6启动子pU6(3.3kb)质粒,应用Lipofectamine^TM 2000将pCX-GFP质粒和SHi-pU6-GFP质粒转染K562细胞和LoVo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和不同时间的转染效率。结果 质粒pU6和SHi-pU6-GFP经EcoRⅤ和XbaⅠ酶切电泳后,前者出现3.3kb和约300bp条带,而后者出现3.3kb和约350bp条带,与实验设计的针对GFP的shRNA长度相符。说明本实验已成功构建了针对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SHi-pU6-GFP质粒。K562细胞和LcVo细胞中分别观察到转染pCX-EGFP质粒和SHi-pU6-GFP质粒前后发绿色荧光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结论 结肠癌LoVo细胞存在RNA干扰现象,可以进行相关RNA干扰抑制实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倍半萜类化合物Hirsutanols A对非小细胞肺癌PC14细胞及其多西他赛耐药PC14/TXT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的含量;Annexin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Hirsutanols A对Caspase-3、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多西他赛耐药株PC14/TXT细胞较PC14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Hirsutanols A对多西他赛耐药细胞株PC14/TXT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现较好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而对PC14细胞的增殖几乎不显示抑制活性;PC14/TXT细胞相对于PC14细胞内有更高基础水平的ROS含量;Hirsutanols A处理PC14和PC14/TXT细胞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均迅速增加,随着药物处理时间的延长,PC14细胞内过氧化氢的含量逐渐降低,在药物处理4h已恢复到基础水平,而PC14/TXT细胞内过氧化氢含量则一直维持较高的;用自由基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预处理完全抑制Hirsutanols A诱导地ROS增加、增殖抑制及细胞凋亡。结论与PC14细胞相比,Hir-sutanols A明显抑制PC14/TXT细胞的增殖,并可通过增加细胞内ROS诱导PC14/TXT发生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天然紫草萘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抗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紫草为传统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抗瘤作用是其中之一。由于天然紫草有效成分含量极低,抗癌活性不强,限制了临床上应用。为了提高萘醌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现以紫草有效成分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在芳环C-6或C-7以及侧链C-11引入含巯基或含氮基团,半合成系列紫草萘醌类衍生物(SYUNZs),对这系列衍生物进行体外体内试验,进一步了解紫草萘醌类衍生物的抗癌活性与其结构的相关性,为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型紫草萘醌类抗肿瘤药物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