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77篇
医药卫生   23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目的 评价国内不同企业生产的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的质量及存在问题。方法 根据国家评价性抽验计划要求,采用法定标准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对样品进行检验,并统计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共抽取130批次样品,按法定标准检验,合格率100%。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杂质的含量、聚合物的量与溶液的颜色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了主要杂质的来源和结构;建议现行标准修订有关物质和残留溶剂方法,增加碳酸钠含量测定。结论 目前国内的注射用头孢甲肟的总体质量一般;为提升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行标准应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途径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组织瘤细胞-1(THP-1)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的泡沫细胞,测定TNF-α与细胞胆固醇流出的时间、浓度关系.然后给予饱和浓度的TNF-α刺激,随机将泡沫细胞分成对照组、TNF-α组、对甲苯磺酰L-苯丙氨酸甲基甲酮(N-α-tosyl-L-phenylalanine chloromethy ketone,TPCK)组及TPCK+TNF-α组,以RT-PCR法、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的表达.结果TNF-α抑制细胞胆固醇流出呈时间、浓度效应,在10.0 ng/ml时,TNF-α抑制胆固醇流出达到饱和效应.10.0 ng/ml TNF-α刺激后以时间依赖方式下调ABCA1表达.TPCK预孵育后可部分逆转TNF-α对ABCA1表达的下调.结论炎症因子TNF-α可通过抑制ABCA1的表达而减少细胞胆固醇的流出,核因子κB(NF-κB)激活抑制剂TPCK可逆转TNF-α的上述影响,提示TNF-α抑制ABCA1表达与NF-κB激活有关.TNF α/NF-κB信号途径可抑制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从而加重细胞内胆固醇的蓄积。  相似文献   
73.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是迄今人类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性颅脑肿瘤,约占颅脑肿瘤的46%[1],至今仍是颅内原发性肿瘤中发病率、病死率最高的,中位数生存时间约为1年[2]。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多步骤、多因素的,确切发生机制尚未研究清楚[3]。近些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和检测方法的不断更新,研究工作者得以发现更多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紧密相关的抑癌基因,为进一步认识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界定胶质瘤的分级分型、开展生物靶向治疗和判断预后等奠定基础。前人已经发现了许多与胶质瘤相关的经典抑癌基因,例如p12、p15、p16、p21、p53、PTEN/MMAC1/TEP1基因、Rb 基因和miRNA-16等[4]。但是,尽管近几十年来对胶质瘤进行了如此大量的研究,目前胶质瘤治疗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手术切除加术后的放疗化疗,胶质瘤的预后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5-6]。目前,国外不断有报道与胶质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型抑癌基因,如miR-7、TFPI-2、ADAR2、CAM-TA1、FGFR2,但国内对此方面的综述都是10年前发表的[7-9],为此有必要对近年来国内外胶质瘤研究中新发现的一些代表性的抑癌基因的定位、作用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再次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 探讨大连地区泌尿系结石的成分组成,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共1761例结石标本,包括男性1140例,女性621例,年龄7个月~93岁,上尿路结石1626例,下尿路结石135例。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分析结石成分,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在性别及结石位置上的差异。结果 男性高发;高发年龄段为51~70岁,该年龄段患者占所有患者的60%以上;一水草酸钙检出率最高为75.87%,其次为碳酸磷灰石45.26%;单纯型结石761例(43.21%),混合型结石1000例(56.79%)。结论 大连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以草酸钙为主,混合结石多于单纯结石,给予个体化生活指导建议有利于本地泌尿系结石的防治。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与开颅夹闭治疗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分析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8例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72例(A组),采用开颅夹闭治疗26例(B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2组的预后,采用Raymond分级评估2组动脉瘤闭塞情况,观察2组术后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A组预后良好66例(91.7%)、动脉瘤完全闭塞65例(90.3%)、术后发生缺血并发症10例(13.9%),B组分别为23例(88.5%)、25例(96.2%)、5例(19.2%),2组预后良好率、动脉瘤完全闭塞率、术后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大小是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预后的影响因素(χ~2=5.624,P=0.018)。结论介入栓塞和开颅夹闭治疗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均能取得满意疗效,动脉瘤大小是其预后影响因素。术前充分评估及个性化治疗对于提高预后良好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发糖尿病(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PTB-DM)患者临床特征及淋巴细胞亚群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二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结核患者。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将其分为两组:PTB-DM组85例,单纯肺结核组(PTB组)96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治疗史和胸部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反应T细胞检测结果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TB-DM组男性和女性分别占76.4%(65/85)和23.6%(20/85),PTB组分别占57.3%(55/96)和42.7%(4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P=0.006)。PTB-DM组<25岁、25~60岁和>60岁的患者分别占2.4%(2/85)、68.2%(58/85)和29.4%(25/85); PTB组则分别占25.0%(24/96)、63.5%(61/96)和11.5%(1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5,P=0.000)。PTB-DM组初治和复治患者分别占74.1%(63/85)和25.9%(22/85),PTB组分别占84.4%(81/96)和15.6%(15/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2,P=0.088)。PTB-DM组胸部CT扫描显示无空洞、有空洞、病变范围<3个肺叶和≥3个肺叶者分别占23.5%(20/85)、76.5%(65/85)、31.8%(27/85)和68.2%(58/85);PTB组分别为53.1%(51/96)、46.9%(45/96)、54.2%(52/96)和45.8%(44/96);PTB-DM组胸部CT有空洞和病变范围≥3个肺叶的患者明显多于PT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6,P=0.000和χ2=9.20,P=0.002)。PTB-DM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反应T细胞阳性率为81.3%(65/80),PTB组阳性率为74.2%(66/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P=0.270)。PTB-DM组总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绝对计数、NK样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总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值分别为1069.00(753.50,2372.50)、548.00(381.00,787.50)、380.00(270.50,574.50)、184.00(111.00,294.50)、60.00(36.00,120.50)和162.00(80.50,244.00)个/μl,PTB组则分别为1161.50(858.50,1601.00)、628.00(472.75,860.50)、457.50(286.00,614.75)、191.50(115.75,315.75)、65.50(34.50,119.50)和184.50(112.25,301.00)个/μl,两组间6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P=0.073;Z=-1.47,P=0.142;Z=-1.46,P=0.144;Z=-0.57,P=0.568;Z=-0.09,P=0.931;Z=-1.93,P=0.053)。结论 PTB-DM中老年男性较多,病灶范围广泛、严重; PTB是否并发DM对淋巴细胞亚群6项指标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提高前颅底脑膜瘤全切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68例前颅底脑膜瘤的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手术技巧及疗效等资料,总结经验教训.结果 肿瘤切除达到Simpson Ⅰ级或Ⅱ级58例(85.29%),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脑膜瘤;术后主要原有症状较术前改善64例(94.12%),无改善4例,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6例,死亡1例;随访6个月至5年,2例复发,二次手术切除.结论 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依靠娴熟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处理好手术细节,严密监测术中术后并发症,积极谨慎的切除前颅底脑膜瘤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9.
男性患者,82岁,既往高血压病、脑梗死、高脂血症病史;因"肩背部痛1日余,加重半小时"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前间壁、右室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Ⅱ级"。入院查体:血压150/70mmHg,心率76次/分,神志清晰,双肺  相似文献   
80.
Keap1 -Nrf2-ARE通路在抗肿瘤、抗应激、抗凋亡、抗炎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细胞保护功能.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综述了Keap1-Nrf2-ARE通路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