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特发性低颅压头痛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特发性低颅压头痛患者的临床表现、腰椎穿刺结果、头颅MRI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结果:28例患者存在体位性头痛,卧位时缓解,1例患者出现体位性头晕;28例腰穿压力低,其中压力为0 mm H2O者9例,蛋白增高是较常见的脑脊液改变;26例行头颅MRI检查,其中16例可见异常,9例为硬膜下出血或积液,9例为硬脑膜强化;除1例患者因硬膜下出血转至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熟悉特发性低颅压头痛的临床特点、脑脊液改变和头颅MRI特征,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基因mRNA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以甘油醛-3-磷酸脱氧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作为内参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7例DMD患者和4例非肌肉病对照者肌肉组织的myostatin mRNA,计算myostatin mRNA表达指数,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两组肌肉组织均有myostatin mRNA表达;DMD患者肌肉组织中myostatin mRNA的表达指数为0.56±0.16,对照组为0.34±0.1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8,P=0.023).结论 DMD肌肉组织myostatin基因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水平,myostatin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DMD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4例临床表现有一定意义的胸腺瘤副肿瘤综合征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4例胸腺瘤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检查结果,分析其诊疗经过。结果 4例胸腺瘤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中,3例以肌无力为主要表现,1例表现为少见的双下肢僵直,从双下肢僵直的临床表现角度看极其类似僵肢综合征,但肌电图无持续运动单位活动,其他检查结果也未见明显支持僵肢综合征诊断的证据,且该患者胸腺瘤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结论胸腺瘤副肿瘤综合征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及时正确诊断对预后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正恶性肿瘤患者常可合并某些相关肌病,临床上以炎性肌病最为常见,包括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和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等。这些患者除了出现肌病的相关临床表现外,在肌肉病理学改变上还可能存在某些特殊性。近年来,有关恶性肿瘤相关肌病的病理学研究日  相似文献   
105.
特发性炎性肌病主要包括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和散发性包涵体肌炎,该类肌病发病机制未明确,用于临床诊断的特异性抗体缺乏。使用蛋白组学研究数据虽然较少,但有所发现。皮肌炎主要与氧化应激相关蛋白有关,多发性肌炎多与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磷酸化通路异常相关,而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不仅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相关,还与变性相关。本文就蛋白质组学在特发性炎性肌病目前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6.
刘鹏  汪茜  蒲传强 《武警医学》2017,28(6):614-6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Ⅰ型肾小管酸中毒继发低血钾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Ⅰ型肾小管酸中毒继发低血钾性麻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11例以低血钾性麻痹为首发症状,7例以眼干、口干为首发症状。18例均表现为发作性四肢无力,10例出现代谢性骨病,其中9例诊断骨质疏松,1例诊断骨软化症。结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Ⅰ型肾小管酸中毒继发低血钾性麻痹有典型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可以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7.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它通过影响动脉附壁血栓形成、内皮再生、新内膜形成和基质沉积等环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8.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ICAM-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mRNA和抗原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颈AS斑块中ICAM-1mRNA和抗原表达。结果:相对于正常动脉内膜,颈AS病变内膜ICAM-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其中颈AS严重病变肩区阳性细胞数最多,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结论:ICAM-l与颈AS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9.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9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TP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4例TP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中国北方人TPP发生率占同期住院甲亢患者的5.8%,男女比例93:1,21~4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肌无力发作期97.6%(80/82)的病例血钾低于正常。结论:中国北方人住院甲亢患者了PP发生率为5.8%,98.9%7PP为男性青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其最常见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110.
多发性肌炎合并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合并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多发性肌炎合并心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合并心脏损害者占同期全部多发性肌炎患者的38 3%,其中无症状者25例(60. 1% );平均年龄较无心脏损害者高(P<0 .05);出现发热、合并间质性肺病的比率高(P<0. 05);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31.7% )、窦性心律不齐(26. 8% )。超声心动图异常者中以心包积液居多。血清抗核抗体(ANA)阳性率及C 反应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均P<0 .05)。对心脏损害采用病因及对症治疗,治愈14例,症状改善23例,恶化2例,死亡2例。结论 心脏损害是多发性肌炎最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心电图是诊断心脏损害的主要方法。严重的心脏损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及时发现心脏损害并采取有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