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2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在对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过程中 ,发现一部分颅内血肿病人虽经手术清除血肿 ,病情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改善效果 ,在术后稍晚时间内复查头颅CT,发现了大片的脑梗塞灶。现将我院自 1 995年来遇到的 2 5例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1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45~ 72岁 ,平均 5 9.7岁。均在伤后 2 4h内实施手术。2 5例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GCS评分在 4~ 1 2分 ,符合中、重型颅脑损伤标准。 1 6例有生命征改变。 1 2例偏瘫 ,1 5例 1侧瞳孔散大 ,5例有癫痫样发作。入院时头颅 CT扫描显示 ,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 1 …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含非甲基化CpG基序的免疫刺激寡核苷酸(CpG-ODN)联合重组HBsAg对慢性乙肝(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面标志、功能及胞浆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表达的影响。方法由CHB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扩增DC,以CpG-ODN或联合HBsAg刺激DC,并与TNF-α比较,评价其对DC表面标志、分泌IL-12 p70及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C胞浆STAT1、3、4、5、6以及SOCS1、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PBS组比,TNF-α、CpG-ODN或联合HBsAg能明显提高CHB患者DC表面分子HLA-DR表达,IL-12 p70分泌增加,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增强,CpG-ODN联合HBsAg还能明显提高CD1a的表达;CpG-ODN或联合HBsAg、TNF-α对DC胞浆STAT1、4、6和SOCS1、3的表达呈不同程度增强作用,对STAT3、5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CpG-ODN与TNF-α一样能促进CHB外周血DC分化、成熟;CpG-ODN或联合HBsAg能增强DC的特异性抗原提呈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DC细胞内STAT1、4、6以及SOCS1、3等信号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对肝癌细胞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OM对VEC、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SMMC-7721细胞诱导VEC增殖的影响。结果:OM浓度为2.5~10mg/mL时,对VEC增殖的抑制率为4.6%~36.4%;OM浓度为0.313~10mg/mL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2.53%~88.61%;经浓度为1.25~10mg/mL OM作用后的肝癌细胞培养液对VEC增殖的抑制率为7.69%~38.46%;OM浓度为0.625~10mg/mL时,对肝癌细胞培养液诱导的VEC增殖的抑制率为3.57%~57.54%。结论:OM对肝癌细胞诱导的VE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PFA)对卡介苗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对大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予以大鼠腹腔内接种卡介苗(BCG)5×107活菌/鼠,次日始分别予不同剂量PFA腹腔内注射.在接种BCG后第11天,予以大鼠腹腔内LPS,2h后球后采血,检测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8~10h后采血处死,检测血清ALT、AST水平及T细胞亚群,统一取肝右叶病理检查.结果BCG对大鼠致敏后第11天,予以小剂量LPS可以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明显升高,大于正常对照10倍以上,AST也较正常对照升高2倍以上.肝组织病理显示肝细胞坏死广泛伴出血,病变占小叶1/3以上,伴有片状炎细胞浸润.在接种BCG后10d期间,腹腔内给予PFA(600mg·kg-1·d-1),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及AST水平,大鼠血清TNFα水平也有明显下降,而IL-6则有升高,CD3+、CD4+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模型组,CD8+百分比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在肝组织病理上PAF(150~600mg,kg-1·d-1)可减轻肝脏炎性损害.结论PFA对卡介苗联合LPS诱发的大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有防护作用;在较大剂量下,PFA对大鼠细胞免疫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5.
感染医学网站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医学网络教学,建立了感染医学网站(http://www.medinfect.com),以医学生和临床医学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并吸引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参与,在向广大感染病学专业人员、医学生提供感染病学专业的医学信息、感染病学教案资料、教学课件的同时,也对网络读者进行了大量健康教育宣传,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技术为医学专业人员、教员、医学生、患者提供一个虚拟的交流园地,并为患者提供免费网络医疗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76.
77.
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微创治疗方法,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6-2005年收治的46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46例中全切除36例,次全切除10例.4例病人术后一侧偏瘫,一例下肢瘫,随访1-8年,5例复发行第2次手术.结论 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效果取决于肿瘤生长部位、侵犯矢状窦的范围.了解矢状窦是否通畅、保护中央静脉及其它引流静脉,显微手术分块切除肿瘤及受侵犯的颅骨、脑膜、静脉窦壁,是根治肿瘤,防止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8.
蔡雄 《海南医学》2007,18(4):72-72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出血原因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严重者危及生命.特别是老年患者,因为全身疾病较多,上消化道出血时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颅内前循环动脉瘤38例,9例行血管内栓塞术,29例翼点入路显微镜下直视手术。结果:术后死亡1例。随访34例,26例恢复良好,1例植物生存,2例偏瘫,3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癫痫。结论:只要病情许可,前循环动脉均应手术治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利于及时降低颅内压,手术困难者可行栓塞治疗,但对术前已出现的颅神经损伤的恢复,不如开颅手术者好。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6月60岁以上住院的老年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多见于男性,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痰多见,所有病例均有多种合并症。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及时做细菌学检查,是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