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影响慢性重型肝炎病情的危险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感染科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28例,分病情好转组和恶化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并发症发生情况(腹水、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指数(INR)、凝血因子V(FV: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总胆固醇(TC)、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尿素(BUN)、血肌酐(SCR)、血小板(PLT)。对以上各指标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后两组间在胆固醇(TC)、凝血因子V(FV:C)和腹水三个指标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胆固醇(TC)、凝血因子V(FV:C)和腹水可作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判定指标,对指导临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苹果酸林格液与乳酸林格液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内环境、肝脏储备功能、术后肝肾生化功能和卫生经济学的影响,以及苹果酸林格液对患者围术期肝肾功能恢复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行肝脏肿瘤切除的患者50例,随机入组.纳入乳酸林格液组(RL组)和复方苹果酸林格液组(RM组),每组25例。收集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患者术中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围术期肝肾功能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RL组与RM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ASA分级、手术时间、阻断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切除肝段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组与RM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T1)、肝门血流阻断时刻(T2)、肝门血流开放即刻(T3)、肝门血流开放40min(T4),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两个时间点,两组pH值、动脉血糖和动脉乳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1、T3、T4时刻两组钾、钠、钙、氯四种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刻相比,T4时刻ICG PDR显著下降~([RL组(18.73±1.97)%比(13.48±2.79)%,P=0.000;RM组(19.64±2.47)%比(14.62±2.74)%,P=0.000]),R15显著上升~([RL组(7.06±1.51)%比(12.02±2.24)%,P=0.000;RM组(6.26±1.91)%比(10.53±3.40)%,P=0.000])。生化方面,在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ALT、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T:(414.32±213.60)U/L比(304.52±152.15)U/L,P=0.042;ALT:(443.88±239.53)U/L比(305.32±190.46)U/L,P=0.029]),术后第2天各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总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苹果酸醋酸林格液在能减轻肝脏部分切除手术中应用可以提供较好的内环境稳定以及减轻术后早期肝脏肝损伤,降低术后乳酸水平,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肝组织穿刺活检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 ,但操作复杂 ,患者痛苦大 ,且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很多学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肝炎、肝硬化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以期无创性检测肝维化 ,并取得了进展 ,如门静脉流速[1] 、肝静脉频谱改变[2 ] 均与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关系。我们根据肝硬化患者肝动脉流速升高、门静脉流速降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设想两者比值可能与肝纤维化分期有一定关系。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共 98例 ,男 80例 ,女 18例 ,年龄 2 1~ 48岁 ,平均( 3 0 .1± 5 .68)岁 ,经血清学检测证实 88例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10例为慢…  相似文献   
5.
部分凝血因子与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海光  王俊学  张瑞祺  倪武  蔡雄 《肝脏》2008,13(6):459-462
目的研究部分凝血因子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检测指标与慢性重型肝炎(CSH)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CSH患者31例,依据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17例)和死亡组(14例)。使用德国BE公司生产的Thrombolyzer Rack Rotor全自动凝血仪检测PTA、INR、凝血因子Ⅱ(FⅡ:C)、凝血因子Ⅴ(FⅤ:C)、凝血因子Ⅶ(FⅦ:C)及凝血因子Ⅹ(FⅩ:C)水平。选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判别分析,并对各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SH发生时存活组与死亡组FⅡ:C分别为31.1%±10.8%和20.4%±18.5%,FⅤ:C分别为39.4%±19.0%和14.3%±8.7%,FⅦ:C分别为21.9%±11.8%和6.4%±4.9%,FⅩ:C分别为57.2%±26.1%和42.2%±24.5%,存活组与死亡组PTA分别为28.0%±8.0%和13.5%±5.1%,INR分别为2.1±0.6和4.4±1.6。单因素分析显示FⅦ:C与CSH预后具有相关性(P〈0.05);PTA、INR、FⅤ:C与CSH预后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CSH预后相关的主要凝血指标INR和FⅤ:C,两者结合可以明显提高对CSH预后判断的阳性率(93.5%)。相关性分析显示,INR、FⅤ:C与PTA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2、0.711。结论FⅦ:C、FⅤ:C、PTA、INR水平可作为CSH预后的判定指标,其中FⅤ:C和INR较PTA更为特异,同时测定FⅤ:C和INR水平可以更早、更准确判断CSH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含非甲基化CpG基序的免疫刺激寡核苷酸 (CpG- ODN)与重组HBsAg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CHB)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 ,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重组人GM CSF、IL 4自CHB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扩增DC ;以CpG ODN和HBsAg单独或联合刺激DC ,并与TNF α比较 ,评价其对DC表达表面分子HLA DR、CD86、CD1a ,分泌IL 12p70以及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同时检测血浆TGF- β、IFN- γ含量。 结果 与PBS组比 ,CpG- ODN单用或联合HBsAg均能明显提高CHB患者DC表面分子HLA DR的表达 ,使IL- 12分泌增加 ,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亦增强 ,CpG ODN联合HBsAg尚能明显提高CD1a的表达 ;CpG- ODN的上述刺激作用类似于TNF α ;CHB患者血浆TGF- β、IFN -γ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结论 CpG -ODN与TNF α一样能够促进CHB患者外周血DC分化和成熟 ;CpG- ODN与HBsAg联合刺激能协同增强DC的特异性抗原递呈作用 ;CHB患者的细胞因子环境可能是DC功能沉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院奉命组建医疗队于5月14日紧急开赴救灾一线。在地震灾害情况下,野战医疗队条件简陋,饮食卫生情况差,水源及粪便管理难度大,人员野外露营,流动人口增加,极易发生院内感染及传染病流行。防疫工作是军队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海军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 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旦发生在舰艇上, 将会对我海军战斗力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舰上环境和人员特殊, 及时、有效的人员管控可以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率。笔者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现状, 并结合任务实际设计模拟场景, 启动撤侨工作期间预防疫情传播的应急预案, 将人员分为指挥组、采样检测组、隔离救治组和综合保障组, 并对不同准备阶段的人员管控进行了介绍, 以期为提高海上任务人员对于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吕超  王俊学 《肝脏》2009,14(1):74-76
肝脏微循环障碍是各种急慢性肝病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肝脏在病毒、酒精及化学等作用下产生多种血管活性介质,这些介质作用于肝脏各种间质细胞,出现肝脏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导致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刺激肝脏间质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等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诸如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内皮素、白细胞介素、细胞因子、氧自由基、血小板激活因子、前列腺素E、血栓素等,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本文就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血管活性物质在肝脏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盐酸雷诺嗪与不同种属血浆的蛋白结合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和平衡透析法测定管状半透膜内的血浆药物浓度及管状半透膜外的缓冲液中药物浓度,并计算蛋白结合率。结果盐酸雷诺嗪在不同种属血浆(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中的蛋白结合率均大于50%,分别为:大鼠血浆:(63.43±1.9)%;人血浆:(61.58±4.1)%;牛血清白蛋白:(62.16±2.9)%。且盐酸雷诺嗪在各种属血浆中最低定量下限均为0.05 mg/L。结论盐酸雷诺嗪在不同种属血浆(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中的蛋白结合率及蛋白结合药物的表观最大能力均较高。随着药物血浆浓度升高,盐酸雷诺嗪结合率升高,有较强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