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胰、肾联合移植术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三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胰、肾联合移植术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临床体会。方法 对3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患者施行不同术式的胰,肾联合移植术,其中1例为胰液膀胱引流术式。另2例为胰液空肠引流术式,3例免疫抑制治疗均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及泼尼松,其中2例术后早期应用单克隆抗体。结果 3例患者术后均停用胰岛素,血糖,C-肽以及尿素氮,肌酐均恢复正常;2例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视力在术后3个月后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现已存活16个月,10个月,另1例因肝功能衰竭,于术后2个月死亡。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术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有效手段。并能改善糖尿病的其它合并症。  相似文献   
82.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7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76例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作了临床分析。Whipple三联征及胰岛素释放指数(IRI/G)>0.3可作为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对少数血糖在2.75mmol/L以上者,可结合饥饿试验进行诊断。胰岛素瘤多数直径较小,术前定位不易,术中探查术中B超是发现肿瘤的主要手段,二者互为补充。对良性胰岛素瘤应力急行肿瘤摘除术,对肿瘤位于胰体尾较大且深或为多发肿瘤者应行胰体尾切作术。  相似文献   
83.
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附 355 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摘要: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Budd Chiari综合征(BC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55例BCS患者均行下腔静脉造影和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根据不同病变类型分别采用经皮球囊导管下腔静脉扩张成型术(PTA)或/和内支架(stent)置入术,经皮肝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PTRD),经颈内静脉或下腔静脉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经皮肝或下腔静脉副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结果 经皮球囊导管下腔静脉扩张成型术成功率96.0%(240/250 ),复发率10.0 %(24/240);经皮肝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成功率91.4%(32/35 );经颈内静脉或下腔静脉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成功率90.0%(18/20);经皮肝或下腔静脉副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成功率100%(10/10);同时行经皮球囊导管下腔静脉扩张成型术和经皮肝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30例,成功率93.3%(28/30 );经皮肝副肝静脉开通和扩张成型术及下腔静脉球囊导管下腔静脉扩张成型术(PTA)或/和内支架(stent)置入术10 例,成功率90.0%(9/10 )。严重并发症10 例,占 2.8%(10/355)。结论 介入治疗对某些类型Budd Chiari综合征患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4.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采用体外循环下根治术对21例下腔静脉人右心房处长节段狭窄或隔膜下血栓形成伴肝静脉不通畅的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口腔黏膜炎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移植术后发生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Ⅰ~Ⅱ级者4例,Ⅲ~Ⅳ级者2例,Ⅲ~Ⅳ级者中确诊病毒感染1例,多种因素所致的复合性病变1例,全部病例都经治而愈。结论肝移植术后的口腔黏膜炎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手术切除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450例经手术切除的HCC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HCC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450例患者中,2年内复发182例(4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CC术后复发与门脉癌栓、术前血清AFP水平、肿瘤数目、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数目(RR=2.148,95%CI=1.175~3.924,P=0.013),肿瘤最大直径(RR=1.591,95%CI=1.006~2.518,P=0.047),门脉有无癌栓(RR=1.835,95%CI=1.242~2.709,P=0.001),血清AFP水平(RR=1.722,95%CI=1.141~2.601,P=0.010),肿瘤分化程度(RR=1.463,95%CI=1.071~1.998,P=0.017)均是HCC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通过以上因素建立函数模型对预测HCC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程度有一定价值(似然比检验:χ~2=45.727,P0.001)。结论:HC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门脉癌栓、肿瘤数目、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血清AFP水平可能是造成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综合评估这些因素对预防术后复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探讨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实施原位肝移植术, 术后应用强的松和标准剂量的环孢霉素A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根据血中环孢霉素 A浓度调整用量。结果:患者术后第4 d进少量流食,第 7 d下床活动,第 13 d肝穿病理示急性 排斥反应,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逆转,术后8周回普通病房,术后3.5个月死于肺部感染。结论:术后应加 强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作出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利于肝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改良式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0例行改良式脾-肾静脉分流术惠者采用腹主动脉前睥静脉和肾静脉吻合术,观察分流前、后自由门静脉压力、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情况、再出血、肝性脑病及吻合口通畅情况.结果:分流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10 cm H2O;51例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减轻或消失,7例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7例出现肝性脑痛,长期随访(8~9年)36例,23例吻合口通畅.结论:改良式脾肾-静脉分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9.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50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是目前临床处理的难题之一。作者对本院1983年至2002年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0.
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布 加综合征 (B CS)手术治疗原则。方法 对我院 1986年 5月~ 1998年12月 5 76例布 加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效果优者 30 9例 (5 3.6 % ) ,良好者 195例 (33.9% ) ,无效者 5 6例 (9.7% )。术后发生并发症 12 4例(2 1.5 % ) ,死亡 16例 (2 .8% )。结论 根据布 加综合征的临床分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加强围手术期监护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