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8篇
工业技术   8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2、10μm两种粒度的聚晶金刚石作为研究对象,以工艺试验结合材料学测试作为分析手段,简单对比了盘状电极和线电极加工的表面质量,研究了金刚石粒度、电极极性、电极转速对精密电火花放电磨削聚晶金刚石的表面质量和材料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负极性加工时,加工表面未出现多孔结构,表面质量好,放电蚀除无选择性;随着电极旋转线速度增加,聚晶金刚石材料的去除量也逐步增加,聚晶金刚石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值先减少后增加;在电极线速度达80 m/min时,聚晶金刚石样件表面粗糙度值达到最小值,聚晶金刚石材料的去除量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2.
GB/T 4336-201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和GB/T 14203-2016《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通则》修订要点包括:规定了研磨粒径为0.25~0.124 mm;采用“标准化样品”、“控制样品”术语;增加测试结果可接受性检查方法,2、3、4个独立测量结果的极差分别不大于方法重复性限r、1.2r、1.3r;增加正确度判断方法,两个测试结果平均值与参照值之差|x-0|不大于临界差CD0.95值,当标准样品的不确定度不可忽略时,|x-0|不大于临界差C。附录B给出精密度相关数据:重复性限r、再现性限R、10次测量标准偏差s的限量以及两次测量平均值的临界差CD0.95。光谱仪厂商提供的验收指标“10次测量标准偏差”应符合s≤0.52r;10次测量结果极差不大于1.6r。随机选取11台仪器,每台仪器使用同一样品,短时间测量10次,计算每台仪器每个元素10次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偏差、极差、重复性限r、1.6r、0.52r,发现无论采用10次测量极差不大于1.6r,还是采用10次测量标准偏差不大于0.52r,测量数据超差与否的结论一致。对比了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标准及日本工业标准(JIS)。给出了GB/T 4336-2016修改单中低含量可分析范围。介绍了低含量范围碳钢火花光谱分析的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CSTM)团体标准。  相似文献   
53.
采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对不同拉速工艺下连铸板坯中心横截面的偏析特性和夹杂物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3.0m/min和4.2m/min拉速条件下C、Si、Mn、P、S及Al系夹杂物在连铸板坯中心横截面的分布规律的对比,发现在低拉速工艺下的样品C、Mn、P等元素在连铸板坯中心横截面的统计均匀性好于高拉速工艺下样品,Si、S等元素则呈现相反的规律;低拉速工艺下的样品中S、P、C等元素易形成"点状"偏析,呈不连续分散分布的特点;高拉速工艺下的样品中S、P、C等元素易形成"带状"偏析,呈连续分布的特点,并位于板厚中心线附近.高拉速工艺下的Al系夹杂物分布不均匀,粒度大,靠近板坯的上下表面;低拉速工艺下的Al系夹杂物分布均匀,粒度小.  相似文献   
54.
在含三乙醇胺、酒石酸钠的氢氧化钠溶液(pH 12.5)中,镁(Ⅱ)与铬蓝黑R(简钧EBBR)在-0.98V(对SCE)处有一灵敏、对称的示波极谱电流,镁(Ⅱ)浓度在1.7×10~(-7)~2.5×10~(-5)mol/L和峰高成正比,检出限5.5×10~(-8)mol/LMg(Ⅱ)。配合物至少稳定12小时。方法可用于纯镍和镍基高温合金中微量镁的测定。文中研究了其配合比、电流特性及电极反应的可逆性,计算了其条件稳定常数(β)、电子转移数(n)及其系数(α),还讨论试剂结构对其镁(Ⅱ)配合物电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弯晶X射线技术历经近百年发展,已成为当今X射线荧光光谱(XRF)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始于晶体X射线衍射技术,几代学者前仆后继从概念设想、理论推导,推动着弯晶X射线技术的进步;成于人工晶体和曲面晶体加工工艺的成熟,从平面晶体、柱面晶体、双曲面晶体到全聚焦双曲面晶体;拓于微探针分析、实验室能谱仪器、临床成像等应用,双曲面全聚焦弯晶能够将照射到晶体上、满足Bragg定律和罗兰圆结构的X射线单色化并全聚焦,弯晶X射线技术和仪器性能获得了本质提升。文章回顾了弯晶X射线技术和仪器的研制和应用历程,追寻前人在晶体及仪器研制方面的宝贵经验,探讨了未来弯晶X射线仪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6.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以临界差CD0.95为正确度验证上限值符合标准,测量偏倚不大于临界差,表明测量正确度合格。当实验室采用更精细的内控手段如类型标准化时,应采用更小的正确度临界差。在光谱分析流程中,未经类型标准化,采用CD0.95验证正确度。若仪器经类型标准化样品A测量n1次,正确度验证样品B测量n2次的临界差形式为$r \cdot \sqrt{(\frac{1}{2n_1}+\frac{1}{2n_2})}$,当(n1,n2)组合为(3,2)或(4,2)时,临界差值为0.65r或0.61r(r为重复性限)。经类型标准化后,如果测量持续较长时间(1h以上),正确度验证的临界差为含时间因素的CD0.95(Rw),其数值约为CD0.95/2。月度平均值-标准偏差控制图中两倍标准偏差2S“警告限”可作为实验室的CD0.95(Rw)。当考虑类型标准化样品A和验证样品B扩展不确定度(U)时(包含因子k=2),样品B正确度验证临界差为$\sqrt{r^2(\frac{1}{2n_1}+\frac{1}{2n_2})+U_A^2+U_B^2}$。除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外,任何采用类型标准化的方法短时间内都可以用相应的临界差验证正确度。  相似文献   
57.
钢铁材料中不同类型夹杂物的存在,破坏了金属基体连续性,使其塑韧性、疲劳及耐腐蚀等物理化学性能变差,生产中会严格控制夹杂物的大小以及总量,因此,夹杂物的评定也成为了钢质量分级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介绍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钢中夹杂物表征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其在不同类型夹杂物分布、粒度以及含量表征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表征中存在的不足和难点,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8.
轿车轮胎的室内噪声测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海留  贾云海 《橡胶工业》1997,44(2):102-112
在混响室内测试了轿车轮胎的噪声声级。讨论了不同结构、规格、花纹的轿车轮胎在不同气压、负荷、速度下的噪声声级变化。研究表明,混响室内的噪声测试可以辨别不同轮胎的噪声声级;花纹形式、节距数量及节距排列顺序严重影响轮胎的噪声声级  相似文献   
59.
针对大尺寸金属构件没有直接测量其成分偏析及夹杂物的仪器,开展了高稳定高可靠激发光源、全谱段高分辨光学系统、大尺度工件表面加工定位扫描和光谱检测一体化、大尺度范围成分偏析度表征模型等系列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世界首台双光源全自动大尺度金属构件成分偏析度分析仪的研制,阐明了大尺寸金属构件成分偏析度表征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获得了一整套双光源全自动大尺度金属构件成分偏析度分析仪的装调流程和调试工装,形成了完善的仪器产业化示范生产线。成功在高铁车轮/车轴、C91/P91核电及超超临界火电材料、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涡轮盘材料等质量评价中实现了应用。  相似文献   
60.
不同不锈钢板偏析的原位统计分布技术解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金属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结合传统分析手段,综合解析了系列不同不锈钢板横截面各元素的偏析分布规律和样品疏松程度。采用含量二维等高图、含量三维视图等观察了各元素的偏析分布状态,利用最大偏析度以及统计偏析度等对各元素的偏析程度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每个不锈钢板样品中均有某些元素表现出明显的、特定的偏析分布规律,如有些样品C元素在板中心两侧形成两条正偏析带;有些样品Nb元素在板中心形成负偏析;有的样品S元素在板中心线则形成正偏析等,每个样品元素的偏析分布规律可合理解释其低倍的疏松表现形式。此外,各样品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